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足球资讯、推荐、直播、游戏所有领域
天下足球
手机版
访问手机版
开启左侧

[人物]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复制链接]
vovage1000 发表于 2016-11-11 21: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球来到了客队禁区前沿……克洛泽没能控制住,转移到了左路空当……小将拉姆插了上来,两名后卫在盯防……禁区里有三名德国球员在接应,哦!拉姆晃倒了乌马尼亚,他在这个位置射门了!漂亮!球进了!东道主打破了场上的僵局!这是本届杯赛的第一粒进球,多么美妙的进球!”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眨眼之间,这一幕已经过去了10年。故事的主角今天33岁。


2006年,世界杯在32年后再次来到德国。热情的东道主国球迷们挥舞着国旗,将傍晚的慕尼黑安联球场妆点成了黑红黄三色的海洋,“74,90,06我们是冠军!”德国人用嘹亮的歌声表达着他们对于冠军的渴望。其实谨慎的德国人对自己球队的前景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雄心勃勃,但鼎沸的人声和手中的啤酒告诉所有人,享受盛会,这才是眼下最正确的选择。


在此4年前的东亚之旅,年久失修的德国战车在卡恩与巴拉克的驱动之下耗尽全力开进了决赛场,之后并不太意外地成为了五星巴西的背景板,还成为了一些人口中的“最弱世界杯亚军”。而在远离大众视野之外,同年度另一支德国队在U19欧青赛上与自己的前辈一样摘得了一枚亚军奖牌,不满19周岁的菲利普-拉姆就是其中一员。


韩日世界杯之后,国家队迟缓的步伐已经完全展现在球迷面前,而年轻化革新也来的前所未有的迅速和彻底,于是在2004年的欧洲杯赛场,以施魏因斯泰格、波多尔斯基、库兰伊、欣克尔和拉姆为代表的82后一代球员出现在了23人大名单之中,让人们看到了德国足球接力的决心。但小组赛早早出局也同时说明,这样的交替仍然需要足够的耐心。在那届杯赛中,德国前两轮均打平对手,最后一轮需要和捷克死拼出线名额的情况下,沃勒尔将阵型改变为传统三中卫(菱形中场3-4-3,没有设置边后卫)。但即便是这样,前两场出任左后卫的拉姆依然得到了首发机会,他在左边卫的位置上打满了90分钟,这足以看出沃勒尔对这个年轻人的充分信任,而他也确实让球迷印象深刻,成为了那届失败的杯赛中国家队为数不多值得褒奖的新元素。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图)2004年欧洲杯前夕,沃勒尔在训练场面授机宜


将他带进国家队大门的沃勒尔在大赛后离开了国家队,克林斯曼、勒夫、比埃尔霍夫和科普克4人领衔的教练组接手,继续年轻化改革,而首要任务就是两年后的本土世界杯。


拉姆在2005和2006年遭遇了两次严重伤病,第一次使他直接错过了05年的联合会杯——这原本是他与国家队队友们备战世界杯最好的机会。这次受伤也让德国人第一次意识到他们已经开始依赖这个矮个子的小将了,无论是希策尔斯佩格、老将施耐德还是有速度有身高的扬森,他们在左边后卫的位置相比之下都成了等待主力回归的“过渡品”。而腿伤好了之后,拉姆又在06年世界杯前夕摔断了手。可是教练组并不想因此就将他排除在大名单之外,于是就有了弯曲手臂、打着轻型石膏的拉姆打进东道主当届大赛第一球的情景。


事实上,在当时就已经有“德吹”迫不及待将他与伟大的贝肯鲍尔臂缠绷带负伤奋战相提并论,这有些为时尚早了。



暂且不说贝肯鲍尔,与马特乌斯、卡恩或是之后的巴拉克相比,拉姆都没有在形象上继承传统德意志铁血刚毅的形象,身高刚刚170公分、在球队中承担后场边路的责任,无论从哪一方面类比,就算队长拉姆从未来穿越回来告诉左后卫拉姆他将接过队长袖标,估计也不会相信。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意大利拥有地中海独特的忧郁气质和练达的沉稳,橙色的郁金香洋溢着全攻全守的激情芬芳,与之相比德国足球在上个世纪承载了太多球迷对钢铁意志的迷恋,热爱它的球迷将这份专注和单纯视为珍宝,11名身穿黑白两色队服的战士造型冷峻,如同阿迪达斯的Telstar的足球形象一样经典,只要他们走上场地似乎就紧紧将胜利的缰绳攥在了手中。而这份铁血浇灌而成的冠军之心确实是德国足球长期以来的文化符号。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然而从2006年开始这一切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2004年之后进入国家队的拉姆、波多尔斯基和施魏因斯泰格占据了球队的左路通道,而球队之前的领袖卡恩无法再在球门前咆哮,队长巴拉克所代表的猛男形象似乎也在这支国家队逐渐开始稀缺——德意志战车在完成向年轻化和技术化转型的过程中抛弃了一些履带和装甲,处于机动性的考虑,重型火炮也开始被速射炮取代。


但是不管怎么说,胜者即是正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绿茵场。拉姆入选了大赛最佳阵容,波尔蒂荣膺赛事最佳新人,至少在06年这个夏天刺眼的艳阳下,东道国展现出了令人畏惧的革新——如果德国足球也能玩技术,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能?


“世界最佳右后卫是谁,这要取决于拉姆打哪边;最佳左后卫是谁,这也要取决于拉姆打哪边”,这是中国网友对于拉姆最好的褒奖,最早开始流行于2012年欧洲杯之后。但其实早在2008年细心的德国球迷就应该对拉姆的“左右悖论”有所觉察。


2008年,德国携两年前在本土未尽的梦想再次启航,这一年拉姆25,顶头上司换成了勒夫。这一次拉姆已经来到了球场右侧,顺足边后卫是更为常见的踢法,可是这样的改变仅仅持续了两场,小组赛第二场德国被克罗地亚击败,左路扬森攻强守弱的毛病暴露了出来,于是从第三场开始拉姆重回左路,并且在半决赛中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绝杀土耳其,护送德国驶入决赛。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图)半决赛绝杀土耳其之后兴奋的拉姆


与许多不走运的球员不同,拉姆的大赛运一直很好,并且只要参赛就从不缺席。2008年的决赛是他屈指可数没打满的比赛之一,也是国家队生涯中最苦涩的回忆之一。有很多球迷猜测勒夫在下半场替换下拉姆是对他上半场造成丢球的无情否定,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拉姆脚部受伤迫使勒夫做出了这个不情愿的调整。


从此之后,德国队的“拉姆依赖症”进入中晚期:2010年,拉姆打右路,左路是巴德施图贝尔和博阿滕;2012年,拉姆打左路,右路是博阿滕;2014年,拉姆转型后腰,勒夫祭出“四中卫”阵型,1/8决赛加时赛艰难战胜阿尔及利亚之后遭到口诛笔伐,于是令旗一挥,拉姆回归右边路并直至捧得大力神杯。


今年欧洲杯,有多少人在想同一句话:如果队短还在就好了。


“毫无疑问,我希望继续担任队长,佩戴袖标让我感到很开心,我很享受它。我为什么要自动放弃呢?”


有些人将2010年南非世界杯前巴拉克的受伤、“队短”的继任看作是新老德国彻底交接的契机,但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有人认为拉姆只是暂时代为执行队长职责,而巴拉克伤愈之后,队长袖标应当归还。要知道,拉姆此时已然在任,他的回应不再是面向曾经的队友,更多还要承担队长职责,权衡管理层、球队和球迷的关系。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那个矮小的巨人,今天33岁了


在2012年欧冠决赛后,拉姆独自站立在众多沮丧队友中的画面广为传播,也是在那之后很多人开始真正思考,或许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拉姆这样一位更加“平民化”的队长正是国际足球的大势所趋。传统高度集权化的领导者,无论在球队还是教练组都越来越鲜见,拜仁和德国,所欠缺的并不是在进攻中可以拿球做决策的人,而是将球队从“强者”推向“胜者”的核心。


几乎是瓜熟蒂落一般,从2013到2014,拉姆终于等到了冠军垂青的时刻。急流勇退的拉姆今天才“刚刚”年满33岁,他的身前是前任队长卡恩、巴拉克为代表的上一代德国足球,他的身后是施魏因斯泰格和诺伊尔率领的,站在世界潮流最尖端的新一代德国足球。拉姆自己就像是他的生日“11.11”一样,是4位领袖之间矮小但重要的一个句点,见证了德国战车变迁的车辙,承载了这改革之路上领路者“重小的勇气”。


或许在20年、30年后,球迷在回看德国足球历史传记时对拉姆的印象是这样的:“他是在那个年代世界上最好的边后卫之一,阅读比赛、领会不同教练的战术要求是他的强项。因为前任队长巴拉克不期而遇的伤势接过队长袖标,之后率领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与德国国家队站上欧冠与世界杯的领奖台,并在31岁就退出国家队。他是德国国家队历史上一位成功且低调的队长。”


这也很棒,不是吗?


ooYBAFglp6aAbgxqAAIDepR14mk47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343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地址:英格兰伦敦郁金香大楼

运营中心:英格兰伦敦郁金香大楼

Copyright   ©2015-2016  天下足球网    ( 晋ICP备1700985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