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第11轮的最后一场比赛,山东鲁能泰山在主场3-2险胜河南建业。比赛的过程跌宕起伏,巴索戈展现了自己超强的个人能力。不过这一次,塔尔德利却用更闪亮的光芒压过了非洲杯MVP——梅开二度,独造三球。自打带着巴西国家队9号的战袍加盟中超,塔尔德利一直在“水塔”与“塔神”之间徘徊,甚至上个赛季在西塞与佩莱加盟后还被鲁能放弃,长达半个赛季无球可踢,只能拿着中超高薪环游世界。本赛季,塔尔德利有些出人意料地回归鲁能,而伴随其回归的还有良好的竞技状态。10场比赛打入6球,而且只用了552分钟,平均87分钟一球的进球效率让人看到的不再是“水塔” ,而是“塔神”。 (图)鲁能本场首发阵容 本场比赛,鲁能迎来了李松益与王彤的回归,两人也顺利进入了首发阵容;另外郑铮也重新回到首发左后卫的位置,与戴琳、吉尔、李松益和王大雷组成了后防线。鲁能的双后腰是本赛季最稳固的搭配——王彤与蒿俊闵,两翼是U23崔巍和吴兴涵;因为佩莱的因病缺席,塔尔德利与西塞组成了双前锋,但塔尔德利的位置并不固定,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影锋或者前场自由人,会更多地回撤参与全队球路的分配与后插上抢点。 其实,塔尔德利并非传统9号前锋。笔者多次强调,塔尔德利的踢球风格更像一只灵猫,而不是猛虎猎豹,他最喜欢的不是顶在箭头位置,而是在由守转攻时完成突破、分球与跑位。所以当初库卡坚决换掉勒夫而用塔尔德利取而代之,正是因为塔尔德利更适合他的游击战术。 (GIF)吴兴涵为鲁能取得梦幻开局 有了几名主力球员的回归,鲁能在主场的开局很顺利:开场不到3分钟,吴兴涵就接郑铮的传中头球抢点破门。这球33分给吴兴涵,33分给郑铮,还有33分给塔尔德利,留下1分是因为怕骄傲。而塔尔德利为何能够有三分之一的功劳呢?我们从进球前开始看。 (图)塔尔德利的转移至关重要 塔尔德利从锋线位置回撤到右路接球,然后视野非常开阔地把球传给左路插上的郑铮。在对手将防守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塔神的这脚转移直接找到了防守的薄弱区域,这才有了郑铮停球后的下底传中。而原本的左边锋吴兴涵在鲁能没有佩莱这个高点的时候机敏地跑到禁区内抢点,传得漂亮射得舒服,鲁能开局很顺利。 (GIF)塔尔德利开场就展现了上佳状态 而第15分钟塔尔德利的一系列动作则显示了他本场比赛良好的竞技状态:他中路停球穿裆过人,然后高速持球推进到禁区边缘选择斜传。这个球比赛解说解读为一脚射门,其实它更像是给西塞传的一个斜塞,只可惜被防守球员破坏,如图所示。如果这球能够顺利传出去,正是传给西塞高速插上的路线。 (GIF)鲁能前20分钟的进攻都是由塔尔德利发起 仅1分钟后,塔尔德利卷土重来:站在中路的塔尔德利一直观察着建业的出球路线,在球传到建业球员脚下的一瞬间,他机敏地上抢把球断下,然后迅速杀向建业刚才参与进攻无法回到位置的右路。面对迎面上来的防守球员,塔尔德利一个精彩的人球分过,并随即与西塞完成一个撞墙配合后再次不停球横传中路,想要找已经处于空当位置的西塞,但西塞久疏战阵状态不佳,停球失误贻误了战机。 这一球的整个反击过程,鲁能都是在塔尔德利的带动下完成的。从断球到推进,除了西塞完成一次传球外,建业防线被塔尔德利灵动的跑位全部带乱了。如果西塞状态再好一点,或者那个位置是佩莱,这球就将形成单刀。从这几个球展现出来的竞技状态看,不难预见塔尔德利下半场能打入那两粒入球了。 前20分钟,鲁能试图压制建业,尤其是塔尔德利与吴兴涵的反复冲击让建业的防守疲于应对。但当鲁能想稍喘口气时,建业立刻就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 (图)建业顶过鲁能进攻后尝试反击 建业刚开场时的被动几乎让他们忘记了自己前场有一个MVP巴索戈。顶过了鲁能的猛攻,建业开始想起来巴索戈,并且尝试把球更多的交给他。第23分钟,萨利赫一个精彩的长传过顶球准确地找到了后排插上的巴索戈,可惜球给得稍稍有点深,而且停球难度偏大,但这次配合已经让人能够嗅到建业的反击势头。 (GIF)若不是吉尔堵门,鲁能早就被扳平了 第31分钟,建业右路传中,身高马大的戈麦斯插入禁区,影响了王大雷的出击,钟晋宝抢第二点扫射差点破门。若不是吉尔门线解围,钟晋宝的进球就要更早的到来了。 (GIF)巴索戈的能力太强了 第35分钟,建业再次主攻巴索戈所在的右路。几次传递之后,巴索戈利用个人技术形成传中,鲁能慌忙解围又把球传到了巴索戈脚下。巴索戈沿着底线插入禁区直接打门,被封死角度的王大雷扑出,鲁能的后防线感到一丝寒意。 (GIF)巴索戈突破贡献助攻,钟晋宝破门 建业的几次进攻让他们找到了自信,他们的努力在第41分钟终于取得回报,还是来自巴索戈,还是来自其经常活跃的右路:巴索戈利用个人技术晃过了蒿俊闵,然后送出一记充满想象力的直塞球,钟晋宝机敏插上打小门成功扳平了比分。这个球和笔者在前瞻中对巴索戈威胁的分析完全一致,巴索戈不仅有出色的个人技术、时常活跃在右路,更关键是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拿球过人上,还体现在能够由点到面的带动球队整体进攻和送出威胁球上,这名球员真是买的超值! (图)鲁能造越位战术并不成功 通过上图我们能看到,在巴索戈传球的一瞬间,戴琳已经意识到了身后的危险,所以他想前压把对手暴露在越位区域,但远端的李松益一瞬间没能反应过来,被对手反越位成功。鲁能在从对富力的比赛开始尝试更多地造越位,但从近三场的表现来看,这个战术并不默契,而且也可能并不适合鲁能的防守体系。鲁能造越位体系的核心是戴琳,戴琳需要站在最后,所有队员都需要时刻观察戴琳的行动,集体前压造越位才可能成功。一旦有球员不能及时前压,那么造越位就会失败。 戴琳给人的印象不是沉默寡言的球员,但这只是因为他前几年经常出现在争执中,显得性格外向。现实情况是,戴琳性格很内向,“人狠话不多”,而且不是那种后防统领。而造越位的关键是最后一名后卫(一般是中后卫)要有领袖气质,能大声呼应队友,让整体防线高度保持一致。显然从个人到整体,鲁能造越位战术还很不成熟,也屡次被对手利用破门。马加特赛后说胜不足喜,球队防守有很多问题,相信老马也看到了这一点。 (GIF)防守对手直接任意球并不需要全部球员都关注罚球球员,两侧准备补射的球员同样重要注意 而建业打入的反超球也有一定这方面的因素。第51分钟,塔尔德利不负责任的传球让巴索戈在拿球反击时造成了戴琳在弧顶处犯规。冯卓毅的任意球其实角度并不刁钻,但球速很快而且有下坠,这给王大雷的扑救造成了困难。在王大雷脱手时,没有一名球员注意到身后插上的柯钊,郑铮离柯钊最近,但他陷入了造越位与回防的纠结中,竟然愣在原地。这种球要么在对方球员罚球的一瞬间先有一个前压动作,让准备补射进攻球员暴露,然后迅速回身保护门将;要么就老老实实的盯住身边的每一个人,球一罚出就赶紧收缩回禁区,而鲁能这次防守又不统一。 好在危难之际,马加特出手了。老马换上了刘彬彬,把表现平平的崔巍替下,试图找回主动,而用进攻能力更强的齐天羽换下李松益则是破釜沉舟,这两个换人激活了鲁能的右路。齐天羽上场之后大幅度前压,与刘彬彬形成了良好的呼应,鲁能的进攻重心也由左路转移到了右路,一翼终究难飞,两翼才能起航,有了右路的活跃,郑铮在左路也获得了几次插上射门的机会。 (GIF)齐天羽的传中又急又快,质量很高 在此重点表扬替补登场的齐天羽。赛季初还是主力的齐天羽后来失去了首发位置,传闻是其训练态度有问题(其实也是提示93年龄段这一批球员,除了续约过的,有球员合同临近到期)。但不管怎么说,齐天羽的传中的确给鲁能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也是鲁能反超的关键。第60分钟,塔尔德利的大范围转移找到了齐天羽,齐天羽停球之后把低平球抽向禁区,刘彬彬接球正脚背弹射,可惜太正。 (GIF)塔尔德利的进球正是来自刘彬彬与齐天宇的右路 而鲁能的扳平球同样来自齐天羽这一侧:齐天羽与刘彬彬形成配合,刘彬彬利用爆发力下底传中,塔尔德利中路右脚轻轻一蹭扳平比分。有趣的是,进球后的塔尔德利一脸懵逼,以为裁判把自己的进球吹掉了,估计那一刻的心理阴影面积异常大。 (GIF)齐天羽上场后不断用跑动创造传中机会 齐天羽的上场盘活了鲁能的右路进攻,他的传中很有威胁,也很有变化,有低平快抽向禁区的,有内脚背端后点的,也有高速插上后不停球垫传的。而能够传出这么多高质量传中,关键原因在于齐天羽的跑动。在对手体力下降的时候,齐天羽不停地冲击对手的左路,再加上他的传中原本就不错。相信有了这一场的表现,马加特能给佩莱找到一名合格的传中手。 (GIF)塔尔德利终场前的绝杀很精彩 比赛最后时刻,塔尔德利彻底完成了从“水塔”到“塔神”的转变:齐天羽右路从禁区内回身接球,然后脚底拉球把球向中路发展,此时已从禁区左侧移动到右侧的塔尔德利原地转身打球门远角破网绝杀对手!这场比赛塔尔德利的状态很好,鲁能几乎所有有威胁的进攻都有他的参与,这种表现是鲁能球迷一直期待的。虽然塔尔德利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也屡有精彩表现,但首先是缺乏持续性高光,其次很少有将整个球队抗在肩膀上的表现,但这一次他做到了,而且本赛季已经打入6球,平均87分钟一球的进球效率已经很出色,希望这次是真正的“塔神归位”,这种表现是鲁能球迷从塔尔德利刚来时就盼望的。 (GIF)塔神的绝杀与小罗的破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塔尔德利这粒精彩的进球让人不禁想到了他的老乡小罗。曾经的巴西国家队10号在代表巴萨在欧冠同切尔西的比赛中禁区前左右扭臀,原地摆腿打门让切赫望球兴叹。 尽管比赛惊险地赢了,但马加特对球队的表现并不满意。鲁能没能控制住比赛,而如果不是马加特的妙手换人,恐怕这场球能拿一分就不错了。鲁能本赛季的丢球尽管不多,但近三场比赛场场丢球,3场丢了5个球,对于看重防守的马加特来讲这肯定是不及格的。建业的表现给鲁能制造了很多困难,尽管这支球队很年轻,但巴索戈带领队友打出了不少有威胁的进攻。另外,大家都说鲁能不缺优秀的U23球员,但联赛进行了三分之一,不管是崔巍还是刘洋亦或刘军帅都无法凭借实力占据一个主力位置,相比于本轮其他U23球员的高光,鲁能的U23还没能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