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赛首轮与狐狸城上演4-3的进球大战,到第二轮0-1憾负斯托克城,再到本轮0-4惨败红军利物浦,阿森纳用仅仅三轮联赛的时间向世人展现了“要走下坡路,那还是直上直下来的刺激。”
进攻多样化,华丽与实用兼得 面对强队勇于打对攻,克洛普率领的红军素来有着“劫富济贫”的称号,而本场面对枪手,红军全方位展示了自己进攻的多样化。
阵地战时戈麦斯和莫雷诺前提,在边路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埃姆雷 詹和亨德森在中路完成组织和串联的工作,通过来回的牵扯跑动撕开枪手的防线。一旦进攻未果,对手反击时,立即进行一轮逼抢,但红军的逼抢区别于其他的高位逼抢,红军只在枪手反击阵型展开时或中后场持球人注意力不集中时进行逼抢,而枪手的三中卫阵型反击时多依靠两个边路完成中场的推进,红军就是找准了中后卫将球分到边路贝莱林这一下,多次形成了“反反击”。而枪手的第一个丢球,也恰恰是在反击中将球分给贝莱林这一侧时,被利物浦反断后传中破门的。 在反击时,贝莱林和张伯伦两个边翼卫身后的空当是红军反击的主要目标,恰好,阵中又有自带飞翼属性的马内和萨拉赫,且维纳尔杜姆还时不时的展现一下个人突破能力,外加对方的霍尔丁极不稳定的发挥,使得红军的反击打得有声有色。
(全场进攻比例图,左利物浦)
从两张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利物浦的进攻大部分集中在边路,且马内和萨拉赫两人的发挥十分抢眼。
中场硬度不够,后防空当太大 上赛季末,经常会看到枪迷们在场边高举“是时候做出改变了”的牌子,本赛季,温格排出了3-4-3的阵型,并且三场比赛就排出了三种不同的中卫组合,贝莱林和张伯伦两个边翼卫也是调过来换过去。温格确实向人们证明了他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这样的变化真的适合枪手么?
三中卫阵型的缺点是两个边翼卫在压上进攻后身后的空当非常大,而马内和萨拉赫又是冲击力非常强的选手,克洛普就是抓准了这一点,非常坚决的打这两个点。贝莱林本场在左路明显有诸多不适应,从几次停球失误,以及对手的反抢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中场方面,扎卡和拉姆塞两人被红军几脚传球调度以后明显感觉人手不够,厄齐尔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很少参与防守这种脏活累活,以至于本场几近隐形。桑切斯作为队内大腿,一开始喂饼黑贝但黑贝并不吃饼后,也渐渐隐身。于是乎阿森纳的中场便为我们奉上了各项数据以0为主的统计表。 进攻方面,272和374双双哑火,贝莱林和张伯伦在边路的传中面对早已回撤到位红军防线也只有被解围的份。维尔贝克几次接队友传球后的表现无一不体现着脚下活“糙”这一事实。
全场8次射门无一命中门框,这样的数据应该是对本场阿森纳进攻端最真实的体现。好在新赛季刚刚开始,转会窗口还没有关闭,或许这一场比赛能够令枪手果断的选择做出一些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