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各项赛事主场三连败,温格并非第一次在阿森纳俱乐部遇到。
2002年10月23日,欧冠第一阶段小组赛输欧塞尔,26日英超第11轮输布莱克本,11月7日联赛杯输桑德兰。
这看似耻辱的记录,其实也不算什么,因为当时时值冬季,与冠军有关的一切才开始。而赛季末,阿森纳仅以5分差距屈居英超亚军(曼联一波不败提前一轮锁定了冠军);欧冠方面则跻身第二轮小组赛,仅因为彼时的天下还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而未能突出重围;联赛杯虽出局,但温格至少获得了教练生涯的第三个足总杯冠军,而且是梅开二度。
可是,同样是三连败,以前叫偶尔载跟头,现在却是频频掉链子,尤其是这些年,无论战绩,还是局势,阿森纳都像在走下坡路。 面对这种困境,我们也习惯了追责,可是,这样的追责就像一个死循环,永远解不开,导致球迷们各自主张的观点,都有理,也都像没理。 我也是困惑的。一边借用“温格在阿森纳的任务”这种神图来揶揄,一边又因为看到克伦克跳出来吐槽说“我买阿森纳就不是为了冠军”而同情教授。
所以,如果要问多年枪迷身份带给了我什么,必然是一位屁民该如何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生活真谛。那篇《阿森纳教会我的关于生活的十件事》,真的手写我心。
不过,这十件事,毫无疑问是温格的第二个阿森纳十年才有的。
其实,作为阿森纳球迷,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经历不败赛季所带来并延续到其他赛事中的荣耀,可这份荣耀,谁都没想到,竟会是最后的加冕。而相比这种最幸福,如今最痛苦的事又莫过于法时代才成为枪迷。
这种痛苦,是基于阿森纳已经跻身豪门序列,并险些夺得欧冠的事实。毕竟,那些年,如果标榜自己是枪迷,别人都会投来另眼相看,因为会觉得你有趣、有范、有风度。所以,带着这种自我优越感,当然指望阿森纳会越来越好,会带来更多颐指气使的优越感,比如,在联赛称王称霸,在欧冠披荆斩棘,加冕宇宙队的皇冠,成为一代天骄……
然而,现实的剧本却是:每年都是跌跌撞撞的争四,每次都是理所当然的十六郎。这种感觉,就像追了好几年的女神却最终只成了一个备胎。
的确,听惯了维埃拉、亨利、博格坎普、皮雷、法布雷加斯这些名字后,突然得适应德尼尔森、亚历山大宋、迪亚比甚至本特纳,耳朵似乎都承受不来这样的落差,导致即使别人吐槽阿森纳又名“吴冠”,你也得慢慢学会掩耳盗铃,觉得我厂至少青训牛逼、运营牛逼。
二战后,阿森纳青年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名单
截止2014年6月,来自wiki
二 说到青训,弱弱地提一个问题:本赛季登场打过英超比赛的枪手中谁的枪龄最长?
我翻遍“古籍”,竟发现这个人是如今为樱桃军团征战的阿弗比(即使威尔谢尔登场,也是阿弗比,因为人家6岁就是学前班小枪手)。
于是,不禁想起了2001年的那个夏天(包括10月1日),阿森纳青年学院(Arsenal Football Club Academy)的基础班(schoolboys)来了几位年龄七八岁的英格兰小孩,他们中间有纯种盎格鲁撒克逊人、外来的移民黑人后裔甚至有着华人血统的黄种人后裔。
正是他们加入俱乐部后的那年,温格带领阿森纳以7分的优势提前两轮获得了他的第二座巴克莱冠军奖杯。在如此荣耀下,这批小孩都纷纷为自己的小枪手身份感到骄傲,其中一个小孩还因为喜欢瑞典球星永贝里而和朋友一起染了红发。
只可惜,这个孩子因为身体发育缓慢,以及速度不够快,甚至有点驼背而气质不佳,1年后就离开了小伙伴,后来,他加盟了热刺的青训营。
而留下的伙伴们,竞争也非常激烈,只有如下几个孩子脱颖而出:阿弗比、延纳里斯、弗林蓬、威尔谢尔、阿内克及一干已泯然众人的名字。这波孩子,作为阿森纳俱乐部梯队的重要成员,甚至一度与曼联的“92班”相提并论。
不过,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他们比92班的那群孩子要幸福多了。要知道,八九岁时候的贝克汉姆,还在自家的后院里射轮胎,而吉格斯还在混迹威尔士的英式橄榄球俱乐部。
1998年以前,英格兰的足球俱乐部还没有正规化的梯队建设,小孩子们只能自寻办法提高自己的足球技艺,后来,才开始了自9岁起逐层递进的俱乐部梯队制度,保障了英国小孩能够很小开始就接受俱乐部层面的身体、力量及技巧训练。
尽管有专业人士称,7-12岁这个阶段是每个孩子技巧提高最快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感受更多的“足球野性”而非应试教育式的俱乐部体系训练,因为后者的系统化不仅降低了可塑的各种可能性,还会由于高淘汰率而让少年足球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不过,阿森纳的这波孩子似乎依然茁壮成长,其中留下来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后来08/09赛季英超青年联赛和青年足总杯“双冠王”成员,而当时带队的教练就是如今的助教史蒂夫-鲍尔德。
那两年,阿森纳涌现出的户口本几乎让当地媒体疯狂:杰克-威尔谢尔就是杰拉德再世,艾玛纽埃尔-弗林蓬就是保罗-因斯再世,而一个叫本尼克-阿弗比的小青年则因为在25次出场中打入了20粒进球而直接跳级进入了下赛季的预备队,同时,在2010年的欧青赛上,他更是帮助三狮军团获得了时隔已久的第二座U17欧洲杯,至此,他甚至一度和豪门巴塞罗那联系在一起。
三
其实,作为枪迷,真应该庆幸当年那波阿森纳的U17如此优秀,因为16-18岁作为一名球员足球生涯中最关键的三年,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基本决定了这名球员的未来。
看看隔壁热刺曾曝出的一个新闻:某球员念小学时就被热刺相中,奋斗数年后却在16岁遭到解约,这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败笔,然后一蹶不振,饱受焦虑症困扰,最终18岁就“退役”,后来,26岁时卧轨自杀。
自杀的约什-莱昂斯(JoshLyons)
所以,阿森纳对好苗子的开发有着不可告人的好办法。如果按正常剧本发展下去,这波01班的少年们,会和后来陆续加入的来自各国青年级别国家队的U17梯队球员们一起成为阿森纳未来发展的奠基石,但是,没想到成材率却低得惊人。
根据英足总的户口本过往政策,18岁以前在俱乐部注册就算是符合户口本政策中本土球员的要求。所以,媒体报道阿森纳囤积小妖并非稀奇,因为各队都如此,相比之下,阿森纳的青训反而因为曝光率高而显得格外成功。
可是,2003-2010年间,阿森纳的球探们乐此不疲地挖来了一大波十六七八的小伙,他们中间有大多则在22岁左右就离开,其中不乏法布雷加斯二世之称的梅里达,荷兰边翼厄兹亚库普,以及温特、吉尔伯特、墨菲、巴拉齐特、霍伊特、兰道尔、苏努、巴特利、伊斯特蒙德、亨德尔森、米奎尔等一系列曾一度成为未来之星的小球员。
当然,成材的那波也因为财政问题而纷纷离去,最终没能成为基石。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兵工厂阿森纳更像加工厂:从各处觅来好苗子,其中,扶不起的阿斗们纷纷到点离开(即使未来火了,也只能祝福他们),比如2007年入厂、2010离厂的诺特维德,而可堪大用的却在当打之年卖了还债,比如亚历山大-宋和令人痛心的法布雷加斯。
如今,户口本新政要求:2016年到2020年的4年间,所有英超俱乐部一线队25人中,必须至少有12名本土球员,而且,他们必须是15岁前就在俱乐部注册,其中还得有2名效力满3年,作为本俱乐部青训产品。
虽然该新政实行与否与咋个实行都未下定论,但是,若真如此计算,下赛季,阿森纳一线队中还称得上本土培养球员的户口本就只有拉姆塞、威尔谢尔、张伯伦、吉布斯、维尔贝克、钱伯斯、詹金森、阿克鹏、克劳利,而纯粹的青训产品,只有威尔谢尔、吉布斯和阿克鹏。(其中,关于拉姆塞、张伯伦、钱伯斯、维尔贝克、詹金森这类球员,我始终觉得他们更像是半路出家的别家青训产品。) 换言之,目前阿森纳的争冠阵容中,跟着鲍叔拿过青年冠军的根正苗红之人只有威尔谢尔了(而且还躺在病床上),而所谓的基石都是2008年之后才入厂的,如科奎林、拉姆塞。
所以,为了新政,伊沃比才会坐着直升机飞入一线队,甚至被寄予救世主的希望去打曼联打沃特福德。接下来,托拉尔、海登、泽拉郎、克劳利、别利克,能迅速成长吗?
四 众所周知,作为教练,要打造一支争冠豪门,只有两种办法,一是依靠青训,实现自我力量输出,二是依靠收购,实现即战力提升。 当然,现实中,都是这两种办法交错进行,只是会根据俱乐部的整体实力而有所差异。
比如,当年银河战舰的“1+1”,球星+青训,这也是如今既有底蕴也有钱的俱乐部常干的事,巴萨、拜仁无不如此;而类似南安普顿、多特蒙德这种球队,则是重青训轻收购,即使收购,也是打着青训的名义去的,同时,即使球队战绩不行,也依然坚持这种思路,直到某一天厚积薄发。
在经历了第一个“温格十年”的枪迷眼里,阿森纳是豪门无疑,毕竟当年还加入了某欧洲豪门俱乐部组织。可抛开辉煌来看,则会发现:如今这个被万千宠爱(或千夫所指)的北伦敦俱乐部,当初就像现在的莱斯特城。
比如,那个在尤文图斯看饮水机的亨利,就像励志哥瓦尔迪;那个在马赛郁郁不得志的皮雷,就像现在的马赫雷斯;基翁之于摩根,永贝里之于冈崎慎司,维埃拉(350万镑)之于坎特(560万镑),等等等等,越想越像。
或许,在当时的弗格森看来,温格这个侥幸获得双冠王的法国教练很快就会销声匿迹,因为英超的舞台还是在上演“弗格森灭利物浦记”。可是,直到不败赛季的强势反弹,弗格森或才稍稍对温格有了惺惺相惜的好感。如今,我们看待拉捏利,甚至比利奇、科曼们,不正是如此么?
人生就像一把椅子,总是屁股决定脑袋。最近的引援,埃尔内尼以及尼日利亚神童恩瓦卡利,就有一种熟悉的温格味。
看看温格的转会账簿上,能称得上即战力收购的,莫过于巴普蒂斯塔、苏克、阿尔沙文这类早已红过的球员,但他们比起银河战舰以及现在的巴萨梦之队,都是些价廉物美的好货(虽然有效期太短),而后来的那些不世出球星,最初其实也只是璞玉。
所以,相比那些讽刺教授的类似“恋童癖”之语,我们更应该相信教授有一种独特的嗜好:像手工艺者一样,热爱雕琢。
璞玉第一枪
或许,如果阿森纳一直坚持自己的“低买高卖”青训,我等枪迷就该散的早散了,又何必现在这样痛苦地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可阿森纳偏偏背离了初衷,一手买世界杯冠军成员、欧洲助攻王的厄齐尔,一手买巴萨三叉戟、智利C罗之称的桑切斯,其身价都相当于三个此前队内标王阿尔沙文。因此,我们不得不又重新奢望未来。
可是,两次破天荒的豪砸就能买来各种冠军?这种梦,只要NBA球会能做。
经此一想,关于过去多个转会窗口时的吝啬表现,完全都在意料之中,反而是教授运筹帷幄,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比如近两年唠叨的腰疼问题,教授不是妙手回春,改造卡索拉,并挖掘科奎林,就解决了么?当然,后面发生的伤情,是他不可预料的(再艺多不压身,教授也没法评估队医的真实水平),可是,教授不是亲自操盘买了或青训或即战力的埃尔内尼么?
由此可见,阿森纳场外的一切,其实都尽在俱乐部管理层的掌握之中,一种赤裸裸的小俱乐部的小本运营手段,却硬生生被我等做过痴人梦的球迷当作是“豪门应豪购,豪阵抢冠军”。
而场内的事,则是事在人为,能者居上。只可惜,俱乐部从上到下偏偏认为教授就是那个同样不世出的“能者”,就像刘备遇到了孔明,就像曹操遇到了荀彧。所以,大小事务不论巨细,交给这个浪漫又谨慎的法国人,靠谱!
然而,现实却是:这场理应拿下的足总杯八强赛中,前场几乎全主力阵容,却依然落后对方两球,而到了局面危机之时,换上去的竟也是伊沃比、沃尔科特、维尔贝克这等璞玉及璞玉中的璞玉。
如此捉襟见肘的阵容,细细想来,真是“厂中无大将,吉鲁当先锋”,再正常不过了。
五 首先,阿森纳目前的技战术特点只存在一个名义上的中锋之位,其余位置都是中场进攻型,是可以作为伪前锋来实现得分的。而仅仅就中锋而言,除了一线队可打中锋的4名球员外,就还有外租的萨诺戈、阿克鹏。这量上的优势,在整个英超必定也位居前列。
其次,质上。看看本赛季联赛射手榜前十位,除了马赫雷斯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地以中场身份占据一个位置外,其余都是一队一人,且恰好都是中锋,显得格外公平。其中,我厂先锋大吉鲁也非浪得虚名,联赛第21轮就已经打进12粒了,要知道,彼时,隔壁凯恩也才11粒而已。
(好吧。这样对比,必然是自欺欺人,因为反过来说,吉鲁已经有9轮联赛没进球了。)所以,质上的问题也包括竞技状态,再看看桑切斯,看看拉姆塞……一旦话题发展到竞技状态这个层面,问题基本就是无解了。因为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们,根本不知道球员们每天是怎样度过的,即使通过社交网络可以窥伺一二,比起教练员,我们知道的也太少。
但是,关于教授如何打磨他的璞玉群,如何调整球员的竞技状态,还是有不少根据的。
比如,打磨方面,虽然不能像德国俱乐部,如沙尔克04那样宁愿不用当打球员,也要给青训年轻人提供上场机会,但是,温格会选择通过外租来实现年轻人的正式比赛保证。
在英国足坛,青年队除了相互之间的联赛和杯赛外,基本是没有太多正式比赛可踢,曾有个英超球会预备队的球员跑去英冠踢比赛,感慨以前预备队的比赛就是游戏,这与西班牙部分俱乐部青年队可以直接加入低级别联赛的做法差距太大。于是,英国(主要是英格兰)顶级联赛的球会为了自己的青训事业,只能纷纷外租球员以积累经验值。
比如,最牛逼的青训批发市场——切尔西——就在2007-2014年间保证了每赛季至少有20人被外租,而一线队再次夺冠的14/15赛季,外租人数则多达45人,这可比当年曼联培养卫星俱乐部强太多,俨然一种电影中异形繁衍的即视感。
可是,看似恶心的繁衍,偏偏让切尔西收获了成功。2015年5月,阿布就在斯坦福桥亲眼目睹了蓝军青年队击败曼城,完成了6年内四夺青年足总杯冠军的壮举,同时,近期的英格兰各梯队也有大量切尔西球员。
所以,阿布要紧缩银根发展青训,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一切看起来,都只差“薄发”那一下了,而穆里尼奥,尽管在穆一期时参与过电视海选建青训项目,但是,从他的履历来看,支持青训也只是说来哄哄高层罢了。
2015年夏,英格兰国际队各青少年梯队成员的俱乐部分布
不过,有利的外租也有不可规避的弊。比如,租借球队的整体战术并不适合球员发展,让球员接受一些不良的比赛习惯,我厂的格纳布里似乎就迷失在托尼-普利斯的英式战术中。
当然,弊是可以通过人为操作来规避的,就像内文豪曾在专栏中写道的那样,让年轻球员尽可能地与一线队接触,即使是端茶倒水也要随身跟陪,联赛要陪,欧冠也要陪,因为这样才能用球队文化刺激队员的归属感,并茁壮成长。
教授必然是深谙此道的,因为我们常能在赛前训练中看到一线队总是有几个小屁孩在跟练。但是,要直接从跟练就升上一线队的,除非天赋异禀似伊沃比,才能稳坐钓鱼台,毕竟就连太子这种典型的“干儿子”,也有被外租的时候。
然而,欧洲足坛的球员外租和中国的干部挂职锻炼不同,后者是回来就必定提拔,而前者则更像一种放逐。
“你不会喜欢你在阿森纳的感觉,当你发现你身前有很多很多的球员在等待被选择,而你总感觉自己在球队计划的边缘的时候。”听到被外租到赫尔城的海登说的这番话,总会想起阿弗比询问好基友威尔谢尔关于自身去留问题时的情景。
而我们的心机帝竟如此告诉好基友:“有时候后退一步,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去到低级别联赛不代表什么,你需要向所有人证明你自己。”(呃……为啥你自己不试试呢?)
六 在这个众人都可以讨论一番温格去与留这个命题的时候,我犯了选择困难症,难以表明黑或蜜的立场。但是,作为枪迷,又不能缺席这种话题关键期,所以,我尝试着展望未来,那个必定失去温格的未来,阿森纳会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说,没了温格的阿森纳会像现在的曼联,一种典型的赔了夫人(钱)又折兵(成绩),因为都是数十年功勋教练离开。可有时,我又觉得阿森纳会像现在的多特蒙德多一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厚积薄发,如图赫尔,如恩里克,因为凡是以青训为工作重心的俱乐部,教练更像经理人,如果这个经理人又是一位善于挖掘年轻人潜力的伯乐,那么,这支球队更可能会实现无缝对接。
但是,就像前文赘述的那样,阿森纳近十年的青训似乎只开花不结果,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基石”似乎也一直在进进出出,球队阵容也一直在修修补补,而阿森纳本身的经营战略又决定了自己不可能具备想啥买啥的购买力,加上教授对货真价实的过分在乎,所以,在2016年的夏天,或许依然不会有令人满意的即战力收购,最终也是“打铁还得自身硬”熬过又一年。
既然如此,就只有两条路留给了枪迷眼中的阿森纳了。
其一,俱乐部从上到下推倒重建,包括非豪门俱乐部的自我定位、近些年修修补补的基石以及对青训运作方式的彻底改造,结果么?要么走向皇马,要么走向巴萨。如此真正从计划经济式的体系中走出来,用更高的风险去获取更大的收益,比如欧冠冠军。
其二,找一个符合阿森纳发展战略及俱乐部文化的教练,并确保他能在提高球队战绩的同时,能保证对青训的支持与投入,以实现温格离任后的无缝对接,避免莫耶斯那样的闹剧。那么,这个教练是U15教练永贝里,还是评述员亨利,还是现役球员阿尔特塔,甚至是助教鲍尔德?
当然,这种没有任何主体责任的出路建议都是赵括式的纸上谈兵,而事实上,阿森纳俱乐部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不堪,比如缺乏野心,比如不思进取。
虽然目前依然争冠无力,也依然转会乏力,但是,俱乐部已经着手升级改造科尔尼训练基地以及Hale End青训营。
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此次升级的训练基地包括健身房、跑道、冰浴游泳池、冷冻理疗室以及数据分析师和球探中作中心,而青训营扩建则包括新增训练场、更衣室、教学区以及停车场,所有项目预计在2017/2018赛季之前完成。
在Hale End青训营拍照的贝公子
那个被千夫所指的光头佬加齐迪斯对此表示:“这些重要的投资将用来保证我们的在不同年龄级的球员都能享用最顶尖的、艺术品级设备。俱乐部也一直在招募有关球员热身、伤病预防与恢复、分析学、教练组和球探等方面的专家,与翻新投资一起,将确保俱乐部走在足坛理念的前沿。这也是阿森纳不论是场上还是场下都拥有着野心、不断进取重要体现。”
相比夺得顶级赛事的锦标,光头佬所表达的这份野心看起来并不太美好,那么,你能接受吗?
至少,我是接受的。同时,我也希望,阿森纳未来的发展不会与我们的愿望违背,花好又月圆,但愿老天爷能让这支俱乐部终有一天变得牛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