专注足球资讯、推荐、直播、游戏所有领域
天下足球
手机版
访问手机版
 
开启左侧

创造与湮灭,足球比赛中的空间博弈——1415赛季切尔西观赛杂感之二

  [复制链接]
sunnyferguson 发表于 2014-11-11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44楼 @sunnyferguson 发表的:

二、防线身后空间
这部分可以再挖掘一下,上面的图就是守门员的防守区域划分,每个部分的战术要求不一样。在这个区域守门员的防守也不可忽视。

我没能力写到那么深的战术细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那时强手 发表于 2014-11-11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60楼 @brondal 发表的:


我没能力写到那么深的战术细节

就是提供一个思路,你可以下个帖子来阐述这个区域或者拆分来谈,或者把足球场上空间区域拿出一块就能成为一个帖子而且写起来也轻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er_Lance 发表于 2014-11-11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kamille 发表于 2014-11-11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虎扑需要这种干货!!!给你32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某千 发表于 2014-11-11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对于防守空间的划分的这个理论我也曾经接触过,而且就是看的同一个资料,现在再重温一次。
有两个小意见:第一,文中说防守侧翼空间的利用不多,我不太同意。可以说如今对于防守侧翼空间的利用方式和过去不同,90年代442和352大行其道的年代,边路几乎是所有球队进攻的重点,而边路传中又占到其中的8成以上;而如今的利用方式更多是通过逆足边锋和边前卫(目前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词叫做“边前腰”,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这些人的特点在于他的活动范围位于对方边后卫和边前卫的纵向连线中间,同时又位于边后卫和中后卫的横向连线中间,一个“三不管”或者说“三不好管”的地带,在这么一个狭小但足够自由的空间里活动,配合上边后卫的后上下底,其实比过去更加复杂,最典型的就是迪玛利亚、伊斯科这几个人。
第二,对于防守紧凑度的概念我的理解不光是防线纵向错位情况下的空间,更重要的应当是肋部空间,实际上我认为肋部防守能力的高低才是防守紧凑度好坏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对于肋部空间的利用可以说自70年代以后始终是足球进攻战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防守整体移动的前提下保护住肋部空挡则是防守方最头疼但又不能回避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如今普遍强调进攻大于防守,边路内切战术的风行给肋部防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奔跑大蜗牛 发表于 2014-11-11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足球场的大小,由双方各11人,总共22人来覆盖(以前的传统观点是把门将排除在外共20人,但随着门将离开禁区成为传接体系一员的思路愈发流行,这个观点要被扔进故纸堆了).
既然只有11个人,那么局部密集之时,必定另有局部疏漏.这正是空间守恒.所以就攻方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吸引对手在局部制造密集,进而利用其他局部出现的疏漏.
而对于守方而言,要么确保封锁住要害区域的空间,要么在主动制造密集的同时,不让对手将皮球转移到疏漏区域.也就是确保局部密集有效,保证防守结构的变化是有回报的.若是密而不封,围而不抢,让皮球成功地转移出来,重新建设好防守结构前的片刻混乱就足以让对手完成进攻了.
当然,这是从较为宏观的整体角度去说的.而微观到个体上,则另有以点对点和以点破面的问题了..利用空间可胜,利用个体亦可胜(对,比如面对密集防守时的无脑下底传中),甚至是对方的一次精彩回传也能为自己取得领先(我不是在嘲笑克拉默哦).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另外,真羡慕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

[ 此帖被某千在2014-11-11 17:29修改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athPark 发表于 2014-11-11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的一篇文章!!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ruidboy 发表于 2014-11-11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二勒练完了肌肉能不能去踢后腰哇

,这样正牌后腰就有4个轮换了。最近死操四驱的后果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PRCHELSEA 发表于 2014-11-11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42楼 @brondal 发表的:

一群场均十三公里的技术流白种人太可怕

23333....又黑黑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rondal 发表于 2014-11-11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心威武,做足了功课啊,不过我觉得足球战术也在回潮,比如442的防守反击,现在很多球队都在用,对于平行防守站位的保护似乎比中场三角更容易明确区域防守的职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rondal 发表于 2014-11-12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64楼 @zkamille 发表的:
好文,对于防守空间的划分的这个理论我也曾经接触过,而且就是看的同一个资料,现在再重温一次。
有两个小意见:第一,文中说防守侧翼空间的利用不多,我不太同意。可以说如今对于防守侧翼空间的利用方式和过去不同,90年代442和352大行其道的年代,边路几乎是所有球队进攻的重点,而边路传中又占到其中的8成以上;而如今的利用方式更多是通过逆足边锋和边前卫(目前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词叫做“边前腰”,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这些人的特点在于他的活动范围位于对方边后卫和边前卫的纵向连线中间,同时又位于边后卫和中后卫的横向连线中间,一个“三不管”或者说“三不好管”的地带,在这么一个狭小但足够自由的空间里活动,配合上边后卫的后上下底,其实比过去更加复杂,最典型的就是迪玛利亚、伊斯科这几个人。
第二,对于防守紧凑度的概念我的理解不光是防线纵向错位情况下的空间,更重要的应当是肋部空间,实际上我认为肋部防守能力的高低才是防守紧凑度好坏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对于肋部空间的利用可以说自70年代以后始终是足球进攻战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防守整体移动的前提下保护住肋部空挡则是防守方最头疼但又不能回避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如今普遍强调进攻大于防守,边路内切战术的风行给肋部防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说的侧翼空间不包括肋部,我个人觉得肋部不是大禁区角这个固定位置,而是中卫和同侧边后卫之间的结合部这个变化的位置。
关于边路空间和边锋战术的演变,10年前442还是王道阵型时,足坛曾有个名人说起为什么当时边锋战术管用,他说因为没人会安排2名球员去防守1名边锋(一是因为没那么多人,二是因为边路没那么重要,这话我印象深刻但已经记不起是谁说的了),那时候最强的球员大多是在中路的。后来诞生了内切型边锋、边前腰,留下空间边后卫插上助攻大流行,各家球队都更喜欢在边路做文章。这里有个区别,所谓内切型边锋和边前腰,并不是古典边锋往内走承担得分或组织的任务,而是原本承担得分和组织任务的前锋或前腰首发阵型站到了边路。这个时期最强的球员都在边路,像C罗、出道时的梅西。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很多球队开始减少中锋、增加后腰数量,并且要求边前卫/边锋回撤协防。这样,边路最多可以聚集边后卫、边锋、后腰3名防守球员,让边路进攻的难度又大于10年前。这是个你推着我、我推着你通过博弈不断演变的循环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rondal 发表于 2014-11-12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69楼 @QPRCHELSEA 发表的:
楼主真心威武,做足了功课啊,不过我觉得足球战术也在回潮,比如442的防守反击,现在很多球队都在用,对于平行防守站位的保护似乎比中场三角更容易明确区域防守的职责

对于多数球队来说,不管进攻打成什么阵型,退防以后基本都站成个平行442。
足球战术是攻方与守方的博弈,本就是明显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rondal 发表于 2014-11-12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67楼 @HeathPark 发表的:
要是二勒练完了肌肉能不能去踢后腰哇

,这样正牌后腰就有4个轮换了。最近死操四驱的后果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许尔勒还在勒沃库森的时候我就YY过把他改造成后腰。小猪当年就是边锋改的后腰。小猪出道时的有球技术还强过现在的许尔勒。现在许尔勒的有球技术打边锋有点不足,但打BTB中场够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kamille 发表于 2014-11-12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65楼 @某千 发表的:
足球场的大小,由双方各11人,总共22人来覆盖(以前的传统观点是把门将排除在外共20人,但随着门将离开禁区成为传接体系一员的思路愈发流行,这个观点要被扔进故纸堆了).
既然只有11个人,那么局部密集之时,必定另有局部疏漏.这正是空间守恒.所以就攻方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吸引对手在局部制造密集,进而利用其他局部出现的疏漏.
而对于守方而言,要么确保封锁住要害区域的空间,要么在主动制造密集的同时,不让对手将皮球转移到疏漏区域.也就是确保局部密集有效,保证防守结构的变化是有回报的.若是密而不封,围而不抢,让皮球成功地转移出来,重新建设好防守结构前的片刻混乱就足以让对手完成进攻了.
当然,这是从较为宏观的整体角度去说的.而微观到个体上,则另有以点对点和以点破面的问题了..利用空间可胜,利用个体亦可胜(对,比如面对密集防守时的无脑下底传中),甚至是对方的一次精彩回传也能为自己取得领先(我不是在嘲笑克拉默哦).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另外,真羡慕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

密而不封不如不密,围而不抢不如不围,但能不能封和抢,又不是主观的,是要有客观能力做保障的。现在的阿森纳就是做不到封和抢,但又要密和围,才会在局部以外形成那么大空间,防守才那么容易被打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rondal 发表于 2014-11-12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70楼 @brondal 发表的:

我说的侧翼空间不包括肋部,我个人觉得肋部不是大禁区角这个固定位置,而是中卫和同侧边后卫之间的结合部这个变化的位置。
关于边路空间和边锋战术的演变,10年前442还是王道阵型时,足坛曾有个名人说起为什么当时边锋战术管用,他说因为没人会安排2名球员去防守1名边锋(一是因为没那么多人,二是因为边路没那么重要,这话我印象深刻但已经记不起是谁说的了),那时候最强的球员大多是在中路的。后来诞生了内切型边锋、边前腰,留下空间边后卫插上助攻大流行,各家球队都更喜欢在边路做文章。这里有个区别,所谓内切型边锋和边前腰,并不是古典边锋往内走承担得分或组织的任务,而是原本承担得分和组织任务的前锋或前腰首发阵型站到了边路。这个时期最强的球员都在边路,像C罗、出道时的梅西。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很多球队开始减少中锋、增加后腰数量,并且要求边前卫/边锋回撤协防。这样,边路最多可以聚集边后卫、边锋、后腰3名防守球员,让边路进攻的难度又大于10年前。这是个你推着我、我推着你通过博弈不断演变的循环的过程。

   我提肋部不是针对说侧翼空间说的,是针对第三项的防线紧凑度说的。另外防线紧凑度下还有一个空间值得一提,就是中场线和后卫线之间的空间,这个空间利用的最好的是宇宙巴萨,如今已成为进攻战术利用的重点。
442不是10年前的王道阵型,10年前已经是451变433的天下,也正是在这种阵型下,边路防守会相对薄弱,因为一般只有边后卫承担专职的边路防守功能。平行442的王道时期是20年前,也就是94年世界杯左右,当时但凡踢442的球队,基本都会把核心攻击型中场放到边路,一来是为了保证阵型结构的整齐,二来也是为了避开中路的密集区。就以94年世界杯为例,马拉多纳、拉易、哈吉、希福的理论位置是右前卫,布洛林、巴拉科夫是左前卫,古利特还因为不满主教练用自己打边路在世界杯开赛前离开国家队。可以说边路进攻占到整个进攻的7成以上,而且各队普遍重视边路防守,不鼓励为进攻导致边路防守失位,这方面最惨痛的一个教训就是94年世界杯罗马尼亚1比4惨败给瑞士,哈吉经常内收导致右边路缺人,加上右后卫彼得雷斯库本就攻强于守,以及靠右中场卢塞斯库补防不力,导致罗马尼亚右路被左前卫苏特为首的瑞士左路进攻打烂。
95年之后,以阿贾克斯连续两次进欧冠决赛为标志,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重拾攻击型中场居中的打法,这时候说中路重要是基本正确的,因为很多球队的进攻说实话完全就交给两前锋一前腰的三人组。进入21世纪之后,首先是以皮尔洛、马克莱莱、哈维、阿隆索等人为代表的出球核心后置化,然后才能提边路内切的问题。这时候的边路内切不是你所谓的90年代式的组织核心站边路,事实上梅西、C罗出道时也不是组织核心,而是中路组织核心位置后移,把前场中路空间让渡出来给他们占据,才有了各种内切型边路逐渐大行其道的前提。这种打法日后又有各种衍生效果,有些是好的,比方边路边锋与边前卫的内切 套边进攻组合;有些是不好的,比方说中路球员总体防守综合素质的下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扎西大叔 发表于 2014-11-12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74楼 @zkamille 发表的:
   我提肋部不是针对说侧翼空间说的,是针对第三项的防线紧凑度说的。另外防线紧凑度下还有一个空间值得一提,就是中场线和后卫线之间的空间,这个空间利用的最好的是宇宙巴萨,如今已成为进攻战术利用的重点。
442不是10年前的王道阵型,10年前已经是451变433的天下,也正是在这种阵型下,边路防守会相对薄弱,因为一般只有边后卫承担专职的边路防守功能。平行442的王道时期是20年前,也就是94年世界杯左右,当时但凡踢442的球队,基本都会把核心攻击型中场放到边路,一来是为了保证阵型结构的整齐,二来也是为了避开中路的密集区。就以94年世界杯为例,马拉多纳、拉易、哈吉、希福的理论位置是右前卫,布洛林、巴拉科夫是左前卫,古利特还因为不满主教练用自己打边路在世界杯开赛前离开国家队。可以说边路进攻占到整个进攻的7成以上,而且各队普遍重视边路防守,不鼓励为进攻导致边路防守失位,这方面最惨痛的一个教训就是94年世界杯罗马尼亚1比4惨败给瑞士,哈吉经常内收导致右边路缺人,加上右后卫彼得雷斯库本就攻强于守,以及靠右中场卢塞斯库补防不力,导致罗马尼亚右路被左前卫苏特为首的瑞士左路进攻打烂。
95年之后,以阿贾克斯连续两次进欧冠决赛为标志,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重拾攻击型中场居中的打法,这时候说中路重要是基本正确的,因为很多球队的进攻说实话完全就交给两前锋一前腰的三人组。进入21世纪之后,首先是以皮尔洛、马克莱莱、哈维、阿隆索等人为代表的出球核心后置化,然后才能提边路内切的问题。这时候的边路内切不是你所谓的90年代式的组织核心站边路,事实上梅西、C罗出道时也不是组织核心,而是中路组织核心位置后移,把前场中路空间让渡出来给他们占据,才有了各种内切型边路逐渐大行其道的前提。这种打法日后又有各种衍生效果,有些是好的,比方边路边锋与边前卫的内切 套边进攻组合;有些是不好的,比方说中路球员总体防守综合素质的下滑。

对内锋/边前腰到底是组织型中场后撤留出空间给原本天然的古典边锋内切活动,还是原本更适合在中路活动的前锋/前腰置于边路首发,我还是保留自己的看法。马克莱莱不算出球核心。真正经典的组织核心后置就是皮尔洛和阿隆索等少数例子,在总数里只是凤毛麟角。从2004年以后至少五年里对于多数球队而言主流是兽腰,是中前卫防守职责专业化,带来前场边路承担较少防守任务,为前锋/前腰侧置创造了条件。十多年来场上球员职责分工经历了从全能化到专业化再到全能化的演变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kamille 发表于 2014-11-12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赛前写的序列的第三部分,出了吗?难道我错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inchuan1 发表于 2014-11-12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75楼 @brondal 发表的:


对内锋/边前腰到底是组织型中场后撤留出空间给原本天然的古典边锋内切活动,还是原本更适合在中路活动的前锋/前腰置于边路首发,我还是保留自己的看法。马克莱莱不算出球核心。真正经典的组织核心后置就是皮尔洛和阿隆索等少数例子,在总数里只是凤毛麟角。从2004年以后至少五年里对于多数球队而言主流是兽腰,是中前卫防守职责专业化,带来前场边路承担较少防守任务,为前锋/前腰侧置创造了条件。十多年来场上球员职责分工经历了从全能化到专业化再到全能化的演变过程。

马克莱莱最初在南特不是踢防守型中场,而是踢攻击型中场,甚至踢过二前锋;转会塞尔塔维戈之后转型为防守型球员,给莫斯托沃伊、卡尔平等人提供保护,然后又转会皇马,这一时期更多依靠奔跑和拦截抢断立足。到切尔西之后,马克莱莱重新表现出他在出球方面的能力。他不像皮尔洛、阿隆索那样能够通过控球和长传球调配进攻,但他在由守转攻中的瞬间空间判断能力和出球能力极强,断球之后马上出球给两翼的边锋或者前排的兰帕德、蒂亚戈(埃辛),绝不拖泥带水,表现出的是极高的个人战术能力。当时穆里尼奥的切尔西的进攻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快,不仅是罗本、达夫这两个边锋的带球突进速度快,更是整个由守转攻的出球都快,后一个快当中马克莱莱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甚至因为他出球太干脆,反而让人感觉不到其在整个进攻建构中的重要性,因为当时大多数球迷对于出球组织核心的概念依然停留在齐达内、卡卡这种类型的“前腰”上;但是主教练和队友最能体会马克莱莱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当年穆里尼奥说马克莱莱是“球队看不见的核心”,而兰帕德也说过马克莱莱才是球队的“大脑”。我本人在踢球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队友,后场断球之后出球说一不二而且思路非常清晰,说句实话这种球员可以给人带来非常明显的定心丸作用。

纯防守型“兽腰”是那个年代最大的谎言之一,体现的是当时天朝球迷观球水平的普遍较低。首先当年几个所谓最高级的兽腰无一例外都实际上是多功能球员,当年被人称道最多的无非是这几个:维埃拉、马克莱莱、埃莫森、埃辛。马克莱莱的情况我已经说了,维埃拉和埃莫森从一开始就既是防守的大闸又是进攻组织者。至于埃辛,他被人作为兽腰称颂最多,但他实际上不是单纯的防守球员,踢的也不是典型的“后腰”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切尔西中场倒三角中靠前排右侧的那个前卫,发挥的其实是类似于B2B的作用,只不过他的防守效果过于显性容易吸引人眼球,所以大家老拿他当防守者看待。除这几个人之外,皇马的两个迪亚拉也都不是纯防守的类型,尤其是默罕默德·迪亚拉因为皇马对他的要求过于偏重防守反而导致球员本人状态的一再下滑,最终泯然众人;而其他一线强队,如米兰、曼联、拜仁、巴萨、利物浦这些球队都没有所谓的纯“兽腰”能在队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些明显守强于攻的兽腰反倒是路越走越窄,例如穆罕默德·西索科(其实连西索科也不完全是防守型中场,他在利物浦踢的最好的一段时间也表现出了差强人意的摆脱和传球能力,这也是他当初被称为新维埃拉的重要原因之一)。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兽腰”无一例外都是后排控球出球的高手,从侧面也说明了当时组织核心后置已经是大势所趋。其实从斯科尔斯在曼联的发展路径就能很清晰的看到这一点,斯科尔斯最早踢的是二前锋,随后在三冠王年左右改打靠前攻击型中场。基恩状态逐渐下降淡出球队之后,斯科尔斯的位置更加后撤,逐渐变成了后来我们熟悉的拖在中场后面放风筝的角色,可以说斯科尔斯就是攻击组织核心后移这一历史发展阶段最佳的诠释者。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由皮尔洛的横空出世开始,以穆里尼奥切尔西和里杰卡尔德巴萨的两个433为最佳代表,这两支球队的共同点就在于中场呈倒三角配置,不设所谓的“前腰”,组织核心后置化、活动范围扩大化,球队的组织功能多元化,边锋位置逆足化,实际上是把有效的控球范围从90年代的靠近对方禁区一带扩大到中线乃至本方半场,进攻体系更加立体。

你所说的工兵型中场反倒是在90年代更常见,例子不胜枚举,仍以94年世界杯为例:巴西的毛罗·席尔瓦,意大利的迪诺·巴乔(当然迪诺的确有一脚远射),保加利亚的扬科夫,罗马尼亚的卢塞斯库,荷兰的沃特斯,比利时的弗兰基·范德埃尔斯特等等,如果把范围扩大到96年欧锦赛的话,还包括96年法国的德尚,德国的艾尔茨,捷克的贝伊布尔等等(如果再扩大的话还包括98年克罗地亚的索尔多,丹麦的托夫丁,智利的帕拉格斯凡此种种),这些球员对于进攻基本帮不上多少忙,甚至很少参与,更多依靠防守和奔跑能力安身立命。这些人的前身是80年代4132阵型大行其道时的拖后中场,在萨基改革之后,由于区域概念和球队三线距离保持概念的普世化,需要球员比80年代付出更多的跑动,而这些球员是执行这一要求的主要载体。90年代的球比今天看上去要更加乏味,进攻的组织比日后更加迟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球队在中场(尤其是中路)大量使用这种防守能力大于进攻天赋的球员。当然即便是这一阶段,一些攻守能力平衡的中场依然不鲜见,而且很多球队的中场中路配置往往是拖后工兵+平衡型球员的标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94年巴西的毛罗席尔瓦+邓加,其他就不多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叔儿 发表于 2014-11-12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的分析,技术扶贫我球盲。花这么大的精力来造福车友,厉害,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exmix 发表于 2014-11-13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有注解,一目了然。LZ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地址:英格兰伦敦郁金香大楼

运营中心:英格兰伦敦郁金香大楼

Copyright   ©2015-2016  天下足球网    ( 晋ICP备1700985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