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亚冠小组赛在周中再度重燃战火。在广州天河体育场,中超冠军广州恒大在第三轮小组赛迎来了日本球队川崎前锋的挑战。上半场占据优势的广州恒大由阿兰打破场上僵局,却不想下半场作出调整的川崎让比赛局势大变,最终由小林悠在补时阶段通过点球扳平了比分。 布阵:恒大终于轮换,川崎大范围调整 上周末,广州恒大与川崎前锋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在各自联赛出战,其中恒大在客场不敌山东鲁能,而川崎前锋则在主场战胜了柏太阳神。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场比赛两队面临着几乎相同的赛程,球队体能储备情况近乎相同。 来到本场比赛,此前几乎坚守一套阵容不变的斯科拉里终于做出了调整。后防线张琳芃回到右边后卫,梅方首发和冯潇霆搭档中卫,而左边后卫则由邹正取代了U23小将陈泽鹏。来到中前场,郑智依然与保利尼奥搭档后腰,是役于汉超得到机会出场,这让阿兰顶在中锋位置取代了郜林。 再看一下客队川崎前锋,由于球员停赛和伤病问题,本场比赛球队不得不做出了多处调整,边后卫车屋绅太郎出任中卫,此前出任边锋的登里享平回撤接替边后卫,井川佑辅和板仓滉获得机会首发登场搭档右路。川崎的阵型趋向于4321,球队大将中村宪刚、小林悠等均首发登场。 川崎坚持传控足球,恒大高压立竿见影
看过本场比赛的球迷或许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客队川崎前锋是一支技战术特点十分鲜明的球队。这支球队自比赛伊始便坚持传控作为根本,场上任何球员(包括门将)持球后的选择都是短传配合,全队对战术贯彻执行的一致性和坚定性确实令人感到惊讶。
正是这样的战术思路,所以川崎队在比赛中很少见到长传冲吊和个人突破,球总是在球员脚下倒来倒去,甚至长距离的传递都非常罕见。不得不说,这样风格的球队不仅在中超,乃至世界足坛都并不多见。
面对川崎这种风格,恒大经过了开局阶段的适应,随后开始发挥自己的特点。众所周知,自里皮时代开始,强有力的高位压迫和就地反抢就是恒大的主要战术,故而面对川崎前锋这种自后场便频频传递的球队,恒大有意识的前压了阵型,把防守力量带到了川崎的半场。
这种节奏下,恒大依靠极具优势的速度和拼抢,通过高位压迫防守彻底打乱了川崎前锋的节奏,特别是保利尼奥、郑智等球员,本身就极具就地压迫抢断的意识和能力,面对对手“自投罗网”的局面,自然不会给对方任何施展的空间。正是这种看上去极为“相克”的战术,让恒大在上半场一个时段内几乎将川崎前锋冲击的阵脚大乱。
不仅如此,川崎前锋这样的打法中推进速度非常有限,必须建立在对比赛节奏的掌控中才能彻底施展,但是恒大显然没有这般“慢性”,而是在高位压迫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比赛的节奏。
首先,在高位压迫中保利尼奥的前提充分提升了恒大的进攻威力。来到对方半场的保利尼奥总如猛虎出笼,不仅可以有效组织进攻,同时可以增加与两位巴西外援的互动与配合。可以说,在进攻中保利尼奥的增强作用非常明显,绝对是恒大的一个爆点。 其次,本场比赛于汉超的登场有效提升了恒大的边路速度,再加之邹正不俗的状态,这让恒大的左路进攻明显成为了一个重要选择。
再次,恒大的快速反击始终都是球队的杀手锏。相比较川崎前锋在反击中几乎打不出任何速度,恒大的反击可谓迅捷而直接,直接杀向对方的肋部。
于是,在这种局面下,恒大在上半场彻底掌控了比赛的节奏,而球队的进球也就随之到来。第25分钟,张琳芃后场一脚非常具有穿透性的斜长传找到了高拉特,面对来球高拉特直接横传,阿兰在禁区内接球后晃开防守低射近角入网,恒大通过三个人的两脚传递和四次触球便快速完成了进攻,进而打破了川崎前锋的大门!
不仅如此,在这粒进球后,恒大的积极与压迫持续带来足够的威慑力,在上半场几乎把川崎彻底打蒙了,以至于韩国国门郑成龙甚至直接开球时把球传到了阿兰脚下,只可惜阿兰没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总体来看,上半场的比赛显然属于广州恒大。他们不仅让川崎在不适中彻底被遏制,并且通过提速而不断形成威胁攻势。可惜的是,恒大的射手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扩大比分的机会,这让他们没有在上半场便杀死比赛……
川崎有效调整,恒大且战且退
恒大错过了太多的机会,这带来的结果便是比赛进程与最终结果就此遭遇了转折点。因为来到下半场后比赛风向大变,川崎前锋彻底接管了比赛,进攻主导率一度达到100%。看上去,川崎前锋在中场休息前后虽有球员的调整,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在于球队的战术思路发生了明显改变。
首先,川崎开始有意识的提速,球队不仅只是拘泥于短传渗透,而是明显提升了传递和攻防的速度。这样做或许增加了传球方面的失误,但是却有效提升了后场控球的拖泥带水,并增加了由守转攻的成功率,进而让恒大在防守端无法再如上半场那般彻底掌控比赛节奏。
复盘恒大:成功压迫与中场失控,只打了半场好球复盘恒大:成功压迫与中场失控,只打了半场好球
其次,川崎球员的个人发挥开始展现。相比较上半场更加突出整体性,下半场比赛中川崎的中前场球员开始更多的施展个人技术,并且控球和突破不断增多,这让恒大的防守开始出现紧张和犹豫。
再次,川崎在传递中明显增加了直塞和渗透。在中场持球后,川崎球员找到了恒大防线的两个空当,一是中后卫与边后卫之间的空当,而是边卫前压助攻或回收中路时在边路留下的空当。这种直塞球如刀子般直插恒大肋部,让恒大的防线暴露出层层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川崎前锋下半场突然逆转局势,与恒大自身的变化也有着必然的联系。来到下半场,斯科拉里在保守思路中有意识的回收恒大阵线加强防守,这让球队的高位压迫能力明显下降,进而让川崎前锋球员持球更加轻松、组织更加舒服,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川崎前锋渐渐找到了比赛的节奏与感觉。
在这样的局面中,恒大球员体能的下滑也是一个明显的体现。张琳芃在赛后便坦言“从我自身感觉确实有些累。”这样的体能状况导致恒大不可能再像上半场那般积极与主动,甚至球队的防守力度也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这无疑令对手的压力倍减。
复盘恒大:成功压迫与中场失控,只打了半场好球
面对不利的局面,斯科拉里做出了换人调整,但是最终并没有带来任何的新意与改变。特别是黄博文下场后登场的廖力生几乎出现在后防线,而张成林取代邹正后于汉超的位置也是明显回撤。在这种局面下,恒大中场拦截方面只剩下保利尼奥和老将郑智,面对日本球员的不断传递和小范围配合,恒大就此彻底失去了对中场的控制。
两队中场较量的格局,从最初的五五开,转变为下半场的三七甚至二八开,而无疑体现了恒大彻底失去了对中前场的控制。得中场者得天下,此时的保利尼奥和郑智疲于拦截和防守,让球队不仅前后场彻底脱节,甚至连像样的反击也无法打出来。因此比赛60分钟以后,恒大几乎没有一脚像样的射门。
复盘恒大:成功压迫与中场失控,只打了半场好球
有了恒大锁紧阵脚的积极“配合”,如鱼得水的川崎前锋彻底打出了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比赛第69分钟的一幕无疑是最佳体现。当时,川崎前场在断球后开始耐心的组织进攻,球员充分发挥脚下技术灵动、传控能力较强的特点,其中场上11名球员中有8名球员参与了连续的传递,在一分多钟的时间里连续传球23脚,而此时恒大球员拼尽全力也无法碰到皮球,最终川崎队由小林悠突然杀入禁区接球,在防守球员倒地铲抢前完成了射门,可惜皮球重重地打在了球门左侧立柱上。
客队渐入佳境,而恒大不得不彻底压缩防线保住胜局。可是,长时间的紧张防守,带来的是恒大整体后防球员的疲劳,再加之本就问题很大的体能问题,场上防守球员出错的几率自然大大提升了。所以,虽然于汉超最后时刻出现了罕见的“排球”式犯规,但此时于汉超的表现不过是恒大全体球员的一个缩影而已,不应由于汉超一个人背锅。
复盘恒大:成功压迫与中场失控,只打了半场好球
回顾整个下半场,在恒大体能逐步消耗殆尽、从对峙心态转向保守心态后,彻底拉开进攻序幕的川崎前锋已经进入了展示进攻技巧的时段,而他们技术能力上的优势在国内球员面前更是淋漓尽致的展现,“防不住”已经成为了恒大下半场的尴尬描述,若不是曾诚的数次精彩扑救,恒大其实早已被客队攻破城门。
结语:未能取胜,恒大不冤
最后时刻丢失点球,恒大距离胜利仅一步之遥。不过,如果乐观的以为恒大本场比赛未能全取三分只是运气使然,恐怕就是自欺欺人了。体能、轮换、战术、防守……恒大在本场比赛继续暴露着诸多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恒大目前的这些问题并不简单,也绝非可以轻易化解,而这需要斯科拉里在国际比赛日期间好好反思和调整,否则恒大与“四冠王”的美好目标恐怕只会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