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足球网

标题: 深度解析:穆式曼联的困顿和变革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魔王    时间: 2016-10-13 21:34
标题: 深度解析:穆式曼联的困顿和变革

弗格森时代的曼联,是所有红魔球迷心里的甜,也是如今心头的痛。励精图治多年的弗格森告别红色王座之后,球迷们发现,无论莫耶斯还是范加尔,都再难重演曼联的“魔力”。当“梦剧场”老特拉福德成为了客队草莽英雄们扬名立万之所,当Manchester United的名字不再令人生畏……但豪门终究是豪门,当穆里尼奥驾临曼联后,没有人会怀疑“魔力鸟”能为曼联重新注入魔力。伊布、博格巴等威震天下的名将先后来投,看起来,红魔已经做好了重新冲击英伦王座的准备。

(图)穆里尼奥复兴曼联的路上困难重重

赛季开局的连胜遮挡了红魔的问题,两个赛场的三连败真正为穆里尼奥敲响了警钟。攻防两端的种种问题,成为了穆帅复兴曼联的绊脚石。那么,曼联究竟存在哪些致命的问题,而穆里尼奥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赛季初的主力阵容框架:穆里尼奥偏爱的4-2-3-1】

(图)曼联赛季初的主力阵容框架

在夏季转会市场上,穆里尼奥实行的是“精英策略”。伊布、博格巴、拜利均为来之能用的实力派,而且在位置均匀的分部在了前中后三条阵线上,直接提高三线实力的目的性不明而喻。

经历了备战期和前三场联赛,包括博格巴在内的所有新援悉数到位,穆里尼奥的主力阵容框架也基本浮出水面。

从国际米兰、皇马,再到重回切尔西,这一时期穆里尼奥都难掩对4-2-3-1阵型的偏爱。在这个阵型的基础上,穆里尼奥会重点打造一支攻守平衡的球队。在后防线上,作风硬朗的小将拜利和出球中卫布林德搭档,助攻力度较大的卢克-肖与瓦伦西亚担任左右边后卫,表明了穆里尼奥对边后卫大幅插上助攻的战术意图(参见切尔西时代的伊万诺维奇);在后腰位置,博格巴-费莱尼的组合则是经典的穆式后腰搭配:一名偏向组织型的后腰,与一名防守型后腰(参见阿隆索-赫迪拉,以及马蒂奇-法布雷加斯组合)。队长鲁尼回撤扮演攻击型中场,两名边锋穆里尼奥选择了擅长内切突破的马夏尔与组织能力突出的马塔(按照赛季引援的情况来看,原计划中马塔极有可能被伤愈后的姆希塔良取代,后者具备更强的突破能力和速度)。单中锋的位置,能力极其全面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毫无疑问的担纲主力。

但执教风格和前任主帅范加尔迥异的穆帅,在操作这只融入了三线新核的首发阵容比赛时,仍然和理想状态有着很大差距。即使在联赛中取得了三连胜,穆里尼奥的队伍依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统治力,曾经作为穆帅个人标签的简洁明快的防守反击,也没有在比赛中有所体现。个人能力的强大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老特拉福德的上空再次密布阴云。

【鲁尼对球的处理,以及曼联进攻的核心问题】

曾几何时,在C罗离开后,鲁尼一度是曼联颇为倚仗的锋线头牌。强悍的身体素质,出色的爆发能力掩盖了小技术的粗糙,他精准的射术更是让他一直维持着较为稳定的进球效率。但近年来,他在曼联锋线的低位不仅逐年下滑,位置也逐渐后撤,甚至一度担任球队的中前卫。

夏季大肆引援的曼联期待在新赛季大有作为,但增添了不少好帮手后,鲁尼的首发位置反而受到了严重威胁。状态下滑明显的鲁尼在不少球迷看来,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占据首发位置。那么鲁尼对于球队来说,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


(视频解析1)曼联进攻节奏的缓慢,和鲁尼处理球的问题

在首轮联赛对阵伯恩茅斯时,客场作战的曼联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球队的进攻却并不理想。

在阵地进攻中,中锋伊布经常回撤协助中场控球,保证埃雷拉回撤到后防线接应时中场不会陷入人手不足的困境。

当埃雷拉将进攻试着转移到右侧时,球队已经处于阵地进攻阶段,右后卫瓦伦西亚没有能提前判断局面,他本应尽早拉开宽度。后知后觉的他随后已经处于对手盯防的范围,加上右侧后腰费莱尼没有及时回撤接应,缺少选择的拜利不敢托大,只得回敲中路又将球权交给了埃雷拉,曼联在后场右侧的进攻展开受阻。

左中卫布林德打破了进攻迟迟无法向前推进的局面(进攻展开本不应该如此,伯恩茅斯的前场压力并不算大),他的直传球找到了空当处的鲁尼,鲁尼立刻完成了分边左路——穆里尼奥的球队非常注重边路推进。

马夏尔带球推进时,吸引了对手2名防守球员,为中路的鲁尼制造了空间。但接下来鲁尼对球的处理就值得商榷了。在身前有小片空当的情况下,最积极的触球方式应该正面面对对手球门,但鲁尼选择比较稳妥的背对对手球门的消极触球方式,延缓了进攻节奏;即使如此,他的第二次触球就应朝向防守重心偏弱的球场另一侧,转移对手的压力。结果目的性不明的他先扣球朝向左侧,再转回右侧时,过多的触球次数进一步延缓了进攻节奏,对手的两条防线已经全部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图)鲁尼在对阵伯恩茅斯时的传球统计

曼联的进攻组织表现并不出彩,马塔的首开纪录更是多亏对手帮忙。在对阵伯恩茅斯的比赛中,司职进攻型中场的鲁尼很少为球队制造进攻威胁(除了进球之外),他的所有传球没有1次能够找到禁区内的队友。这和他拖沓的处理球方式不无关系。


(视频解析2)鲁尼的消极触球

鲁尼在本赛季初的比赛虽然不乏有个别精彩的表现(如对伯恩茅斯时的进球),但在很多细节上的处理难以让人满意。

在对阵赫尔城的比赛中,他的这一问题暴露的格外明显。在中场接应队友传球时,相比起侧身接球和正面对手球门的接球,鲁尼总是选择背对对手球门(这样一来无法看到背后的防守球员),并且他的第一脚触球还比较僵硬,无法将球舒服的停在脚下,给了对手逼抢的机会。

而更糟的是,在对手的逼抢下,鲁尼迟疑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将球权给出,被对手抢断。好在队友赢回了球权,再次持球时,鲁尼也有过在快速出球给空当中的马塔的机会,但决断力太慢的他再次在对手的逼抢下丢掉了球权。


(视频解析3)处理球时间太长,不利于摆脱对手压力

还是在对阵赫尔城的比赛中,在前腰位置上的鲁尼主动回撤到空当处接应队友回传,在位置感方面鲁尼实际上是可圈可点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有球状态下的处理。

事实上,鲁尼的长传球精准度是其一大亮点,也屡次为曼联的进攻带来贡献。这一次鲁尼拿球后也开始观察另一侧的队友准备转移球,但犹豫再三的他超过了4次触球仍然没有交出球权,反而完成了一个目的性不明确的转身——让自己重新“投入”到了对手防守球员众多的一侧。在这一侧传球给博格巴后,后者不得不应对对手的高压,导致阵地进攻变得非常困难。

当然,曼联进攻节奏的缓慢并非鲁尼一人的过错。穆里尼奥招牌式的快速反击,在曼联本赛季初的比赛中几乎无处展现,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对边路宽度的利用不足,拉什福德、马塔的困惑】

在视频解析1中,我们已经初步看到了曼联进攻宽度的问题。进攻宽度,不仅对于阵地进攻中球队控制场面来说至关重要,对于穆里尼奥追求的通过边路的快速反击来说亦然。在中路缺乏绝对速度(年过三十的伊布拉希莫维奇、鲁尼都不擅长反击速度)的情况下,边路的推进速度正是球队反击的关键。也正因为如此,在边后卫的选择上,穆里尼奥才会偏爱助攻能力、速度、机动性更胜一筹的瓦伦西亚而不是达米安。


(视频解析4)曼联进攻没有利用右路的宽度

但在赛季初曼联两个边路中,右路的进攻疲软格外严重。

球队显然还没有能适应穆里尼奥的反击节奏,用视频解析4中和南安普顿的比赛片段为例,当马夏尔拿到球权后,曼联瞬间进入由守转攻阶段,此时伊布回撤接球后转身,身前为开阔地带,适合持球推进。但后场的瓦伦西亚仍然处于慢跑状态,他没有意识到应该快速拉开进攻宽度并且从边路插上。

推进到前场时,左路遭受了对手的封锁,右路却没有球员可以支援伊布——除了瓦伦西亚之外,马塔更喜欢在中路活动,无法出球的伊布被对手回追的中场限制了速度,曼联的反击得到了延缓,从而转变为阵地进攻。

有意思的是,曼联随后再次赢下了球权,再度形成了快速反击的由守转攻局面。这一次,“扯后腿的”变成了双后腰与左路球员。

卢克-肖断球并盘带前进时,博格巴和费莱尼都没有做出任何举动——例如前插、拉开或回撤保护,处于观望状态,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即使是卢克-肖左路的搭档马夏尔,法国金童在左路应该做的是通过跑动快速挤压对手防线,或者拉开接应,但这名曼联上赛季的关键角色同样不知所措。

当球横传中路交给鲁尼后,最终这次进攻终结在了不擅一脚出球,错过最佳直塞机会的曼联队长身上。曼联的进攻,此时看起来仍像是一盘散沙。

(图)对阵南安普顿一役,卢克-肖和瓦伦西亚的接球热区对比

当右边锋马塔更倾向于在内侧活动时,右路的进攻宽度基本上完全交给了右后卫瓦伦西亚。然而在赛季初的比赛里瓦伦西亚对自己的进攻职责并不明确,插上时机把握也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曼联队的右路进攻陷入“瘫痪”状态(因为马塔也不会在这一侧接球)。对比在主场战胜南安普顿的比赛中他和卢克-肖的接球热区可以发现,瓦伦西亚的接球区域更多靠近中后场,而卢克-肖的助攻幅度则更大一些。从实战层面来说,曼联的左路也明显比右路活跃。


(视频解析5)拉什福德粘球错过进攻时机

在和沃特福德的比赛中,穆里尼奥启用了拉什福德、马夏尔担任曼联的左右双翼,这两位中锋出身,都擅长盘带、速度和内切射门的小将,却并没有能为曼联改善进攻。

以视频解析5为例,在本方赢下球权后,进攻空间意识出色的博格巴在对手的中场线和后卫线之间寻觅到了接球的机会,曼联随即迎来了反击的机会,博格巴在快速分边给左路后,选择不和队友同步进入禁区,而在禁区外围拉出进攻纵深,接下来的工作都交给了小将拉什福德。

在拉什福德持球后,中锋伊布拉希莫维奇和右边锋马夏尔都已经进入了对手禁区,而且伊布的跑位非常聪明,他朝着后门柱做斜线跑动,扯开了跟防他的中后卫,马夏尔做交叉跑动包抄中路空间,此时已经形成了比较有利的传中形势,但是拉什福德也陷入了进攻意图不明确的问题,盘带太久的他被对手封住了角度,最终也丢掉了球权。

(图)曼联进攻方式依赖传中

擅长通过边路进攻的穆式曼联,却迟迟没有找到丰富的边路进攻方式。频繁的传中和长传进攻已经变得易于预测,单靠伊布拉希莫维奇一个支点,已经难以给对手带来更多威胁。客战沃特福德惨遭完败一役的赛后统计显示,曼联总共完成了31次传中,这个数字是对手一倍多(13次),但是却并没有为曼联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

(图)曼联进攻中缺乏纵深和宽度

很多时候,盲目的选择传中并非刻意,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当进攻推进到进攻三区时,缺乏出球点的时候只能选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例如在对阵赫尔城的比赛中,曾经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在中路持球的卢克-肖斜线传中之前,曼联在中路纵深地带(区域1)无人接应,马夏尔、马塔、瓦伦西亚等边路球员也没有在边路策应(区域2),不得已,卢克-肖只能在角度较小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威胁不大的传中。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赫尔城的防线处于非常完整的状态,所有对方的无球球员也都处于他们的视野范围内,以及防守扇区内,一旦任何一名无球球员得到球权,赫尔城的防守球员都能在第一时间对其形成防守压力。这才是曼联进攻不利的根本原因——给对手带来的考验太少。这样的传中进攻,对于防守组织和空中争夺能力不差的英超球队来说无法形成太多威胁。

【攻防转换不畅,博格巴和费莱尼的覆盖度问题】

对于球迷来说,心头最大的忧虑仍然是关于后腰,这是红魔多年来“老大难”的心头大患。

对于今夏打破足坛转会费记录,从尤文图斯回归故主的博格巴,曼联球迷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博格巴已经在联赛、欧冠甚至国家队层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年纪轻轻便威震天下的他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另一方面,开赛至今博格巴并没有拿出和“一亿欧元”能够完全对等的极具统治力的表现,当然直接点说,就是法国中场还没有交出足够多可以改变比赛进程的进球、助攻答卷。

同时,本赛季博格巴身边的搭档,变成了“名正言顺”担任首发后腰的费莱尼。在莫耶斯、范加尔执教时期浮浮沉沉的比利时中场,曾被当做“万金油”,甚至一度被当做比赛最后时刻在对手禁区内争夺头球第一落点的“桥头堡”……如今,防守凶悍的他被穆里尼奥视作新的“马蒂奇”,放在博格巴身边保护这位中场一哥插上后的身后空间。同时在极其强调争夺第一落点的穆帅体系中,博格巴和费莱尼在中场享有绝对的制空权,可以增加在中场直接进入由守转攻阶段的机会。


(视频解析6)费莱尼的定位,以及博格巴在进攻中的意识和作用

在进攻中,这样的配置和安排确实发挥过一些作用。如视频解析6,在对阵南安普顿的比赛中,在对手左后卫长传被干扰后,费莱尼首先观察了身后的对手,然后看到了搭档博格巴的位置后,直接头球点给了后者。擅长不停球简单出球,是费莱尼的优点。

而博格巴的表现其实是可圈可点的。接球后面对对手2人逼抢,他瞄准了2人身后的空间,通过3次触球,2次快速变向立刻通过了压力区进入了中场和防线之间的空间——对空间的洞察力是博格巴非常出色的进攻意识之一。

接下来博格巴的表现展现了他的大局观,在面对3名无球队友(左路的马夏尔,中路的鲁尼以及活动到右路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时,他快速做出了判断并将球分给了伊布:这并不全是因为伊布个人能力强,而是因为他的位置更好。马夏尔尚未进入最有利的进攻位置(正面面对球门,在射程范围内),鲁尼虽然在中路,处于射程内,但他暴露在对手视野范围内,遭受了盯防;只有伊布,不仅可以直面球门,他的位置处在最后一名防守球员背后,没有球员在盯防伊布,因此快速思考后博格巴立刻做出了决断。

伊布的决断同样出色,此时马夏尔处于对手视野的盲区,伊布的挑传精准的找到了法国前锋。

(图)博格巴非常擅长1对1突破

和纯粹的出球后腰不同,博格巴还非常擅长单兵作战。在面对对手压迫的情况下,他强大的人球结合能力能让他在小范围内完成1对1突破,并快速通过对手的压力带,进入对手留下的空间。这对于致力于打造反击型球队的穆里尼奥来说非常重要。

在英超联赛的处子秀中,博格巴尝试了惊人的14次1对1突破,几乎占据了球队半数(全队共尝试29次),其中他成功了9次。而即使是在主场不敌曼城这样的强敌的比赛中,博格巴依然尝试了6次过人,成功次数高达5次,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记录。

(图)空中争夺是费莱尼的“看家本领”

费莱尼和博格巴的空中优势非常适合穆里尼奥争夺第一落点的战术。伊布、博格巴、费莱尼、拜利几乎让曼联的空中争夺“无死角”。尤其是费莱尼,在对阵赫尔城的比赛中空中争顶5次全部成功,100%的成功率让人乍舌。在本赛季至今的所有比赛里,曼联的场均空中争夺成功率都超过了60%。


(视频解析7)攻防转换中双后腰的脱节

博格巴+费莱尼的组合,看似合情合理,但当真正的考验来临时,问题才暴露的无比彻底。

在面对攻防节奏都非常快速的同城死敌曼城时,曼联的中场无论攻防两端都显得跟不上节奏。

在后场需要出球时,费莱尼和博格巴的共同缺点——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纪律性的问题开始暴露,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人立即回撤接应后场,导致和中后卫之间距离拉大,后场出球线路被伊希纳乔和德布劳内切断。

等到对手防守球员位置前提时,博格巴此时回撤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接应时机,身处曼城球员形成的防守三角区之中,在狭窄的空间中很难接球。

这次进攻遭遇对手抢断流产后,曼联的场上局面立刻进入由攻转守的状态,此时双后腰博格巴和费莱尼再次目的不明——二人最好的选择是,第一防守球员(博格巴)立刻上前延缓持球手,减缓对手推进速度,避免空间;而另一名防守型中场则应快速回撤,保护防线身前的区域,保证中后场之间不会给对手留下进攻腹地。

可事实上,二人几乎什么都没做,在原地等待对手进攻。二人防守的不作为直接导致后防线和中场线之间出现真空,对手有多达3名无球进攻球员处于这一区域,曼城有太多可以选择的出球点。

伊希纳乔随后和持球的诺利托完成交叉跑动,带走了中后卫布林德,为斯特林制造了空间。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曼联的中场也仅有费莱尼1人参与了回防,在面对多名进攻球员牵制的情况下,曼联后防线疲于奔命。


(视频解析8)防守重心切换意识薄弱,导致后腰防守职责不明

在阵地防守状态下的中场表现比攻防转换更为糟糕,这和全队的防守思路不统一颇有关系。

这种情况主要在对手转移进攻方向的时候体现的最为明显。可以看到,当对手尝试在右侧进行渗透时,曼联防守阵型保持的不错,4中场和2名前场球员(鲁尼、伊布拉希莫维奇)之间保持着联动,曼城在这一侧无法进行渗透。但是当曼城球员回传后场的出球点,门将布拉沃后,显而易见对手即将通过布拉沃转移到左侧进攻,此时曼联应该进行防守重心的逐步转换,也就是说,对下一个曼城的接球点缩短防守距离(即使不选择高位逼抢)。

但曼联右边锋姆希塔良没有这样做,导致奥塔门迪在接球后有大片空间可以利用,防守出现了轻度失衡,这种失衡直接导致的,就是右侧后腰费莱尼位置的尴尬。

曼城将前腰德布劳内部署在肋部地区,位于右后卫瓦伦西亚、右中卫拜利和右侧后腰费莱尼形成的三角地带之中:瓦伦西亚被对手左边锋牵制,拜利则需要保护布林德身后(布林德正在盯防中锋伊希纳乔),费莱尼则不敢退守太深导致中路空虚。盯人职责的不明确,加上中前场缺少对对手持球人的干扰,让曼联防线上的漏洞处于被对手精准打击的局面。

(图)数据无法反映费莱尼的纪律性问题

费莱尼对于穆里尼奥以及他的前任们,都是一个十足的“鸡肋”。事实上,比利时人作为防守型中场,具备非常强悍的身体对抗以及正面抢截能力,更别提他炉火纯青的头球争顶能力了。在对阵曼城时,局面不利的情况下费莱尼都尝试了6次抢断,虽然只成功了2次,至少对对手的持球人进行了干扰。但数据永远只能作为参考仅此而已。单薄的数据所无法真实表现和记录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费莱尼在攻防两端的纪律性,都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和鉴别。


(视频解析9)逼抢步调不一,防守重心失衡

在对阵曼城的比赛中,德布劳内射门中柱,队友捡漏破门被不少球迷称之为“运气球”,真的只是运气吗?

在这个进球之前,我们可以看一看曼联全队是如何比赛的。先丢一球的曼联不得已选择了更主动积极的方式,为了尽快赢回球权,他们尝试进行高位逼抢。但是当鲁尼和伊布在左路和中路进行逼抢时,右侧的姆希塔良距离对手的下一个传球对象距离太远,没有和队友整体移动,导致逼抢步调不一,对手很轻易的通过转移球权打穿了曼联的压力网。同时后场的瓦伦西亚等后卫群没有前提后防线,利用边路宽度的曼城迅速在边路形成了2v1的人数优势。

在中路,费莱尼的防守距离保持太远,无法干扰对手的持球和出球(单兵防守纪律性问题)。奥塔门迪尝试转移球之前,获得了太多的空间和时间(姆希塔良没有对他干扰)。在球场的另一侧,左路球员林加德完全把自己部署在鲁尼所在的中路,丢掉了左路的防守平衡,当萨尼亚接球后他也无法第一时间上抢。

渗透进攻失败,德布劳内再度拿到球权,此时必须指出的是,费莱尼和博格巴都只是在观望队友的防守,没有做出协防保护防线的举措,这才有了德布劳内扣球转身完成射门——博格巴追悔莫及。

【首发阵容的调控:中场格局大变】

(图)曼联队长鲁尼成为穆帅变革的“牺牲者”

也许像瓜迪奥拉一样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新的战术潮流并非穆里尼奥的绝活,但不断调整状态,自我纠错,却是穆帅一直能位于名帅之列的不二法则。

各项赛事的三连败后,面对问题重重的球队,穆里尼奥痛下杀手,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变革。鲁尼、费莱尼、卢克-肖等在赛季初一度被重用的主力球员被悉数放上了替补席,原计划中的主力阵容,尤其是中场线,经历了剧烈的震动。

在后防线上,原本的主力中后卫斯莫林回归首发与拜利搭档,布林德顶替了状态不佳的卢克-肖。在后腰位置上,和博格巴无法在攻防两端形成互补的费莱尼被拿下,更加全能、勤勉,传控能力也更为出色的埃雷拉成为了法国中场的新搭档。在前腰位置上,善于在中路活跃的马塔直接挤掉了拖慢进攻节奏的队长鲁尼,两翼则交给了更加积极,且具备速度和冲击力的拉什福德与林加德。

(图)曼联攻防两个阶段的调整

除了对球队的常规首发阵容进行调整,在攻防阶段的细节上,穆里尼奥同样大做文章。

在进攻阶段,瓦伦西亚和布林德在进攻端的职责明确化:瓦伦西亚负责位置前提,保持球队进攻中的右路的宽度(左路宽度更多时候交予左边前卫负责),而布林德的位置则相对靠后,和双中卫斯莫林、拜利保持位置,谨防对手反击的同时,在中后场布林德的长传和视野有更多机会表现;埃雷拉在后场出球时会负责回撤连接后卫线与中场,而博格巴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前插助攻,他通常的助攻区域是中场三区到对方大禁区外围;马塔是中路进攻提速的关键,出球速率更快,同时拥有不俗的盘带能力的西班牙前腰可以让反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他的直传能力可以更多的在进攻端传出威胁球;两侧的拉什福德和林加德则更多的会靠向中路(拉什福德在需要宽度时会拉开),在局部制造人数优势,寻求快速短传配合;伊布的职责没有太大变化,频繁往返于对方禁区和中场三区,协助进攻组织,在适当的时候反越位后插上。

在防守阶段,穆里尼奥明显加强了球队的防守强度。和强调快速夺回球权的瓜迪奥拉,重视高位逼抢的克洛普、波切蒂诺不同,穆里尼奥会采取更加稳妥的防守方式,但是他所需要的是让对手的进攻得到延缓,并且加大对手犯错的机会。一旦丢掉球权,前场的伊布、拉什福德与林加德(尤其是后者)会持续对对手持球人进行骚扰,压缩对手的进攻空间;在中场,马塔会及时回防,埃雷拉具备大范围扫荡、逼抢的能力,确保防线身前的安全;在延缓对手的同时,助攻插上的两侧边后卫得以回到自己的位置,确保防线的完整,曼联则会进入阵地防守模式,等待对手犯错后出现的反击机会。

整体来说,穆帅“新阵”中弃用的鲁尼、费莱尼以及状态还未恢复到最佳的姆希塔良等人,都拥有一个共性——机动性差,无法在进攻或防守中提供穆里尼奥所需要的覆盖度。在实战层面,曼联的近期比赛也确实有所提升。接下来笔者将会逐条分析,穆帅的变革在实战中体现在哪里。

【变革一:第三进攻球员的快速前插和长传运用】


(视频解析10)锋线的前插与第三人跑动

在对阵莱斯特城的比赛中,做出了调整的曼联在进攻端的表现立竿见影。虽然4个进球有3个来自定位球,但实际上曼联创造出了很多不错的机会,而且能够明显看到穆里尼奥训练的成果。

以视频解析10为例,在无球状态下林加德持续尝试对对手的逼抢(其余队友还没有形成协防的意识),埃雷拉观察到了上抢的时机(对手的传球缺乏力度),迅速上抢拿下了球权,此时触发了防守反击的时机,伊布没有接应第一进攻球员,而是快速前插跑动;埃雷拉林加德做了短传配合后,直接用长传球攻击莱斯特城还未恢复的防守阵型身后,找前插的第三进攻球员伊布拉希莫维奇——后者的前插快速拉开了进攻纵深,这正是快速反击的要领所在。

另外,在另一侧的接应球员拉什福德也几乎和伊布同时启动,他的快速插上支援了伊布,当伊布吸引了对手防守力量时候(面对反击的防守球员往往会把注意力都放在持球人身上),拉什福德会成为空当中的无人盯防的攻击手。否则这次反击也是很难形成威胁的。

只不过拉什福德接到球权后调整时间过多导致失去了射门角度,想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穆里尼奥还会加强射门训练。

在穆里尼奥执教生涯中,在皇马、国际米兰、切尔西等球队都能看到他这种进攻战术的影子,中路的纵深突破可以让穆帅的球队最快的威胁到对手的球门,曾经在皇马屡屡发挥的所谓“7秒反击”便是这种打法的代表作。

(图)埃雷拉长传精准度很高

在反击中,由于博格巴插上幅度较大,新打法里,中后场的出球曼联会格外倚仗埃雷拉。西班牙中场有着不俗的长传能力,他在对阵莱斯特城的比赛中仅有1次长传失误,其余传球都准确找到了队友。并非只是他的脚法精准,更重要的是,埃雷拉有着更快的出球速率,他会快速判断场上局势,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思考,这对于曼联进攻速度的提升非常重要。

【变革二:活用边路宽度与深度,快速一脚出球和局部人数优势】


(视频解析11)对阵赫尔城时鲁尼对边路的运用

在赛季初期曼联阵地进攻屡屡陷入泥潭,有不少原因和边路宽度没有充分利用有关。在对阵赫尔城的比赛中,曼联和对手僵持了几乎整场比赛,拉什福德的绝杀,让人们几乎忘记那场比赛曼联的表现其实难称出色。

而绝杀球的制造,正是来自在最后时刻进入边路活动的鲁尼。鲁尼的接球位置兼顾了纵深和宽度,对手难以在第一时间对其持球进行干扰。

鲁尼的拿球随即吸引了对手的右后卫,而右中卫没有协防补位,导致右后卫身后出现空当——看似坚固的赫尔城防线瞬间出现了漏洞。突破成功后的鲁尼吸引了多名防守球员的注意力,在中路的拉什福德获得了自由空间,接应鲁尼传球后完成绝杀。由此可见,在阵地进攻中对宽度的运用对曼联来说甚至有决定性作用。


(视频解析12)曼联对边路宽度的运用

在近期的比赛中,曼联全队的进攻职责更加明晰。如视频解析12中阵地进攻的曼联,让博格巴大胆插上,中路的衔接组织交给了回撤的伊布,瑞典人迅速将球敲到另一侧,转移进攻方向。埃雷拉回撤接应,负责右路的后场出球,而右后卫瓦伦西亚则占据了边路的进攻宽度——他的存在始终让对手的边路防守球员不敢和他拉开太大的距离,由此适度拉开了对手的防守阵型。

随着马塔、伊布拉希莫维奇靠近右路,曼联在右路小范围内的攻击手多达5人,让对手很难进行1v1的对位盯防,在小范围内曼联进行快速一脚传递,扰乱对手的防守站位。

同时因为彼此之间距离较近,一旦丢掉球权便可立刻进行就地反抢,赢回球权。和之前的比赛不同,伊布不再简单的作为边路进攻时待在对手禁区内的抢点中锋,而是在禁区外担任进攻支点,吸引对手中卫。

一旦对手中卫离开自己位置,留下的身后空间就会被前插的曼联球员利用。在右路持续的牵扯中,对手的防线之间空间进一步拉大,一直在中路埋伏的博格巴就获得了机会——当然,这一切快速进攻的前提,就是曼联需要精准的一脚出球,因此球感相对较差的鲁尼被穆帅拿下,也就不意外了。


(视频解析13)博格巴和伊布在进攻端的作用

穆帅在战术上做出调整后,博格巴在进攻中有了更自由的权限,越发丰富的进攻手段也让伊布拉希莫维奇更加活跃。

以在对阵莱斯特城中的这次进攻为例,对方门将齐勒开出门球后,拜利、博格巴或回撤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是争夺第一落点的重要人选,伊布和博格巴之间的位置也保持的较为合适,方便彼此呼应第二落点。

博格巴拿到球权后快速分边,左侧的进攻宽度由布林德掌握,左边锋拉什福德内收到了肋部区域。

拉什福德接球后直接一脚回做给空当中的博格巴,莱斯特城的防守球员无法在第一时间上前干扰,在对手的注意力被博格巴吸引后,伊布立刻选择了前插,博格巴用非常擅长的挑传身后为伊布制造了进球机会。

(图)对阵斯托克城一役博格巴非常有创造力

尽管最终没有能在主场赢下斯托克城,但曼联在那场比赛中的进攻手段是非常丰富的,相比起此前几场比赛显得更加快速、直接,富有创造力。博格巴也打出了加盟后最有创造力的一场比赛,他一共在禁区外围创造了4次得分机会(由此可见他在进攻中位置的前提),是自他加盟以来单场比赛的新高。

【变革三:丰富边路进攻手段,外围空间利用代替盲目传中】


(视频解析14)曼联丰富禁区外围的纵深支援

在赛季初的比赛中,曼联曾因缺乏进攻思路,一度只能依靠漫无目的的传中来寻求破门机会,这样的表现在近期的比赛中的得到了改善。

以视频解析14为例,博格巴赢下第一落点后,曼联立刻进入了由守转攻的快速反击阶段。马塔在中路不假思索直接转移边路后快速插上。

曼联进攻球员在中路的配合仍然强调快速一脚出球,这样即使是在防守密集的区域对手也很难在某一名球员身上集中防守压力。

在这次进攻中,负责进攻宽度的是左路的拉什福德和右路的瓦伦西亚。瓦伦西亚在边路持球时这次变得更有耐心和更有思路:首先,自己身前有防守球员干扰,传中准度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在禁区内对手的防守球员较多,队友很难占到便宜。快速做决断后,瓦伦西亚放弃了传中,开始向里侧盘带。

此时,就必须要提一下博格巴的位置。他并不急于进入禁区,而是在伊布等队友们进入禁区为他吸引了防守球员后,自己留在禁区外围寻找空当,于是瓦伦西亚横敲给了在外围接应的博格巴——这是曼联边路进攻的变数。曼联的接应球员也更为立体,布林德、拉什福德都保证了接应的纵深,而伊布的跑位再次利用了对手被博格巴吸引,注意力分散的漏洞。

【变革四:中场重组提升机动力,改善由攻转守时的防守强度】


(视频解析15)曼联由攻转守阶段的进步

同时,在防守阶段曼联的调整同样可圈可点。以对阵莱斯特城的比赛片段为例,曼联在左侧快速短传配合制造空间后,博格巴尝试用长传身后球联系斜线跑动的第三进攻球员,却被对手拦截了传球,比赛旋即进入攻防转换阶段。

拖后在中场保护的埃雷拉立即上抢对手接应球员,让对手无法转身(这一步骤非常关键),逼迫对手回传,并持续逼抢持球球员。对手再次回传后,成为第一防守球员的马塔立刻压上逼抢对手的中后卫,防止对手有长传攻击身后的空间,所有球员作为一个整体逼抢,挤压对手的空间,达到了延缓反击的目的(防线球员趁这个时间归位)。在对手出现传球失误时,瓦伦西亚、拜利等球员会不遗余力的上抢破坏。

(图)埃雷拉完成6次拦截

在防守端,埃雷拉展示了出色的机动力和覆盖范围,同时西班牙中场善于提前预判球路,能够帮助曼联及时延缓对手的反击速度。在对阵莱斯特城的比赛中,他还完成了6次拦截,这个数据在曼联队内部仅次于中后卫拜利,对于维持球队的攻守平衡,埃雷拉非常重要。

【悬而未决:博格巴的防守隐患】


(视频解析16)博格巴在防守端缺乏协防意识

目前来说,曼联最大的隐患,依然在博格巴身上。才华横溢的法国中场在防守端依然缺乏位置感,并且队友埃雷拉不可能承担全部的防守工作。

以斯托克城的这次进攻为例,对手在边路进攻时,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博格巴-埃雷拉这对曼联后腰的初始位置。当防线被对手持球手牵制而出现空间时,埃雷拉的补位工作做的很出色,他贴身紧逼对手的中锋博尼,没有任何问题;但博格巴的应对方式就值得商榷了,在对手持球人在边路受到了至少2名队友的包夹后,博格巴已经不需要待在边路了,他所需要做的是移动到中路保护自己队友埃雷拉的身后,也就是大禁区外侧。结果外围空虚的曼联险些被一个简单的倒三角配合洞穿了球门,倘若出现失球,博格巴将难辞其咎。

(图)在尤文图斯和曼联不同的中场配置下,博格巴需要适应新球队

那么,为什么博格巴会屡屡出现这样的问题?

不容忽略的是,无论此前在尤文图斯还是法国国家队,斑马军团主帅阿莱格里(经常使用3-5-2阵型)和国家队主帅德尚(偏好4-3-3阵型),两位主帅在中场中路都更习惯使用3中场的配置,而博格巴通常占据靠近左侧的中前卫位置,得到更多的进攻自由,同时在协防补位时因为有足够多的协防队友,协防的压力相对较小。

在曼联,穆里尼奥偏爱4-2-3-1阵型,在后腰位置上仅有2名球员,因此一旦博格巴疏忽防守位置,曼联仅有埃雷拉(或此前的费莱尼)一人保护防线前沿,对手也屡屡就此大做文章。

目前来说,穆里尼奥暂时还没有拿出比较好的对策,曼联主帅可能尝试的是在防守训练中加强博格巴的补位意识,或者会给前腰马塔添加更多的回防任务。红魔曼联,仍然需要时间。







欢迎光临 天下足球网 (https://zuqiucct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