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足球资讯、推荐、直播、游戏所有领域
天下足球
手机版
访问手机版
 
开启左侧

[转帖]足球报:行政化和大企业病困扰鲁能

[复制链接]
xinjun 发表于 2015-5-21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足球报:行政化和大企业病困扰鲁能  由 xinjun 发表
此文最早的出处。现在劲球网不知什么原因链接失效。


足球报 15年第3136期
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online.php?pid=MTI0NzI0

http://www.goalchina.net/showsearch.php?id=41135
2015-05-20 20:37:18 专题撰稿/陈永
写在前面的话
4月11日,本报刊登了记者撰写的《姚鲁下课?库卡下课?还是自上而下的机制改革?!》一文,对鲁能俱乐部的整个投资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该文提出,鲁能需要全新且清晰的投资模式和管理机制,需要更为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该文得到了鲁能方面,包括鲁能更高层的重视。鲁能上上下下对于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比外界更加强烈,因为身在其中,他们比外界更能感受到自身的困境。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更是表明,国网高层对此也有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认识。
“在我们内部,懂足球,或者说懂得管理,了解鲁能弊端的人大有人在,但鲁能整个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的层面非常多,也非常复杂,单纯靠几个清醒的领导自身的努力不足以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改革,改革要想实施,需要一个更好的环境作为支撑,更系统的内部沟通达成共识,也需要外界持续的关注和呼吁。”一位无法透露姓名的鲁能内部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对鲁能来说,与投资模式确立和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样重要的,还有俱乐部的内部管理整顿和肃清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员,越来越多的部门设置,越来越多陌生的面孔,鲁能的身上带着清晰的“大企业病”烙印,更为重要的是,鲁能始终没有解决俱乐部员工管理的关键问题:俱乐部的员工清晰地被分为电力编制员工和招聘员工,更为要命的是,两者在收入、所承担的责任上,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收入和责任更是呈现倒挂的趋势,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俱乐部内部的管理和运作,甚至对整个俱乐部氛围产生致命的影响。
如果把鲁能比作一个长跑运动员,这个运动员在前期还可以健步如飞,但如今,大企业病缠上了右腿,森严的国企等级缠上了左腿,而心脏,因为电力员工和招聘员工鲜明的对比,以及激励制度的缺失甚至是负激励制度,已经不堪负重。如此包袱沉重,还谈何健步如飞?谈何超越对手?


【上部】两大怪现象
人越来越多,电力职工越来越多
作为半政府化的电力公司所属俱乐部,鲁能在发展前期还可以很好地控制冗员的问题,但随着鲁能的发展,冗员越来越多,统计显示,单纯鲁能俱乐部的员工数量比当初膨胀了三倍,更让人惊讶的是,越来越多的电力编制职工开始大规模“入侵”原本专业性极强的俱乐部。
在解读鲁能内部管理制度真正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下这两个让人惊讶的现象。
【员工暴增】
餐厅都快坐不下了
到过鲁能俱乐部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走在俱乐部办公大楼,随处可见陌生的年轻面孔,有记者就打听:“怎么这么多不认识的人啊,感觉以前俱乐部所有人都能叫上名字,现在很多人见都没见过,他们是干嘛的啊?”
他们是干嘛的?恐怕鲁能的老员工都说不明白。有人曾经到鲁能员工餐厅就餐,结果就餐的场面让这个人差点崩溃:“全是人,以前在老俱乐部的时候,餐厅那么小,吃饭的都坐不满,现在餐厅大了很多,吃饭得找个犄角旮旯挤挤才能坐下。”
如今的鲁能俱乐部到底有多少工作人员,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中午在餐厅吃饭的就要有七八十个人。”一位鲁能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目前,鲁能体育文化公司下属1个公司(鲁能泰山发展有限公司)、2个球队(鲁能足球队和鲁能乒乓球队),9个部门(综合管理部、发展策划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媒体公关部、市场营销部、竞赛训练一部、竞赛训练二部以及技术信息部),此外还有鲁能足校。其中除鲁能泰山发展有限公司、鲁能乒乓球队、负责乒乓球的一个竞赛训练部外,其他部门主要为鲁能足球俱乐部负责。
不算球队教练、球员,不计算足校工作人员,不算乒乓球俱乐部人员,不算鲁能泰山发展公司人员,不算翻译,不算队务,不算司机,不算场地工,物业人员和保安因为是外聘公司派员,同样不计算在内,单纯俱乐部高层、中层、综合部、市场部、竞训部、人力资源部、媒体部、财务部、发展策划部等俱乐部管理人员,人数就在70人以上,如果算上翻译、管家班、司机、场地工等辅助人员,人数远远超过百人。此外,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数据:“不算鲁能足校、保安、物业以及教练和球员,整个体育文化公司(包含乒乓球)的员工在190人左右。”
很多鲁能的老员工都记得俱乐部初创时的局面,当时鲁能俱乐部在新基地一路之隔的老俱乐部基地办公,整个俱乐部,电力职工(主要是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部门负责人)就十几个人,外聘的员工二十多个人,加起来就三十来人。
但那个时候的鲁能,照样获得2004双杯王,2006双冠王,照样在中超大杀四方。当时,每个员工都有很多任务,整个俱乐部很忙活,但所有工作照样有条不紊。“现在,感觉干活的还是那些人,剩下的人不知道在干什么。”有人这样描述鲁能俱乐部的现状。
比如鲁能俱乐部内部一个并不是很核心的部门,之前两个人就把工作干得非常顺利,但突然,这个部门陆陆续续就来了4个年轻人,原本很简单的工作现在6个人在做,这让一些老员工大跌眼镜:“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呢?想不明白。”
人员的急速膨胀,带来的必然是效率变得低下:内部沟通的成本变得越来越昂贵,人浮于事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攀比的心理成为主流。实际上,就算有如此众多的员工,有的专业人员的工作仍旧不堪负重,甚至经常性加班,而另一部分员工坐在办公室里,无比悠闲。
【奇怪的趋势】
电力编制职工越来越多
鲁能俱乐部,是一家国企俱乐部,就目前现行的制度来讲,国企,尤其是电力这样等级森严的国企,往往带有半政府化的烙印,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国企的干部大都有行政级别,比如副厅、正处、副处等等。这种等级分明的制度,实际上对俱乐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首先是总经理更换的制度严重影响俱乐部运作,这在之前已经无数次被提及。
回到员工激增的话题,和多年前相比,单就鲁能俱乐部而言,不算整个鲁能体育文化公司,鲁能的员工数量就膨胀了3倍,考虑到俱乐部发展的需求,我们认可一定程度的膨胀,但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个急速膨胀的过程中,有人看到鲁能俱乐部公开招聘管理人员吗?
在最近几年,尤其是刘宇上任之后,鲁能开始了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侯志强、范学伟等一些专业人士被纳入俱乐部中层,此举也得到了外界一致的认可,同时,鲁能也挖来了一些技术分析方面的专业人才。
但这些人的数量并不多,至少根据记者的了解,最近几年新加入俱乐部的专业人才不超过10人。另外,像翻译、司机,数量也增加较多。但他们仍旧不是鲁能人员激增的根本因素,那么,其他的人都是哪里来的呢?
记者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电力编制员工开始加入俱乐部,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数量,根据鲁能内部方面人士的估计,这个数量在20到30个人左右。“他们很年轻,除了一小部分有过工作经验之外,比较普遍的是大学毕业生,他们都是电力系统的,有电力职工的编制,经过一个基本的爬电线杆子之类的培养,他们就来到了俱乐部,问题是,他们应该去电力业务公司啊,来鲁能俱乐部算是干什么的啊。”有人这样告诉记者。
也有人这样分析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电力编制职工进入俱乐部:在电力系统,尤其是供电公司,正式员工的编制是非常紧张的,但鲁能俱乐部方面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些人的家庭背景,有人这样描述:“都是些“特殊关系”进来的。”
激增的员工,并没有为鲁能插上腾飞的翅膀。以记者可以接触到的员工,实际上也就是业务员工来分析,在以往的时候,俱乐部内部除了财务人员之外,球队所有人员,俱乐部的公关部(现媒体部)人员、办公室人员(现综合部),包括司机们,记者们都会非常熟悉,但现在,干活的还是那些人,除了领导层之外,其他基本都是招聘的合同制员工,当然,绝不是说电力编制的职工就不会努力工作,也有一小部分电力编制员工对足球非常热爱,也在很努力地工作,也渐渐被外界熟知,但这样的专业人员是非常稀少的。
其实,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受制于环境,不管是电力职工还是招聘员工,智商和能力不会有太大差别,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因为是电力编制,如果在俱乐部干不好,这些职工完全可以调到别的公司,甚至照样升官,这种“铁饭碗”直接降低了这些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相反,招聘员工有着内在的动力去做好工作,前提是俱乐部提供一种完善的激励制度和被认可的企业文化。




【中部】倒挂的激励机制
专业人才成为电力官员的附庸
所有学过企业管理的人都知道:内部完善的激励制度是企业前进的关键所在,而大企业病,恰恰反映了激励制度的缺失,乃至出现负激励制度。所有学过企业管理的人更知道: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这包含激励制度,同样包含人文精神,包括企业的忠诚度。
另一个层面,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同样饱受非议,原因就是大学行政化,学术成为官僚的附庸,所以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改革重点便是去行政化:摆正行政和学术的关系,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位。
在鲁能的发展过程中,激励制度倒挂、人文精神缺失、专业人才成为行政人才的附庸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这才是影响鲁能管理制度的根本。
【激励机制倒挂】
干得多拿得少,干得少拿得多?
在鲁能队的发展历史中,本土球员和外来球员的薪酬差异一直是球队头疼的事情,在此期间,有内援拿到了远高于鲁能自己培养的本土球员的年薪,为此引发了鲁能本土球员的严重不满,期间鲁能一度大幅度提升本土球员的年薪,以达到起码的平衡。
薪酬平衡也是鲁能俱乐部在引进内援时考虑的重点,鲁能曾经试图引进一名非国内顶尖球员,给出的年薪大约比鲁能本土培养的顶薪球员稍低,但远高于普通球员,然而有俱乐部开出超过500万的年薪,为此鲁能不得不放弃,因为如果鲁能也给出这个价格,将严重影响整个球队的薪酬平衡。
在俱乐部员工方面,薪酬平衡反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说起来,诸如球员和教练,也是非电力员工,他们的薪酬自然非常高,一些专业人士,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年薪,比如翻译等,因为他们是专业人才,原本在社会上的薪酬就比较高。
但就普通员工而言,目前一名鲁能普通员工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这还是经过了一次较大幅度的提薪之后拿到的工资,除此之外,每场比赛赢球,这些普通员工可以获得100元。从年初到现在,将近5个月的时间,鲁能中超赢球6次,亚冠赢球2次,足协杯赢球1次,每名普通员工一共可以获得900元的额外收入,平均到每个月也就200元左右。
那么,电力编制员工到底可以拿多少钱呢?没有人知道,甚至有可能并不是很高,尤其是一些刚刚毕业不久的,收入也不可能太高。然而,至少鲁能普通招聘员工的共识是:电力员工的收入远高于招聘员工。这种对比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平等条件下进行的:比如年龄相近、工龄相近,另一个原因是,原本电力员工的收入普遍就比较高。
这种员工身份的对比,其实在很多行业都会出现,尤其是一些所谓的“事业部门”,很多合同制员工也选择了默认,因为他们明白,这种现象并非一家公司所独有,是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一种潜规则。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大家都有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工作量,工资的差异或许会被默认,但在鲁能内部,真正撑起俱乐部日常管理事务的,其实恰恰就是这些招聘的合同制员工。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招聘员工,都是俱乐部非常需要的人员,否则俱乐部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招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俱乐部必然承担大量的工作,记者了解到的消息表明,一些招聘员工非常累,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累成狗”,比如为外教和外援服务的人员,工作范围包括家政服务、陪购服务等等,基本处于随叫随到的状态。但电力编制的员工,他们到来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为了工作的需要,而是另外一些因素在发挥作用。
如此一来,收入和责任就呈现了一种倒挂的现象:拼命干活的人,拿的钱并不多,拿钱多的人,其中一部分人并不干活,或者干着一些根本无所谓的工作,有无皆可。
这种倒挂的激励机制,才是影响俱乐部内部管理真正的问题所在,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真正决定俱乐部工作质量的合同制员工的心里越来越不平衡,而电力编制的员工则浑然不觉,觉得一切都挺美。
【流失的忠诚度】
“我们都不是俱乐部的人!”
一家俱乐部要想发展,必然需要那些工作时间长、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尤其是国企俱乐部,比如鲁能,总经理和中层干部更换相对频繁,专业的老员工可以大幅度缓解俱乐部管理人员更换带来的问题。
他们是俱乐部最为宝贵的财富,一名鲁能的总经理要想真正熟悉俱乐部,根本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只要充分和这些老员工进行沟通,信任他们,那么这名总经理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俱乐部管理,熟悉球队管理。
但这些最宝贵的财富,在俱乐部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呢?一个让人惊讶的调查结果是:绝大多数合同制老员工竟然不是鲁能俱乐部的人。
在最早的时候,鲁能俱乐部的招聘员工都是和鲁能俱乐部签约的,当时鲁能虽然也划分为电力正式员工和招聘员工,但他们都是鲁能俱乐部的人。从2008年开始,鲁能俱乐部便不和这些员工签约了,一家挂有鲁能字样的人才服务公司开始和这些员工签约,因为挂有鲁能的字样,而且当时新劳动法也没有实施,所以员工基本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然而,随后的变化让鲁能合同制老员工们崩溃了:在和那家挂有鲁能字样的公司签约两次之后,上面决定更换签约公司了,首先,这些员工需要签署一份解除工作合同的备案,随后再和一家已经没有鲁能字眼的人才服务公司签约。“我们已经完全不是鲁能的人了。”鲁能招聘员工抱怨,他们甚至表示:“还不是怕我们变成无固定期限合同吗?”
实际上,这种现象绝非鲁能俱乐部所独有,也不是鲁能俱乐部领导可以解决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原本就有薪酬和责任倒挂的现象,如今他们更是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问题,当自己都不是俱乐部人的时候,忠诚二字,他们又该怎么写下?要知道,他们可是俱乐部真正的支柱。
忠诚度降低也带来了人才流失,鲁能一名普通的按摩师,被挖到了其他俱乐部出任主管队医,鲁能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被一家俱乐部挖去当副总,而消息显示,随着一些有钱的投资人进入中甲,目前鲁能管理层也收到不少橄榄枝,许以非常高的职位和待遇。只不过,山东人骨子里比较保守恋家,让鲁能的人才还不至于完全流失。
【行政化弊端】
高管没一个专业人才
吴金贵在鲁能过得并不如意,最后也是黯然离开。当时,时任山东电力集团总经理的李同智引进吴金贵的时候,他一定想到了专业化这个方向,但他很可能没有想到,吴金贵是这些年来唯一一个出任鲁能高管的专业人才。当然,鲁能俱乐部初创期并不包含在内。
这些年来,从总经理到副总经理,以及总经理助理,鲁能的所有高管几乎都是电力员工,目前主管鲁能俱乐部的7位高管(1位总经理、1位党委书记、2位副总经理、3位总经理助理)都是电力员工。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说到底还是行政级别作祟,因为高管意味着电力员工可以获得副厅、正处,至少是副处的行政级别。
鲁能俱乐部确实有一些专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比如竞训部经理赵峰、副经理范学伟,技术信息部经理张海涛、副经理侯志强,球队副领队刘金东等。说起来,他们的提升得益于刘宇推进的专业化进程,但即便刘宇,也无法解决“去行政化”这个最大的难题。
这些所有的中层,在俱乐部的作用就是参谋,就是干活,而在决策层面,单单7个高管就可以让他们完全靠边站。实际上,这还只是鲁能俱乐部层面,在整个鲁能体育文化公司,高管的数量更加众多,因为还包含鲁能乒乓球俱乐部的高管、鲁能足校和鲁能乒乓球学校的高管,他们也都是电力人。
在这样的氛围下,懂足球,也懂得俱乐部运营的合同制老员工很难完全发挥作用,他们的努力只能改变俱乐部微小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的努力能够影响到高层的决策,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我们甚至可以说:鲁能专业人才真正发挥的作用,不到他们自身实际水平的三成。
从这个角度讲,鲁能要想在总经理层面引进专业人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对于这样一家大企业而言,没有人能够接受一个外来人领导一群正式编制官员。实际上,如果能够在副总经理层面、技术总监层面、领队层面引进专业人才,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球队方面情况也非常相似,包括库卡在内的巴西团队有8个教练:2个助教、3个体能教练、1个队医和1个守门员教练,中方虽然庞大的保障团队,但完全在教练组没有声音,这种臃肿的人员和断裂的沟通,也让人无比惊讶。


【下部】革命与改良
沉重的包袱,该如何卸下
鲁能病了。这是所有人的共识。鲁能需要治疗,这更是真心热爱鲁能的人,包括电力内部人士,鲁能老员工,也包括媒体和球迷的共同呼声,但如何治疗,真的是很伤脑筋的事情。
【不可抗衡的制度】
总经理也是被束缚的人
鲁能病了,首当其冲被问责的毫无疑问是总经理,在这个层面上,几乎鲁能所有的总经理都深有体会,因为他们都遭受过质疑,而最有体会的恐怕是现任总经理姚鲁。
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这些鲁能老总们来俱乐部工作时候的心态,但目前一个比较普遍的想象是,很多鲁能俱乐部总经理的候选人都千方百计地推卸到俱乐部工作,他们或许是看到了前任总经理们的辛酸经历,但也很有可能,他们也注意到了鲁能的很多弊端无法改变。
一位非常关心鲁能的国网高层曾经对一名鲁能俱乐部总经理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可能觉得,你在供电公司干得非常好,到了俱乐部也一定能干好,但实际的情况是,你出任一个地市电力公司总经理,你什么都不干,你的工作考评可能也是优良,因为供电公司已经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工作流程,偶尔有突发事务需要处理下。但你到了鲁能俱乐部,一切都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完全面对公众的平台,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看着你,在足球场上,未来的结果也永远是未知的,内部管理方面,考验的是一个管理者的智慧,一个人的管理艺术,一个人的勇敢和担当。”
但即便国网高层,也无法解决鲁能内部行政化的问题,无法解决鲁能大企业病的问题,除非整个国网管理层下定决心来解决。
越来越多的电力职工进入俱乐部,反应的是国企内部的一种潜规则文化,而国企内部的这种潜规则文化,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试问,有哪一个总经理敢顶着同僚乃至上司的脸面,拒绝某一个电力员工进入俱乐部呢?
他们并不是不想干好,但他们无法解决自己身份的问题:他们必须要对更高层的电力领导负责,必须要和电力的同僚们,乃至其他公司或者政府的官员们处理好关系。这就是行政化真正的危害,从高管到中层管理人员,乃至到普通电力编制员工都是如此。
局中人,破不了局。
这也是我们写下此文的心意所在:外界的监督,虽然不至于从根本性上解决问题,但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更高层的决策,给鲁能俱乐部的管理者们更多的自由和权限。当然,根本性的改变,同样需要这种鞭策和督促。
【至少还可以改良】
让用心和干活的人心有所属
对于鲁能内部管理制度而言,根本性的改变,或者说革命性的改变是最终出路,但正如开篇所言,这种改革的难度非常大,即便是俱乐部内部机制改革,也需要依托于整个投资方高层的决策,但在俱乐部内部,改良并不是不可以实现。
鉴于足球俱乐部专业化的特征,鲁能俱乐部总经理在上任之后必须获得的一个权力应该是:可以在高层任用专业的管理人员,比如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领队等岗位,实际上,这也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所在。这也是责权利明确中的权力明确。鲁能的更高层,必须尽可能给鲁能俱乐部总经理们解掉束缚,甚至为他们专业化的努力保驾护航。
以此类推,专业性的高管、专业性的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和老员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完全可以推动俱乐部正常有序的发展,虽然不可能完全改变行政化的弊端,但至少能够让专业性显现出来。
实际上,这种对专业人员的真正尊重和重用,才是百年俱乐部发展的必须条件,否则百年俱乐部的说法,形同虚设——如果一个又一个十年都无法亚冠出线,百年又有什么意义?
在尊重和重用的基础之上,提升专业人员和老员工的待遇是必须要做到的。最近几年,俱乐部也的确给员工们增加了一些工资,但老员工们的能力、付出,和他们得到的回报显然无法形成正比。有老员工们就这样表示:“我们也不是非要和那些电力编制职工攀比,但我们只要应该获得应该有的待遇,和应有的尊重。”
有人也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改组鲁能体育文化公司的部门构成机制,将冗员尽可能转移到非足球业务部门,如财务部、综合部、市场部等,他们直接归属体育文化公司管理,而在竞训部、技术信息部、媒体部、球队之间,形成一个业务性联动,也就是说,回归原有的足球俱乐部框架,在这个框架内重新构建激励机制,构建工作流程,形成专业化的联动,保证至少在足球俱乐部方面展现专业化主导的新气象。”记者了解到的信息表明,有国企俱乐部也在尝试这种操作。
目前,鲁能也开始展现一些新气象,比如鲁能官方微博最近非常活跃,信息量足、互动性强,也一改呆板形象,或者真情流露,或者卖萌,为此球迷也欣喜异常:“我们要求的其实并不多,只要你们用一点心,我们就满足了。”
在鲁能俱乐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或许根本性改变的时机尚未完全展现,但只要你用一点心,其实完全可以有好的改变。

[ 此帖被xinjun在2015-05-22 13:58修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34

正序浏览
xinjun 发表于 2015-5-21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恒大从年轻实干到欧洲标准

2015-05-21 00:00:00  来源: 白国华

http://www.goalchina.net/football/shownews.php?id=41105

记者白国华报道 从2010年接手广州足球到现在,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已经进入了他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时间,恒大队取得的辉煌成绩已经无需赘言,而这个辉煌的背后,俱乐部的所有工作人员功不可没。
  刚接手广州足球的时候,恒大集团对于如何构建带有自己特色的俱乐部可谓一腔热血,四处碰壁。因为许家印坚持认为,中国足球过去只有失败的经验,所以根本不值得效仿,于是在组建俱乐部团队的时候,坚持的原则就是,用自己人,用年轻人。所以从董事长刘永灼到俱乐部当时招进来的每一个新人,都是职业足球的"门外汉"。刘永灼的要求就是够年轻,平时喜欢体育。有了一年组建女排俱乐部的经验,在接手搞足球以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四处挖人,成功之处在于把当时已经准备去陕西哄北ǖ降嫩林抢到了广州,而"碰壁之处"在于,在"抢杜威"的过程中,被认为破坏了圈内规则,中国足协甚至专门打电话到广州足协要求解释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智宇、李雪松这些最早加入恒大足球俱乐部的年轻人,有过踢专业球队的经历,最后上学,然后通过招聘进入俱乐部,可见当时恒大的决心---哪怕我用一些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也要把自己企业的一套东西坚持到底。
  六年时间,俱乐部的人员架构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开始到里皮上任为止是草创期,俱乐部的人员在学习,而在主教练李章洙治下,恒大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还没有太多超越传统俱乐部的新意,不过人员精干,高效一直是这个俱乐部的特点。2011年,在获得中超冠军的那年,俱乐部的人员,不超过20人---这其中还包括董事长刘永灼、总经理康冰。
  2012年5月,里皮上任以后,他的教练团队的到来,加速了恒大职业化的进程。在里皮的建议下,恒大以欧洲俱乐部成熟的职业模式为标准,在俱乐部经营、管理、引援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向欧洲豪门俱乐部看齐。例如,恒大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工作团队,为球队提供高标准的训练、比赛、食宿和交通等服务,全面保障球队的高效运转。另外,里皮还为球队配备了球探、青训教练、医疗专家、体能训练师和信息搜集分析人员。里皮带领恒大的两年半时间,也是恒大俱乐部团队越来越成熟的过程,里皮走后,卡纳瓦罗接手,萧规曹随。
  目前,恒大俱乐部的架构如下:董事长一名,由阿里巴巴集团张勇担任(轮值),总经理一人,由康冰担任。俱乐部副总为两人(其中一人主要负责管理恒大女排),总经理助理两人。
  而俱乐部具体的管理人员则为25人,分办公室、竞赛部、技术管理部、经营开发部、销售部。而教练团队则为30人(包括卡纳瓦罗团队,其中医疗保护团队为6人左右),而一二三四队的队员在120人左右,后勤服务人员25人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injun 发表于 2015-5-21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地申花:追求效率的精简型

2015-05-21 00:00:00  来源: 程善

http://www.goalchina.net/showsearch.php?id=41104

记者程善报道 申花和上港,是最近两年加入中超的两家国企俱乐部,和那些老国企俱乐部相比,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冗员、行政化的包袱,而这种现象,源于他们在改制之前,两家俱乐部都以精干和效率著称。
  在绿地集团入主之前,申花俱乐部是一家私企俱乐部,老板朱骏管理风格灵活,而在朱骏主政申花后期,九城公司更是遭遇严重的财务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朱骏不可能让俱乐部出现任何多余的人,甚至现有的员工,一个人都要干着几个人的工作。上港入主东亚之前,东亚的情况也比较类似,徐根宝投入足球的资金一直捉襟见肘,当时东亚主要靠子弟兵打天下,俱乐部方面也是非常精干。
  在上海绿地入主申花之后,原有的管理制度并没有被改变,绿地集团似乎也非常满意球队目前高效率的运作模式,人员方面几乎完全没有改变。"除了高层的变更之外,在整个中层和基层员工上,只有财务部的人员进行了更换,毕竟俱乐部换了东家,财务方面不更换也不可能,除此之外,其他所有业务部门,包括竞训部、媒体部、球队方面,都没有人员的变动。"一位申花人士告诉记者。
  实际上,这也是申花老员工们非常欣慰的:"绿地集团已经进入换人完全可以进行,但新俱乐部最终选择了信任我们这些老员工,从俱乐部的管理层,到更基层的服务人员,甚至是场地工,一切都没有改变,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让我们这些老员工们最欣慰和最感恩的。"
  实际上,鲁能合同制员工之所以对现状不满,也源于2014赛季的一个故事:赛季中的间歇期,鲁能到上海集训,期间到上海申花进行比赛,有人和一位场地工聊了起来,这位场地工在申花工作了十几年,他表示非常满意这份工作,自己还买了房子。后来,这个故事开始在鲁能俱乐部流传,也让鲁能俱乐部的合同制员工对申花的员工"羡慕嫉妒恨"。
  那么,申花的员工有多少人呢?在不计算球队人员、场地工等服务人员的情况下,只计算财务、竞训、媒体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申花目前只有十人左右,每个部门只有一两个人,多的两三个人,比如绿地申花财务部只有2个人,竞训部也只有2个人,如果不算高层,办公人员只有10人左右。
  此外,球队方面有1名领队、4名翻译、2名队务,1名中方队医,其他都是教练组的人员。外籍教练组方面有4名外籍教练,2名康复师,中方教有3个人。精简的人员,意味工作,比如媒体部除了要负责和媒体的联络沟通之外,同时还要负责球迷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权限是非常大的,媒体部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通知球队进行配合采访,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是非常高效的。反之,像鲁能俱乐部,部门之间的联动并不容易,很多时候要通过高层进行协调,整个效率大幅度下降。
  此外,申花的翻译不但要负责翻译工作,他们的另外一项工作是打前站,而助理教练在很大程度上要进行情报收集和技战术分析。
  因为精简的人员,因为有着充分的工作自由度,也因为这些能够坚持下来的工作人员是真心热爱足球,对俱乐部认同度极高,所以申花方面的工作氛围是非常好的。"工作确实挺累,但我觉得大家在这里干得都很开心,很多人都在这里做了很长很长时间了,没有对俱乐部的忠诚度,没有对足球的热爱,不可能坚持下来。"一位申花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申花能够在绿地入主之后保持高效的管理模式,原因也在于绿地这样的市场化国企其实较少行政化倾向---绿地是一个完全面向市场竞争的国企,而非电力这种半政府化的国企,一位申花人士就告诉记者:"即便在绿地集团内部,也很少存在行政化的现象,因为这是一家市场化非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injun 发表于 2015-5-21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的富力
2015-05-21 00:00:00  来源: 王伟
http://www.goalchina.net/football/shownews.php?id=41107
记者王伟报道 富力足球俱乐部从2011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冲超之后,俱乐部进行了较大改组,以增加俱乐部的管理体系的完备性,不过整个俱乐部工作人员还是相当精简,员工总人数还不到二十人。相比同城的标本,同样作为私企的富力在俱乐部和球队的建设上的确有不少地方都需要向恒大学习和借鉴。富力俱乐部也是属于正在发展中。  首先是在俱乐部具体职责的划分,从2012年开始,富力俱乐部开始完善成立五个部门,首先是办公室,这是一个常设部门,具体负责俱乐部的日常事务,包括上传下达的具体工作。这个部门富力常设三个人的具体构成。其次是媒体部,俱乐部设立了媒体部两人负责制,其中设立媒体部经理一名和工作人员一名,直接向俱乐部总经理负责。球迷会员部也是富力设立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平时负责球迷的组织和交流,包括客场工作的组织。这个部门安排有4名成员,其工作直接向俱乐部老总负责。  竞赛技术部是俱乐部与球队的对接部门,尤其在转会和俱乐部竞训相关事宜上起到关键作用,这也是富力在球队和俱乐部对接过程中的关键部门,部门的工作情况直接向俱乐部总经理负责。目前俱乐部竞赛部门有两名成员。另外还设有经营部数人,主导俱乐部的经营。未来,俱乐部很可能将形成更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在完善管理的情况下,形成三部门的管理体系,比如在加强竞赛青训技术的管理体系下建立新的竞赛部,加强办公室的管理体系成立行政部,在经营统筹的情况下形成大市场部体系,大方向就是加强管理的殊途同归。  由于要兼顾集团业务,陆毅最近卸去了广州富力俱乐部副董事长的职务,不过,未来依然会分管俱乐部,俱乐部具体的事务则由新任副董事长和总经理章彬负责,这种调整据悉是出于长远的战略需要考虑的,在职能分工上会比之前加强,未来与球队的沟通也会更加专业和密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injun 发表于 2015-5-21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隋国扬:提供最好的后勤保障
2015-05-21 00:00:00  来源: 贾岩峰http://www.goalchina.net/football/shownews.php?id=41103
记者贾岩峰报道 自从2015赛季上港集团收购了原来的上海东亚俱乐部以后,整个队伍的内外援引进水准,赛季的投入都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改观。很多人赛季前都曾经担心,引进了孔卡、孙祥、于海这样的大牌外援和内援之后,势必要打破一些原有的平衡,那么怎么保证徐根宝时期的班底,与新人能够很好地融合,并且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呢?引进重磅球员的同时,其实也是给俱乐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上港俱乐部是如何应对的呢?记者近日采访了上港俱乐部的总经理隋国扬,听他详细介绍了上港管理团队的工作情况。  整个团队不超过30个人  上港集团2014赛季作为上海东亚的主赞助商,让球队有了稳定的资金保障,从而拿到了联赛第五的成绩。对于一个刚刚冲上中超不到三年的球队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据隋国扬介绍,上港在做赞助商的一年里,其实就已经开始认真地吸取和整理各种中超球队的管理经验了,这也为他们在一年之后正式接手球队直接展开管理工作,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准备和铺垫。最重要的是,上港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大型国企,也是一个上市公司,所以有着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当接手俱乐部之后,最先做到的就是把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移植到俱乐部管理当中,用优秀高效的管理方式来保证整个俱乐部的运营。  "我们整个俱乐部的管理和服务团队,加起来不超过30个人,这个团队不仅要面对一线队,同时还要兼顾预备队。但是因为我们彼此分工协作很合理,各个环节衔接得也比较好,所以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到目前位置,教练团队和球员们还算满意,但是我们肯定还会不断学习和进步,为球队提供最好最优质的后勤保障。"对于上港这样大的一个俱乐部,只有30人左右的管理服务团队,人数确实不算多。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训练基地挂靠在上海市体育局那里,所以整个东方绿洲的管理和服务就都交给体育局了。"由于我们在东方绿洲吃住训练,所以负责伙食、保洁、采购和安保的人员,都由基地方面提供,我们就不用操心了,如果要是一切都由俱乐部来管理的话,这一块还是要增加不少人手的,但好在上海市体育局给了大力支持,所以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一线队和梯队的保障上就行了。"  很多工作提前做到位  上海可以说是中国为数不多最繁华最现代也是生活最便捷的城市,不管是内援还是外援,到了这座城市后都能够很快地适应,所以这给俱乐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了便利。"由于今年引进了新的教练团队,还有不少新的内外援,所以如何做好与过去管理方式的衔接是重点,我们既不能让以前的老队员感觉到一切都变了,让他们不习惯,同时还要保证新队员加入进来没有陌生感,能够很好地跟原有的队员相处,所以在平时,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追求尽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队教练还是队员,只要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我们都会去帮助,尽量为他们想得多一些,把很多工作都提前做到位。"隋国扬说,这就是上港俱乐部给每个成员的服务宗旨。  一般来说,外援出国在外,需要的服务肯定要多一些,孔卡又是今年重金引进的外援,那么上港俱乐部是不是对他有很多特殊的照顾呢?"孔卡是一名非常职业的球员,他自己本身就有一个很成熟的服务团队,专职司机、保姆、翻译,然后这个服务团队由她妻子来统一管理指挥,所以我们需要为孔卡提供的就是住宿,还有保障他训练的交通,其他方面他自己都很好地解决了。而我们其他外援,虽然不都像孔卡那样有团队,但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服务性功能很强,因此只要我们给他们寻找到合适的居住地点,并且帮他们把孩子读书的事情处理好,接送他们训练,安排家人探亲事宜,其他的生活方面,外援自己都能处理得很好。并不是我们不管,而是他们自己需要私密空间,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去自己喜欢的地方,他们都很喜欢在上海生活的感觉,这也让他们有了好心情之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球队和投身比赛。"  内援管理相对更简单一些,由于东方绿洲距离市区较远,所以并不是所有球员都走训,一般是有小孩的球员,回家的自由度更高一些,这是俱乐部支持和理解的,而一些没结婚或者没有小孩的,一般留在基地的时间更多。"我们其实同意孙祥天天回家,因为他有两个孩子,但是孙祥很职业,他一般会根据训练比赛情况调整,也是经常住在基地里;像武磊颜骏凌这些结婚了,但是暂时没有小孩的,也是主要住在基地里,偶尔回家;于海也是如此。他们都很职业。"这些留在基地里的球员,服务工作就交给东方绿洲方面了,但是俱乐部会有专人在那里驻守协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4279810 发表于 2015-5-21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还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ova999 发表于 2015-5-21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队在鲁能中高层基本瘫痪的情况下还能年年冲亚冠资格,真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uoyaoshi3 发表于 2015-5-21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6楼 @nova999 发表的:
泰山队在鲁能中高层基本瘫痪的情况下还能年年冲亚冠资格,真不容易!

敢开这个炮总比什么不说或者阴阳怪气乱说的那些厕所报纸强,细节咱就别追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喜鹊和乌鸦 发表于 2015-5-21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济南,一个月4000来块,也确实太可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黄连厚朴 发表于 2015-5-21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济南拿4000块工资的时候,租个山大旁边的两室一厅还不到1000块。现在这些收入比较难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南山东林 发表于 2015-5-22 0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非常关心鲁能的国网高层曾经对一名鲁能俱乐部总经理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可能觉得,你在供电公司干得非常好,到了俱乐部也一定能干好,但实际的情况是,你出任一个地市电力公司总经理,你什么都不干,你的工作考评可能也是优良,因为供电公司已经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工作流程,偶尔有突发事务需要处理下。但你到了鲁能俱乐部,一切都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完全面对公众的平台,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看着你,在足球场上,未来的结果也永远是未知的,内部管理方面,考验的是一个管理者的智慧,一个人的管理艺术,一个人的勇敢和担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特别帅 发表于 2015-5-22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篇文章总的意思就是:鲁能腐朽昏庸,而其它中超俱乐部朝气蓬勃



鲁能不是没有问题,但鲁能的那篇文章硬伤还是太多了,比如说新来的大学生太多了,文章里连那些大学生具体分布在什么岗位,目前做了哪些事情都没有调研,就靠脑补和不透露姓名的人的暗示,说那些新来的都是靠关系,来了也不干活。这里可曾拜访过那些大学生,给他们开口解释的机会?误解就是这样制造的,年轻员工没开口,就被直接缺席审判了。

并且文章里说的问题,很多跟体制没关系,比如行政化大过专业化,坦白说,现在很多民企,包括虽然上市了但老板一人一股独大的这种,老板独断专行,个人意志压倒专业人士意见的事太多了,各位在民企里工作的人,很多人应该都有体会吧?这跟什么体制的企业关系不大,民企里老板照样决定这家企业的文化,很多民企里甚至赤裸裸的家长制,员工面前跟土皇帝一样。

鲁能长久的发展应该是专业化和职业化,但这又涉及到国企的控制问题,如果为了激励职业经理人,给他们较多股份,最后会不会跟很多企业一样,从国企慢慢变成私人控股?国内几个大的民营企业,基本都是这样的,比如格力 美的 TCL 等等基本都是国有股东减持,管理层连又接受激励期权又管理层收购,太多太多了,国企问题多但出了问题还可以抓他,民企控股了掏空有价值的资产然后改天就说足球不赚钱,不玩了,那会找谁去?我不是反对职业化专业化,但我觉得在天朝国企的改革探索中,鲁能可以改革,但不要过于冒进,最后被少数人得力。

我个人觉得在天朝这个环境下,鲁能只要抓好总经理对成绩负责,对国家电网负责,剩下的很多问题并不大,有问题也是团队运营上的问题,总经理为了仕途,会有动力去运营好这个企业的。同时,一个企业,战术执行上的很多问题,非归结到战略层面,并不客观,于解决问题来说,也并不现实。皇马也有几年被巴萨压着,是皇马体制出了问题?利物浦历史上也很伟大,现在利物浦是因为体制问题不如以前了?足球的主要问题还在于球队自身的基本因素,不宜过分解读。

至于体制,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西方总拿印度和中国比,说印度是什么自由世界,也许印度是,但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比印度快多了,很多东西跟成绩并不是一定正相关的。

[ 此帖被特别特别帅在2015-05-22 01:49修改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sharp105 发表于 2015-5-22 0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了行政级别,考虑问题就不可能单纯从业务角度出发,一个讲政治你就无话可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五岳-独尊 发表于 2015-5-22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11楼 @特别特别帅 发表的:
这几篇文章总的意思就是:鲁能腐朽昏庸,而其它中超俱乐部朝气蓬勃



这比那些马屁文、地域文强太多了
上港和申花俱乐部工作人员也就30多人,鲁能100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白虹贯日 发表于 2015-5-22 0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说是分析鲁能作为国企的问题,对错我们其他地方的球迷暂且不知,后面分析了绿地上港,倒也是国企。可偏偏不提另一个总被“诟病”的国企国安。却扯上了恒大富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得崔中石老婆 发表于 2015-5-22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觉得国企很光荣的
还是不说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4279810 发表于 2015-5-22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办事效率低,人员臃肿的鲁能居然在中国顶级联赛坚持了20年,且一直是强队。这个记者也应该给解释下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外杨婷婷 发表于 2015-5-22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16楼 @b4279810 发表的:
办事效率低,人员臃肿的鲁能居然在中国顶级联赛坚持了20年,且一直是强队。这个记者也应该给解释下为什么。

人家解释得清清楚楚,你自己没看文章而已。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不是第一天就形成的,自己好好看下文章,当年称霸中国的时候也就是三十多的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特别帅 发表于 2015-5-22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13楼 @五岳-独尊 发表的:

这比那些马屁文、地域文强太多了
上港和申花俱乐部工作人员也就30多人,鲁能100多

少不代表就一定好,比马屁地狱文强不代表就一定对,现在网上五毛文没法看,但逢中必反的文章照样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特别特别帅 发表于 2015-5-22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14楼 @白虹贯日 发表的:
  这篇文章说是分析鲁能作为国企的问题,对错我们其他地方的球迷暂且不知,后面分析了绿地上港,倒也是国企。可偏偏不提另一个总被“诟病”的国企国安。却扯上了恒大富力。

国安现在成绩不错,他们暂时不好下嘴挖苦呗,这类文章就是结果倒推原因,论据不足就脑补掺水。
再说了,黑国安的现在火力都还集中在张稀哲那呢,过两天就喷一次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地址:英格兰伦敦郁金香大楼

运营中心:英格兰伦敦郁金香大楼

Copyright   ©2015-2016  天下足球网    ( 晋ICP备1700985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