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决赛结束了,但场外关于裁判的讨论却持续升温。尤其是梅方和张琳芃的两次飞铲,导致特谢拉和罗杰马丁内斯被铲翻却遭无视,一时间几乎将足协送上了舆论的断头台轮番鞭挞。睡前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除了指责足协的刚愎自用乃至动摇主义之外,当值主裁新加坡人符传辉要不要为这场跑偏的比赛负责?而我们,又该不该一顿口水向足协?
(新加坡人符传辉的执法赛后保守质疑) 于是,我们必须先解决内心深层的一处障碍,那就是裁判究竟是一场足球比赛的毁灭者,还是看客,又或是工程师?如果裁判成为一场比赛的主角,并用手中的口哨左右了足球比赛的进程及结局,让一场本该球员决定的比赛支离破碎,那么,裁判就是比赛的毁灭者。
(活久见!界外球也有越位)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去年中超绿城对阵石家庄的比赛中,一场不关乎争冠,也基本只是和保级沾边的比赛,本来算不上是什么焦点,但是偏偏因为主裁判一次“反党反人民”的判罚,而变得热闹起来。下半场绿城快发界外球,阿甘接球高速插上,此时边裁举旗示意阿甘越位,主裁判王津哨也响了,界外球也有越位?学到了Word哥!大多数球迷也许仅仅记住了王津下半场的实力抢戏,却忘了上半场他亲手策划的杰作,绿城外援斯皮拉诺维奇禁区内用胸部停球被处以极刑,王津用上下半场两次教科书式的判罚,险些亲手埋葬了绿城的保级大业,天黑请闭眼,吹哨全靠胆!
(土哨另类的“执法艺术”)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裁判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只想两头不受埋怨充当老好人,软绵绵冷冰冰地裁决,表面上是客观中立,实则是逃避责任。足球世界的平衡是相对的,裁判员的腿稍稍软一软,面部表情细小的松弛,一切都会被双方球员阅读到。举个不是十分恰当的例子,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就像是小学里一个班级的一天,面对着秉性不一,形势各样的学生,班主任的脸需要张弛有度,有的时候班主任多余的笑脸,将会带给学生们更多的解读,孩子们的心可能另起波澜,班级的气氛随之也会发生变化,能够把握尺度来权衡班级里的气氛,既有刚性的威慑,也怀有柔性的引导,无疑是一位出色班主任必备的素质。
(并不是每一个光头都叫科里纳) 足球世界的裁判也是如此,仅仅只是听之任之,得过且过,带来的只能是覆水难收,局面泛滥。表面上这并不会带来毁灭,实际上害人更深,竞技体育不进则退。而这一局面,我们缺乏警觉。早在上个世纪,鲁迅笔下的看客就有了具体的形态,如今后人们发明创新,给了其更深层次的定义。昨晚的比赛,新加坡主裁符传辉形象生动的演绎了“看客”这一角色,此人也许对中国赛场的比赛节奏还没摸透,新手教程上来就是一通坚决执行右倾消极主义。判罚尺度之松直叫我下意识紧了紧裤腰带,这位新加坡金哨可能常年偏居一隅,突然来到社会主义红旗插遍各个角落的中国,一时间难以完成“进城”的角色转换。对于比赛中的细节我实在没有耐心去整理,毕竟新加坡人昨夜奥体首秀实在是“罄竹难书”。
(千夫所指的“联赛裁判问题”) 本赛季的各项赛事随着昨夜恒大奥体捧杯而告一段落,回顾中国足球动静最大的一年,日趋繁荣的中超联赛有亮点也有瑕疵,作为足球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足协杯决赛裁判的闹剧仅仅只是中国足球怪现状的一大缩影。为什么在重要场次上不论是俱乐部还是舆论都盼望着洋哨来执法,归根结底本土裁判也和国家队层面一样被足协化了。
(翻车的一批黑哨) 嫩哨充斥中超这是既定事实,是任何人都无法扭曲修饰的。因为早在那一帮好好吹罚水平还不错的人在铁岭开始不一样的人生后,本土裁判的人才断层十分严重,很多裁判被强行推上舞台中央,可想而知一群在业务水平上乳臭未干的雏儿赤裸裸暴露在亿万公众的视野中,原形毕露是在所难免,还有那引发的余震波及面,都将给正处在疗伤的中国足球带来更大的伤害。
(陆俊作为中国本土裁判精英的代表人物极具争议) 陆俊等一批年富力强的精英骨干力量退出历史舞台,使得竞赛问题扩大化。一些水平不能胜任中超执法的裁判开始用自己或好或坏的业务水平影响着比赛。新加坡主裁符传辉的跑偏执法将中国足球的裁判问题无限放大,高层们或许认为掏出一个洋哨就可以息事宁人,但裁判问题留给中国足球的后遗症却积重难返,或许,这又是中国足球新立下的一张欠条,这笔债什么时候还,谁来还,怎么还,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
(马宁、傅明在国际赛场上“声名鹊起”) 说起裁判,现今中国足坛不可能规避掉一个人,2016中超联赛最佳裁判得主,年度爱国主义劳动模范,没错说的就是中国足球的铡刀马青天。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中,马宁携手同胞傅明将泰国队吹进深渊,新生代的国足苦主日子过的比中国队还惨,在B组难求一胜坐稳副班长。甚至于傅明在沙特与泰国比赛中做出一系列争议判罚后,泰国足协将傅明告上了FIFA,在国际足坛大出风头,土哨在国内也是没少折腾。
(联赛中的马宁以“严苛”闻名) 盘点马青天在中超那点事,恐怕一时间还真难以说清。上赛季鲁能和上港的榜首大战,马宁怒判四粒点球,算是作为自己开疆扩土的一纸投名状吧。深究四粒点球,除了武球王那个,基本没毛病。真正让马宁声名大噪的,是他诡异的判罚尺度,出牌狂魔一旦上身了,那就是各种红牌各种出。贵州上赛季输给申花的比赛中,桑托斯上场不久为球队打入一球,贵州茅台一度看到了拿分的希望,但仅仅一分钟后马宁就掏出一张红宝石卡送他下场。
(如何解决中国本土裁判问题迫在眉睫) 其实马宁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中国本土裁判,乱世用重典,矫枉需过正,马宁就像是中国足坛的红卫兵,喜欢秉持左倾冒进主义,高估自己掌控比赛的能力,刻意的彰显“强势形象”,甚至有“秀存在感”之嫌。有人呼吁中超需要100个马宁,我看如果涌现出100个马青天,那将会掀起一场彻彻底底的中国足坛的文化大革命罢。
(马宁作为中生代本土裁判代表屡次执法国际赛事) 事实上由于中国足坛的“反赌风暴”,江湖老前辈的纷纷落马,年富力强的也有心灰意冷,早早退出中国足坛这一块是非之地,从而导致中国足球裁判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局面。当年轻裁判迅速占领市场,就像是实习护士给病人打针练手,“嫩哨”需要实战锻炼,但中超这块蛋糕磅数只有这么大点,多一个人来分,平均到每个人手里就要少一些,何况中超作为备受国内社会舆论监督的联赛,星点的风吹草动必然会带来没有休止的舆论声讨。足协背不起这口锅,适时的引入“洋大人”稀释舆论火力,平息事端,自然更好。不过这也苦了土哨,洋人有时并不是来分的,简直就是来“抢”的,本土裁判的生存空间大受挤压。
(足协为求自保,搬出洋哨背锅) 像足协杯决赛迫于多方压力,启用新加坡裁判来做到息事宁人,其实这一有意识的“回避矛盾”—棘手的比赛,交给外籍裁判主吹,无论结果如何,参赛球队都不会闹腾得太厉害,足协自然乐得清净。其实深究起来,这简直就是足协又一次“掩耳盗铃”,撇清关系厉害,将中国本土裁判问题出卖给社会公众。好比像全社会坦白,关键时刻,自家裁判怕是靠不住的。连足协都对自家裁判缺乏足够的信任,不仅让为其卖命的土哨们心生寒意,也让各支球队对于裁判问题思想上变了质。
(裁判业务水平问题不解决,中国足球崛起仅仅是一句空话) 中国本土裁判业务水平问题不解决,中超联赛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联赛的平安不能靠“保”,特殊时期仅仅指望着外力过关,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过。对于裁判问题上,业务水平是一方面,裁判与外界的沟通机制也基本上是僵化的。本赛季中超联赛,足协希望单场比赛净打时间更长,但赛季完结来看,目标实现起来很难很难。除去主观因素球队自身的问题,裁判业务水平也是原罪之一。瞎吹、粗吹、嫩吹、盲吹……有效时间怎么长?所以被诟病已久的裁判问题再度将作为中国足球改革提上议程,也许只有裁判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联赛水平才会有根本性的上扬。
欢迎光临 天下足球网 (https://zuqiucct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