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杂谈
一.数据统计到底有没有用?
我的答案是,看你的数据样本有多大,如果数据样本太小的话,数据几乎没有意义,没有用;而数据样本足够大,就很能说明问题。我先来讲个案例:某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为其专卖店的每件衣服上都安放了一个计数器,只要这件衣服被顾客拿进了试衣间试穿一次,计数器便计一次。经过一段试验之后,该公司后台发现有一款外套被试穿的次数最多,但销量却十分惨淡,可正常来讲,试穿次数与销量应该成正比。后来该公司便根据此项数据,改进了此款外套的严重设计漏洞。
而足球领域,我认为数据统计将会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我的中超数据统计当中,我记录了“被过次数”这样一项数据,我查了opta、whoscore、创冰、搜达等数据公司的数据,都没有发现有关这项数据的统计。我通过中超几十场的统计,我发现~至少在我统计的这些场次当中~“被过次数”最多的球员居然是郑智,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与郑智对位的都是中超各家俱乐部技术最好的球员,郑智出场次数多,自然被过的次数也多。二是郑智的跑动肯定是最积极的,哪里有危险哪里有漏洞就积极的去补位,经常踢球的朋友可能也有体会,全力跑去补防的时候是最容易被过的。三是随着年龄的增大,郑智的转身、反应肯定变慢,更容易被过,我想假如有郑智年轻时候的防守数据,就更能说明问题。
二.数据统计有没有可能由电脑来完成?
我的答案是,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不能。因为人脑和电脑完全是两种运算模式,在人工智能开发的领域,我觉得我们人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想象一下这两个问题:
1.如果把2开平方,精确到的小数后13位是多少?
我想正常的人脑没有人能算出来,而一般的计算机可能一秒钟就能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