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法伦的硝烟再度燃起,德甲季军的争夺战成为本轮德甲的焦点。不乏恩怨的两支下季欧冠球队多特蒙德与霍芬海姆在火爆场面中演绎了遏制与被遏制的主题,纳格尔斯曼与图赫尔最后时刻的殊死搏命更是彻底升华了比赛的紧张与悬念,从而让高节奏的比赛又一次印证了德甲足球的魅力所在。
布阵:这是一场三中卫的对决
巴尔特拉依然未在伤停中走出,格策与许尔勒这对难兄难弟同样高挂免战牌,但是近期多特的状况较之伤病潮阶段已经有了充足的人手储备。始终保持的健康情况是霍村本季奇迹表现的重要基础,少帅纳格尔斯曼又一次与曾经的老师展开斗法。
多个网站给出了多特三中卫的站位体系,而多特官方自己给出的是四后卫阵型。从进攻角度看,其实金特尔、帕帕斯塔索普洛斯以及施梅尔策组成了三中卫,格雷罗在左、皮什切克在右,魏格尔与卡斯特罗搭档双后腰,而罗伊斯、奥巴梅扬与登贝莱组成了锋线三叉戟。当然,这是多特的进攻站位,在图赫尔的设计中球队攻防之间的阵型转换具有非常强的复杂性。
较之上一轮绝杀法兰克福,霍芬海姆的首发阵容仅做出一处调整。前锋乌特的出场让霍村以双前锋迎敌,克拉马里奇与德米尔拜出现在前锋身后,队长鲁迪担任单后腰,三中卫依然是聚勒、福格特与许布纳,祖伯担任左边翼卫,卡德扎贝克担任右边翼卫。首回合较量造成罗伊斯染红下场的小将阿米里坐在了替补席上。
开场多特以快制敌,左路成为进攻爆点
两队的三中卫体系看似站位相似,实则在攻防转换中有着明显不同。纳格尔斯曼麾下的霍村着力于三中卫的稳健站位,在进攻参与度有限的基础上依靠两名边翼卫实现攻防的提升与回收。因此,这样的三中卫布局并非把焦点置于中路,而是取决于两名边翼卫的前压与回撤的速度与力度。
图赫尔的战术设计颇具针对性,自开局阶段便彻底瞄准了霍村的两翼空间,罗伊斯与登贝莱的速度优势成为遏制霍村的有力武器,一方面充分把握祖伯与卡德扎贝克回撤不足所暴露的空当,另一方面通过边路打击进一步遏制霍村两翼的助攻力度,而两翼进攻正是霍村的优势所在。
不靠谱的央视自上轮为拜仁球迷送上大礼后,本轮直播又带给了多特球迷一个“惊喜”。虽然球迷们第一时间错过了罗伊斯的再度进球,但是慢镜的即时回放验证了多特开场3分钟便在左边路有效抓住了霍村右翼卫卡德扎贝克的位置缺失,此时补位的聚勒已然无法跟上罗伊斯的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罗伊斯接球射门之前,前插的卡斯特罗触到了格雷罗送来的过顶传球,而此时“小火箭”其实处于较为明显的越位位置。
图赫尔的三中卫设计明显有着自己的考量,两个边路并非通过边翼卫的位置转变而变换球队整体阵型。此前多篇文章已经讲解,如今多特的三中卫趋向于“假四后卫”,而本场比赛承担位置转换的职责更多的依赖于皮什切克身上,波兰人的攻防调整让多特的阵型在343与433之间不断转移。不过,如此转变的重点在于中后场,而不变的则是球队的锋线“三叉戟”。
于是,边路成功打开缺口的多特持续借助锋线“三叉戟”的速度优势频频放出杀招,特别是罗伊斯的火热状态让他所在的左边路成为了球队爆点。此时,后场充足的调度力量让多特总是及时有效的把球输送到两个边路,这让边路本就人手不足的霍村被彻底抓住了七寸,罗伊斯的突然前插又一次把卡德扎贝克甩在了身后,匆匆补位的后者用手阻挡了送往己方门前的传中。
由于罗伊斯在接球时有一个明显的手臂伸出动作,故而霍村球员认为在卡德扎贝克手球之前罗伊斯其实也有手球嫌疑。再加之此前的越位进球,这让客队球员一度怒不可遏。不过,此时最为冷静的莫过于神预测的克拉马里奇,他的耳边细语让鲍曼扑准了方向,而奥巴梅扬的射门在鲍曼手边偏出了球门。
霍村边路打开局面,半场提速收效不足
“大难不死”的霍村无疑提升了士气,少帅麾下的一众年轻人本就是临场发挥型的代表。面对多特的边路攻势,渐渐适应攻防节奏的祖伯和卡德扎贝克开始注重位置的回撤与盯防;在中路压力明显不大的格局中,两名中卫聚勒与许布纳则有意识向两个边路靠拢——霍村防线展现出本季以来最为可贵的衔接紧密、补位合理的强大属性,这让此前如入无人之境的多特边路遇到了明显阻击,持续活跃的边路进攻被彻底遏制。
针对性的防守之余,霍村的反攻开始威胁多特球门。边路依然是霍村在组织进攻中的重点,克拉马里奇与德米尔拜侧重于向两个边路倾斜,在实现持球后寻求祖伯和卡德扎贝克的插上助攻,在多特边路防守由三中卫向四后卫转移的过程中,霍村成功抓住了边路人员上的优势,两翼球员多次完成传中,而瓦格纳与乌特则是埋伏在多特禁区内的强点。
控球率的优势渐渐转向霍村一方,客队借助多特的阵型转换而侧重于攻防速度的提升,少帅麾下的球队以速度为优势及时把战火转向对方半场,瓦格纳的支点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霍村的球权转移,边路球员的速度与突破特点同样开始展现。在遏制与被遏制之间,多特的阵型明显回撤,边路的优势开始向霍村一边转移,所幸黄帕帕等人有效保持了禁区内的对抗优势。
比赛进入下半场,纳格尔斯曼在中场休息时布置的提速要求明显展现,霍村试图以快打快的出发点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节奏。不过,过快的节奏下彰显的是球员个人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在中前场的衔接以及边中两路的转移中,霍村球员的失误明显增多,最终的结果是速度虽然上去了,但是传球成功率却被牺牲,球队难以继续打出过往犀利的传递配合。
霍村进攻的失误增加,这与多特的布局设计也有着密切关系。图赫尔渐渐摒弃三中卫与“假四后卫”的调整,务实的设计中多特的五人防线站位趋于明确。在后防线之前,魏格尔、卡斯特罗组成了一道前置的屏障,而格雷罗则在左路给予施梅尔策的协助有效遏制了霍村的右路进攻。
此外,面对霍村提升攻防节奏的特点,多特自下半场开始便死死盯住了霍村的中场核心鲁迪。在转向防守的第一时间,登贝莱就像膏药一般贴身跟在鲁迪的身边,从而让霍村队长很难从容拿球与传递。
同时,多特有意识的围抢更是让鲁迪苦不堪言,全场比赛的传球成功率仅有75%,远低于全队平均的82%,其前场的所有前塞传球甚至无一成功。由于组织核心在进攻端处处受阻,霍村的进攻成功率随即大打折扣,球队整体的失误则不可避免。鉴于鲁迪本场比赛在高节奏与压迫下暴露出的技术软肋,不禁令人对他下赛季在拜仁的前景捏一把汗。
少帅变阵殊死一搏,多特冒险防线前压
这是一场事关下赛季欧冠资格的关键战役,两队恐怕都不愿冒险去参加资格赛。面对颇有些恩怨的老师,处于落后局面的纳格尔斯曼率先做出调整,而他本场比赛的三次调整更是全部针对球队的进攻选择。
托利安首先登场替下了右路缺乏表现的卡德扎贝克,随后阿米里的登场有效弥补了鲁迪被困后组织不力的缺陷。这让霍村的中后场由单核转向双核,球队传控球表现不足的局面由此明显提升,霍村小将的传递虽然依然表现不佳,但是他的突破速度与积极姿态有效扰乱了多特的防守。
(图)最后20分钟,霍村的阵型由541转变为442
在背水一战的局面下,纳格尔斯曼在第70分钟做出了最具争议的一次换人——另一位中锋绍洛伊登场,而他换下的则是三名中卫之一的许布纳。此时,霍芬海姆的阵型由532转变为541,然后又由541转变为更激进的442。
摒弃惯有的三中卫体系,纳格尔斯曼做出的改变足够大胆与冒进,球队的攻击体系此时实现前压,但是此前衔接紧密的防线却不得不开始暴露问题,这让比赛在下半场中段开始向着大开大合的局面靠拢,在高节奏的攻防转换面前两队不断完成球权的转移,这让观众看的激动不已。
面对霍村有意识的阵线前压,图赫尔此时的设计更加大胆与冒进——领先的多特并没有一味的回收阵型,而是同样把阵型,特别是防线不断前压。这样的设计让霍村两名强力中锋瓦格纳与绍洛伊无法接近禁区,而他们的高空能力与对抗优势自然也就难以发挥。
当然,图赫尔的设计确实有着极大风险。在两队球员密集于中场的情况下,高举高打、快捷直接的传递成为了最佳选择,因此霍村中后场球员不断把球送往多特防线的身后空当,而此时主队防线展现出了高超的纪律性与一致性,这让瓦格纳与绍洛伊一次次出现在越位位置,进而把霍村的进攻转化于无形——整场比赛,霍村全队有多达10次越位,却没有一次实现单刀机会。
两队极具搏命版的大开大合中,率先完成进球的是主队多特蒙德。当皮什切克在右路完成传递时,霍芬海姆转移为四后卫的站位非常明显,陌生体系下的盯防与补位出现了问题,这先让格雷罗后排插上抢到第一点,随后又放任奥巴梅扬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补射得手。
显然,纳格尔斯曼在替补席上的恼怒让人理解,霍村防线赖以生存的严密性此时荡然无存,而这本是球队本季在欧洲五大联赛实现最后一支收获失败纪录的原因所在。
此后裁判给予霍村的点球似有找平衡的因素在内,克拉马里奇的冷静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在多特的防守选择面前,霍村在比赛最后时刻依然难以把球输送到对方禁区,双方在中场的互斗中相继出现失误,但是谁也无法有效的完成向前的成功传递,于是比赛在这样的格局中走到了结束。
结语:两队的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
“战术大师”图赫尔的设计让多特有效抵挡住了霍村的反攻,在这场“争三”的关键之战中笑到了最后,也让球队有望直接晋级下赛季欧冠正赛。不过回顾本季多特整体表现,这支年轻化的大黄蜂呈现出了极大的不稳定性,而图赫尔颇具创新与争议的战术尝试并未体现出掌控能力。在颠覆固有格局的情况下,如何让这支青年近卫军步入成熟与稳定的发挥阶段,将考验着图赫尔的能力与智慧。
从保级球队到欧冠资格,少帅纳格尔斯曼已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执教才华,而下赛季的欧冠赛场无疑将是他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舞台。只是在少帅趋于成熟与成功的战术设计下,这支多由不知名球员和他队淘汰球员组成的新兴力量虽已颇具战力,但是球员的个人能力依然制约着球队的进一步提升。面临鲁迪与聚勒的离队,霍村下赛季能否在欧冠赛场持续走下去,或许要看球队不差钱的老板霍普今夏是否舍得投入资金了,而传言已出的格纳布里、伊希纳乔无疑是霍村如今急需的新鲜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