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布评论文章表示中国足球普遍存在教练员数量和质量的短缺,这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瓶颈。文章认为,培养本土教练刻不容缓。
评论写道:当下,16家中超俱乐部只有两家选择本土主帅,合力撑持着中国教练员仅存的“地盘”。十几年前,职业联赛中的外籍主帅数量第一次超过本土教练,引起舆论一阵惊呼。此后,重视培养本土教练的呼吁始终存在,却在“有钱就任性”的潮流中越来越势弱。
文章表示:从基层到职业俱乐部,中国足球普遍存在教练员数量和质量的短缺,这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瓶颈。同时,投资回报与球队成绩往往被等同起来,心理上、面子上都对外籍教练有所依赖,笃信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哪里还把本土教练当回事!
《人民日报》认为:现实中,中国教练多为临时“救火”,稍稳定一点的都是在财力和名次偏后的俱乐部队伍中,为保级而战。与高水平外教相比,本土教练能力确有不及,但也不应当连信任和尊重都很难得到。
文章最后写道:足球改革之初,中国足协请来德国人施拉普纳出任中国队主教练,希望帮中国队提高成绩,帮中国教练提高水平。25年过去了,两项托付仍是今后一个时期聘请外教的主要目的。欲达目的,不能靠一波又一波地抬高价码,而应将自身观念由急功近利转向久久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