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足球网
标题:
[翻译团]足球之外一无所有——威斯特法伦的世界最佳球迷
[打印本页]
作者:
valdanito
时间:
2014-9-24 16:15
标题:
[翻译团]足球之外一无所有——威斯特法伦的世界最佳球迷
[翻译团]足球之外一无所有——威斯特法伦的世界最佳球迷 由 valdanito 发表
世界最佳球迷- 作者:
马特-内宁(Matt Negrin)
- 日期:
2014年6月11日
德国多特蒙德,一座曾属于钢铁工人与煤矿工人们涌踞的贫瘠之城,从这里诞生的一支球队,给予了这些底层人口们一缕严苛生活之外的欢乐追求。一个世纪之后,这座城市所繁衍的后代们,在他们的血管里仍旧流淌着那黄黑色的死忠热血。
有的城市拥有一切,有的城市一无所有,还有的城市他们位于摩天大厦的璀璨与穷街陋巷的破败之间,他们只有一样东西。
这座城市就是多特蒙德,其所有的唯有足球。
直到18世纪末,当一座钢铁厂建立在此,多特蒙德才初现规模。钢铁厂的工人们携带着家眷来到此地,创建了这座德国西北部的城市。他们在工厂里日夜劳作,直到一支球队的出现,才迸发了这座城市的人群在工作之外的激情。
普鲁士-多特蒙德(或简称BVB)俱乐部正式成立于1909年。作为一家属于钢铁工人和煤矿工人们的俱乐部,它向辛苦了一周的人们提供的可不止是啤酒和赌博,它还赋予了他们在生死疲劳之外的追求。
一个世纪之后,这座曾拥有四万名员工的的钢铁厂被一家巨头企业收购,钢厂的建筑被拆卸后运往了中国。现在,保留下来的钢厂主体是一座博物馆,它成为了这座城市为数不多的工业化遗迹之一,与庞大的足球场和零星的教堂尖塔一起,塑造了当今多特蒙德城市粗粝低矮的地平线景观。
然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日复一日的营生并未就此丧失,只是现在的工作已不再是当初搬铁载矿式的劳作,人们投入到了天然气运输、推销移动电话、贩卖保险、电脑办公等行业。不变的是,他们仍旧需要有一处缘由来打破这每周工作五天的沉闷。
如同一支巨大黄蜂的炸裂,多特蒙德俱乐部的黑与金侵染了这里的街道,溅入了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没有人烦心去清理这一切。贴纸、衣服、招牌、旗帜、标识——乃至垃圾桶——都是黑色与黄色。步入任何一条多特蒙德的街道,感觉就好像你突然患上了一种诡异的色盲。
我来到多特蒙德,是因为他们宣称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球迷。在一周的时间里,我见到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包括一名球员,他的名字过去曾在看台上为人群所吟唱;一个家庭,他们为支持球队尽其所能。这些人,他们怀有与这座德国工业城市间不同的故事,从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里,我确信,多特蒙德需要足球,换言之,足球也需要多特蒙德。
德国最有名的街道清洁工
君特老师问班里的孩子们他们长大后想要做什么,班里的丑小鸭嗅到了一个机会。8岁的小克努特向全班宣布:“我要做一名街道清洁工。”
一语激起千层浪。其他的孩子们也加入了进来——突然间,他们也都表示想要成为街道清洁工。真让人恼怒,君特老师没法*河蟹*住孩子们的叛逆,她控制不了克努特。
当年晚些时候,学校操场上的活动课,大家在比试着看谁能把球扔的最远。大多数的孩子只能扔出去八九十英尺(30米左右)。轮到了克努特扔球。
“走远些,”他对君特老师说。
她往后挪了几步。
“再远些,”克努特说到。
他把球扔到了200英尺(约70米)之外,越过了她的头顶也越过了操场的围墙。君特老师目瞪口呆。他真是个怪物。
即便是怪物,他也会长大。还是个少年,克努特-赖因哈特(Knut Reinhardt)便很早熟,他成熟的速度较同龄的孩子们快了很多。他很有足球天赋,在16岁那年,得益于一次突破性的蜕变,他成了全德国最受瞩目的年轻球员。他想要终止学业投身体育,但他的父亲还是坚持要他念完高中。
“我知道我肯定会成为一名球员,所以我说:‘我不需要接受教育。还上学干什么?我要做名球员,’”克努特说。“现在,我得感谢我父亲当年的坚持,他告诉我,‘完成你的学业。’”
代表德国国家青年队比赛,给克努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把音乐作为了缓解。每场比赛前,他都会用随身听听一会儿“洛基4”(1985年上映的由史泰龙主演的拳击电影)的电影原声。他保持着这个习惯,一直到多特蒙德签下了他。
作为一名中场,他在23岁时披上了多特蒙德队的黄黑球衣,如同电影里的洛基,克努特也赢得了球场斗士的称号。这没有丝毫夸张。他速度极快、目中无人并且脑筋灵活,有一次,他为了给队友打抱不平,曾全速冲过球场去追打一名对手斯图加特的球员。但作为斗士,他的身体为此付出了代价,在经历了7次膝盖手术后,他不得不停下脚步。
作为一名球星,他收获了金钱、名气、女人,此间种种,还有那些周围自称是朋友的人。但是没有了身上的那件球衣,他发现,名人生活的那身光鲜很快便会蒸发一空。也许,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或许,只是他感到了孤独。
“你需要非常自律,”他说。
他拿起了酒杯。伏特加这玩意倒是很神奇。
克努特生命中第一次要去设法找寻他自己的出路。他刚刚从一段关系中走出,这时候,他身边的一个朋友,一名老师,给了他一个女孩的电话让他试一试。
一个周六的夜晚,11点,在两杯酒下肚后,他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话。女孩接了。她对足球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他是谁。完美,棒极了。她问他是做什么的。也许是因为酒精,或者,是他听到了心里那个小孩的声音...
“我是个街道清洁工,”克努特告诉她。
他未来的妻子回答到:“不错的工作。”
这个玩笑没能保持太久,特别是当他们一起外出约会的时候,各种疑问层出不穷。最咋舌的莫过于——“为什么所有人都认识这个扫大街的?”
世纪之交的千禧年,克努特试图重启他的足球生涯。但他的膝盖辜负了他,他在手术康复后选择了放弃。足球再也不是他的一个人生选项了。
“很残酷,”克努特说,“起先你如在云端,只一年,你就啥也不是了。”
克努特回想起自己作为学生的时代,那时候他的父亲嘱咐他一定要完成学业,克努特决定,兴许他可以努把力当一名老师。他喜欢孩子们,因为他内心就是个孩子。他很有点像德国的那种叫“br?tchen”的小圆面包——外皮很硬,中心很软。
五年,克努特把时间都用在了多特蒙德的一所技术大学里,上学,有时同比自己年纪小一打的同学们搞搞聚会,每晚念书完回家,陪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我必须得读书,我去上了夜校,”他说。“我忙死了,但我不得不加把劲,考试——每次,那些考试——真是难熬。这真疯狂。”
他需要修学体育教学、数学和德语,在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前,还得先在课堂里实习两年。
他所实习的一间学校位于多特蒙德的北部,那里的每个人都不会忘记锁上车门,时刻保持警惕。他的班级里,5个孩子中有4个来自于移民家庭;他们中的一些还不会说德语。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因为没钱所以很少出门,就只能呆在家里打电子游戏,由于得不到家长们的引导,这些孩子经常酗酒。
看到这些之后,克努特笃定了,愿能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那些孩子们。但首先,他需要通过一场最终的考试。
“和踢球一样,你必须严于律己,”他说。“学习也需要严格的纪律。去解决问题和达到目标,然后是下一个目标,下一个,再下一个...”
当他还是一名中场球员时,克努特就已经经历了许多考试。最糟糕的一次,是他的膝盖被严重挫伤几乎无法上场比赛。如果他缺席了那场比赛,那很可能就会失去在球队里的位置。克努特吞了几粒止痛片,走向了球场,刚一踏上草坪,他听到了来自八万人的喊声,“克努努努努努努努努努努努努努努努特特特!”
“就好像你身后一米有一架波音747客机,”他形容。“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疼痛消失了。肾上腺素涌上了皮肤。他在球场上肆意飞奔,仿佛磕了猛药一般。他保住了自己的首发。
参加最后的教师考试当天,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耳边已没有了球场上那为他的呐喊声。这次考试,他需要安排两堂课——一堂针对低年级孩子,一堂给高年级——和完成一个小时的陈述。令他最为担心的是其中一堂课上他设计了一个环节:他把打乱的魔方方块分散在课堂里,让孩子们进行匹配配对。如果孩子们找不出来,他恐怕就得完蛋了。
他的导师,这所学校的总监助理,比克努特还要年轻,紧张地注视着他。但孩子们找出了匹配的方块。克努特得到了一个B。
现在,他已经从教8年,这让他领悟了何谓“内在的小孩”——他没有表现得像个孩子,而是学会了在正确的方向上去释放自己的童心。他把粉红豹选作自己教室的吉祥物。每天一早开始,他会在电子白板上写下一些词组并训练学生们据词选图。里面他还用到了足球术语,比如"国家队"。
“大家都知道我曾经是名足球运动员,足球和生活其实一样,”他说。“你必须得努力工作,我从心底里交给孩子们的是这点。你不需要是最好的,但如果你努力,你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某日,克努特像往常一样检查他的学校信箱,通常里面收到的都是一些粉丝们发来要求其亲笔签名的信件。在一堆信封中,他看见了一封来自君特老师的信,他的小学老师,曾经他把球扔过了她的头顶。在信里,她写到自己一直在关注着他的事业,为他能成为一名老师感到高兴。这不正是他一直所渴望收到的那份成绩单吗?
在威斯特法伦球场的比赛开球前数小时,我正坐在克努特家的餐厅里与他聊天。克努特告诉我,他还保留着那封信,它放在一个盒子的最底下,那里面的东西他永远都不会扔掉。当晚,他计划在家里和家人们一起观看多特蒙德队的比赛。但他说,如果他去现场看球的话,他一定不会坐在那些拿着球票把足球视作一场商机的权贵阶层里,尽管,作为球队名宿,他可以坐在任何地方。相反,克诺特会走上球迷们的看台,过去的时光,他们曾高唱他的名字,治愈了他的膝盖。
他的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十三岁,走进了屋里。其中一个,和他爸爸一样是名中场,还穿着爸爸当年比赛输球后所留下的一件球衣。
当然,孩子们知晓他作为一名球星的各种过往。但当他们要爸爸讲故事来听的时候,他很爱讲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名叫克努特-赖因哈特的年轻人,他曾经打扫过多特蒙德的大街小巷...
责怪游戏
他们根本别无选择。拉瑞莎与法比安-李比希两岁的时候,他们的爸爸就给他们套上了多特蒙德队的球衣,替他们在婴儿床里摆好姿势,拍下了他俩与一只黄黑色足球的合影。
两年后,法比安,这位早一分钟出生的双胞胎哥哥,第一次去现场观看了多特蒙德队的比赛。他坐在爸爸腿上看的球,因为他老爸只有一张球票。拉瑞莎,直到6岁,才等到了去现场看球的机会。
小时候他俩睡在一间屋里,如今,两人都已接近成年,而多特蒙德的比赛依然是每周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纽带。他们戕走了老爸的季票,球队的每个主场,他俩都会出现在雄伟的威斯特法伦球场西北看台上为球队加油助威,当多特进球时,他们一起跳跃拥抱,落后时彼此安慰和抱怨。
在这个家庭里,洋溢着一股疯狂的气息。
在Zum Sauren,多特蒙德市中心一家红木摆设的多特蒙德球迷酒吧里,我见到了他们的父亲卡利。他正在玩骰子,一种叫knobeln(拼图)的游戏,玩法很像“快艇”但奖分要更高。我向他询问球队接下来的赛程,他于是拽出了自己的皮夹。皮夹内侧贴了一张便利贴,在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有多特蒙德队的比赛赛程——包括每场比赛的时间,对手以及场地。他和一个朋友一起制作的这张便利贴,他为此非常得意,拿着它向酒吧里的每个人都展示了一遍。
第二天,我在同一个酒吧里见到了他的双胞胎孩子,他们俩向我轮番描述了他们的“教化”。
“在我的生活里只有足球,没有其它,”法比安说。这名高中生,他的日程表上是这样安排的:上学、FIFA电子游戏、足球训练和睡觉。
“我们没有机会去选择——没得选,”拉瑞莎说,他们的生活就是黄黑色的。每周比赛前,她会给一个朋友发一条信息,就一句话,“我们必胜!”
好几年前,法比安在一场比赛前吃了份芥末腊肠。多特赢了。因此现在每周开球前,他都要吃一顿芥末腊肠,绝无例外——甚至去年,全家在一家餐馆为卡利庆祝生日。大家吃的胃都要撑爆了,他还是执着地把自己的“胜利餐”塞进了肚子。
他们在一起悲悼。当他们最喜爱的球员,多特蒙德土生土长的孩子马里奥-格策,离开球队加盟死敌拜仁的时候,直到官宣,他们都没有谁相信这消息是真的。他们称这是他们生命里最黑暗的一刻。下半年,当格策回到多特蒙德面对母队的时候,他遭到了铺天盖地龙卷风式的口哨声洗礼(欧洲版本的嘘声)。格策攻破了多特球门,当时法比安和拉瑞莎就坐在球门后面,在声嘶力竭地“嘘”他。
“那天以后,我再也吹不了口哨了,”法比安说。
去年,发生了一件只有老天爷才能解释得清的诡异事件,两个人在同一时间都弄伤了自己的膝盖。拉瑞莎是在一场手球比赛训练时受的伤(她是一名门将,她的手球水平比足球要厉害的多),而法比安是在踢球时遭遇的不幸。当时他已经打进了两球,2-0,还想要再下一城。他越过了一名防守球员,接着把球挑过了门将——但对手撞到了他。好在,这球弹进了网窝。
他们俩都为此休养了一年——附带让卡利也很郁闷,为了照顾他俩,他去现场看球的乐趣只能搁置一边——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看球,以此来弥补他们在行动上的不便。法比安做完膝盖手术不久,迎来了最难忘的一场比赛。多特蒙德在欧冠淘汰赛第二回合主场面对马拉加,比赛还剩下5分钟,多特1-2落后。
球队命悬一线,法比安的膝盖感觉像是一块铁砧,将他的身体牢牢地拽入了沙发深处。但当多特蒙德队打进一球扳平比分,接着再入一球将马拉加淘汰出局时,他顿时把疼痛撇在了一边。5分钟内两个进球,法比安忘情地从沙发上一跃而下,抱住他的妹妹,将抱枕也抛向了空中,当然,他膝盖上的伤口也疼爆了。
对于球队,拉瑞莎和法比安两人总会一起做各种事,除了观看客场比赛这一项。客场比赛,法比安会和他的死党们一块看球;拉瑞莎则去她位于西多特蒙德的外祖父母家的公寓,那也是卡利第二天要接我去拜访的地方。
“今天我的英语不是很好,因为...没喝酒,”卡利大笑道。他穿着他那件黄色的多特蒙德球衫,点火器里插着的车钥匙上挂着一个多特吊坠。这是场欧冠淘汰赛,与皇马的第一回合较量。去年,他和拉瑞莎去现场见证了这两支球队的对决。拉瑞莎刚拔掉了一颗臼齿,脸颊肿的像颗肿瘤;一个酒保给了她一袋冰块来缓解疼痛,她才舒服不少。
进到那间狭小的公寓,卡利的妻子,卡门,拿出了一张她父亲在60年代初的照片。照片上,他父亲正站在一座布满灰尘的矿井里。这是我头天曾拜访过的那座煤矿——虽早已关闭多年,但那些支架还树立至今,勾起了一丝对这座城市工业化往昔的回忆。就像这张照片上的小伙,他二十来岁,和他的同伴们在一条漆黑的旷道里,站立着,微笑着。50年后,他坐在离电视机一臂之远的地方,眼镜上架着一副放大镜。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他们调暗了灯光,像是在看电影。卡利拿起了一瓶啤酒。他们的外祖母预测:多特赢,3比0。“如果外祖母说多特3-0,他们就会赢3-0。”拉瑞莎肯定地告诉我,当然,她也穿上了她的黄色球衫。通过无线电波里的声音,我们能够听见很多其它黄黑球迷已经去到了西班牙。
皇马在上半场开始不久就取得了进球。卡利大骂了一声“shizah!”外祖父开始对着电视抱怨。拉瑞莎站了起来——“我知道是为什么了。我没戴我的围巾。就是这样。”她跑到另一个房间去取围巾,回来时挂在了脖子上,同电视里的球迷们一起高唱:“Win for us because we love you so。”卡门也唱了起来。
几分钟后,卡利起身去了趟厕所。在他离开的时候,皇马又打进了一球。外祖父忍不住又来一通咆哮,这一来多特蒙德需要发起更猛烈的攻势。卡利回来后全家人都为此球而责备他——为什么他不呆在屋里?总得有个丢球的借口。
终于,多特蒙德觅得了一次快速反击的良机。为了追上足球向球场另一端的推进速度,摄像机镜头也跟着在快速地移动。外祖父靠向了电视机,他可能是觉得屏幕在掉帧,恨不得贴在了屏幕上。外祖母也靠了上去。卡门、卡利和拉瑞莎也都凑到了电视机前。我也不由自主。
无功而返。中场休息。
休息间隙,外祖父回忆起二战刚结束时在多特蒙德的生活。他们一无所有,他说。他们没有鞋,光着脚踢一个又破又旧的足球。虽然脚上挂了彩,但他们很享受。如今,他说,现在的孩子们很难理解。他们都是些都市美男,他们的头发和鞋子太过花哨。这不是足球。完全不是。
下半场。多特蒙德很快就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反击的机会,外祖父也再一次倚向了电视屏幕。每个人都涌到了跟前尖叫起来。期望落空。球没进。“Shizah!”,卡利又大骂了一声。得到一个角球——全家人都伸出了手,拿手指冲着电视机转动。“噢噢噢噢噢噢噢赫赫赫赫赫!”。没进。
皇马打进了第三个球。这一次轮到外祖母开始自责。“我的错,”她说,都怪她预测比分的时候,她本该说0-3才对,可她说的是“3-0”。
房间突然变得阴沉起来,并不是因为光线的缘故。诸事不顺;他们有些烦躁。当多特球员们没能命中目标时,“Shizah shizah shizah!”,卡利开始不停地发泄。双人小沙发上,卡门和她的母亲紧握着彼此的手。依据对方的出身,外祖父咬定是裁判执法不公。比赛结束,3-0,多特球迷们的歌声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响亮。
卡利长抒了好大一口气,这口气带着科隆巴赫(Krombacher)啤酒的味道。“唉。没事。”
几天之后,比赛日的下午,拉瑞莎还在Zum Suaren打工。她的轮班在开球前半小时才结束,在酒吧里我遇见了她和法比安,于是我们得以一起赶去球场。在有轨电车上,像每次赛前一样,拉瑞莎给朋友发了条寄以希望的短信;进到球场,法比安吃掉了他的那份芥末腊肠。
即便这座球场里有八万个座位,但感觉还是远远不够。
站在看台上向下看,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坐在过山车上的小孩,马上就得爆摔下去。我在多特蒙德最著名的球迷看台上,我站的台阶附近并没有实际的座位号,但根本没有人注意这个,因为没有人会坐着看球。有五个人挤在我的周围,不使把劲的话我都没有足够的空间把胳膊抬起来,大家实在挨得太近,基本上我们是抱作一团看的比赛。
我的肚子快饿瘪了,一群纹身男在我周围传递着几大杯啤酒来招呼其余的人。抿一口,再传给下一个人。站在他们旁边,我抽了一整包烟,才觉着自己还有呼吸。
这一次,拉瑞莎整晚都没有摘下过她脖子上的围巾。没有了外祖母糟糕的预测,没有了老爸不合时宜的厕所之旅。多特蒙德一上来就一球落后,这对双胞胎兄妹在给彼此打气。但没多久,他们的球队就给拉瑞莎和法比安带来了尽情欢呼的理由。
“莱万多夫斯基!!!!”拉瑞莎拖长了声音尖叫着,莱万进球的那一刻,她紧紧地拥抱了他的哥哥。临近比赛尾声,多特蒙德又打进一球。这种兴奋的感觉在持续了90分钟之后,蔓延到了球场之外,涌入了返程的火车,带回到了他们的家里。那天晚上,拉瑞莎躺在床上,脑海里在一遍遍地回放着球场上的场景,直至她坠入梦乡。
作者:
valdanito
时间:
2014-9-24 16:18
接工时间:2014-09-21
完工时间:2014-09-24
接工地址:http://bbs.hupu.com/10513043.html
原文地址:
http://narrative.ly/the-beautiful-game/the-greatest-fans-on-earth/原文作者:Matt Negrin
原文标题:THE GREATEST FANS ON EARTH
作者:
oldsong
时间:
2014-9-25 19:10
离开威斯特法伦的那些人,当你和这样的球迷面对面时,你会说什么,无谓道德绑架。
作者:
Heiko
时间:
2014-9-25 20:11
好文,感谢译者,马克吐温。
来自 Zen For Android
作者:
不死多特猫
时间:
2014-9-26 11:50
从07年开始看球到现在,经历了球队从天堂到地狱,又浴火重生,唯有威斯特法伦球场上球迷的支持永远没有变
这可能也是当年凯队选择多特的原因
在拜仁,你顶多当个名宿,球迷捧你一时而已,在多特,球迷会铭记你一辈子
作者:
yylzcom
时间:
2014-9-26 11:54
默默推荐,感谢作者和译者
作者:
sObOring
时间:
2014-9-26 11:59
为啥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作者:
sylphmoon
时间:
2014-9-26 13:50
因为球员知道多特,因为那堵墙才真正爱上多特
作者:
13a11ack
时间:
2014-9-26 17:5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19823/
有部电影应该讲的是这个钢铁厂搬迁的故事
作者:
薄醉
时间:
2014-9-26 18:06
好文啊好文。很喜欢这种足球的文化和氛围。感觉在我身边没有,很遗憾。在大学去辽宁念书,终于有中超,但都是满场的谩骂和国骂,球迷们还以此为乐。生活中也看不到足球的影子,你和女生说辽足等于没说。所以,一声哀叹
作者:
换个名字
时间:
2014-9-26 18:11
好文,感谢译者!!!
作者:
bjllywk
时间:
2014-9-26 18:16
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
多特皇马
时间:
2014-9-26 18:18
感动~~~~~~~~~~~~~~~~~~~~~~~~~~~~~~~~~~~~~~~~~~~~~~
作者:
拉则俄尼
时间:
2014-9-26 18:22
nice!~~~~~~~~~~~~~~~~~~
作者:
gutihernandez
时间:
2014-9-26 18:22
矿工才是最佳球迷
作者:
浮云飘过天
时间:
2014-9-26 18:27
这篇文章只是属于一小部分死忠当南看台的纪录片看完 你才知道 至死不渝的球迷到底有多挚爱一只球队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 优酷搜索;BVB南看台纪录片 或许有人看了 有些人没看 我只是给那些想了解下多特蒙德南看台的观众欣赏下
作者:
浮云飘过天
时间:
2014-9-26 18:29
我为大家做搬运工;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xNzYwMzI0.html
作者:
国米三冠王
时间:
2014-9-26 18:31
国安学习的目标。
作者:
adamluffy
时间:
2014-9-26 18:44
默默推荐,感谢译者
作者:
lixiwen0805
时间:
2014-9-26 18:59
在一座容纳了8万人的球场里,8万人都会为了你的一个进球欢呼
光是想象一下我都觉得要感动到要哭,多特的球员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球员
作者:
至彬为佳
时间:
2014-9-26 19:24
每次镜头扫到多特的主场看台,都是一次次震撼!
作者:
eve2958
时间:
2014-9-26 19:56
爱就一个字,我要说一万次。
作者:
天空的精灵
时间:
2014-9-26 20:06
是踢70米还是扔70米啊。。。。,扔70米逆天了,他当时还是孩子啊
作者:
湘北十号
时间:
2014-9-26 21:03
这文章写的真好 文风我很喜欢
作者:
舞嗳梅熙
时间:
2014-9-26 21:08
矿工和大黄蜂有着最让人羡慕的球迷,想到每一个从这里出走的球星。。。真心无奈
作者:
深海05时代
时间:
2014-9-26 21:17
唯有感动!!!
作者:
浮云飘过天
时间:
2014-9-26 21:42
引用23楼 @Cherrily 发表的
:
好人一生平安,
为什么没人亮你?
因为我太水了
作者:
十字军火炮
时间:
2014-9-26 21:44
喜欢大黄蜂,克洛普的激情和这座城市和球队一脉相承
作者:
罗纳尔辉
时间:
2014-9-26 22:57
作者:
黑姬小璘
时间:
2014-9-26 23:01
看了很感動,黃黑真的就是種信仰,球迷只有唯一一個支持的力量,就是身處那個城市的球隊。
作者:
五位摇摆
时间:
2014-9-26 23:26
伯纳乌,诺坎普,梦剧场,安菲尔德,温布利,马拉卡纳,都是足球圣地,我想威斯特法伦更是,就因为球迷
作者:
东北还往东
时间:
2014-9-27 00:23
引用31楼 @五位摇摆 发表的
:
伯纳乌,诺坎普,梦剧场,安菲尔德,温布利,马拉卡纳,都是足球圣地,我想威斯特法伦更是,就因为球迷
温布利不是足球圣地,它不是任何一个队的主场,也不是专门的足球场。安联,圣西罗,糖果,圣马梅斯,皮斯胡安球场比它强太多。
作者:
理智型球迷
时间:
2014-9-27 00:45
多特蒙德是第一支因为球迷而被我喜欢上的球队。。。。
作者:
BennyChen_
时间:
2014-9-27 00:50
世界最佳球迷陪世界最佳球场 那种震撼
作者:
SoFoKing
时间:
2014-9-27 01:19
一座八万人的球场,可每次比赛时座位往往还是感觉远远不够用..
作者:
dali1989
时间:
2014-9-27 01:24
引用1楼 @不死多特猫 发表的
:
从07年开始看球到现在,经历了球队从天堂到地狱,又浴火重生,唯有威斯特法伦球场上球迷的支持永远没有变
这可能也是当年凯队选择多特的原因
在拜仁,你顶多当个名宿,球迷捧你一时而已,在多特,球迷会铭记你一辈子
在多特“球迷”会铭记谁一辈子无所谓。。。你怎么就确定安联球场里的7w+和电脑前的诸多球迷们只会捧一名球员一时而已?自己有素质不代表别人没教养。。大家和气看球,同学何必这么拼地拉仇恨~
作者:
l.xuyang
时间:
2014-9-27 01:52
引用1楼 @不死多特猫 发表的
:从07年开始看球到现在,经历了球队从天堂到地狱,又浴火重生,唯有威斯特法伦球场上球迷的支持永远没有变这可能也是当年凯队选择多特的原因在拜仁,你顶多当个名宿,球迷捧你一时而已,在多特,球迷会铭记你一辈子
凯队去多特的原因你都不知道?他暗恋神医的女儿,但被马特乌斯夺爱,慕尼黑是 他的伤心地,本来合同都签了还是退回了签字费,转投多特。
作者:
Bearryao
时间:
2014-9-27 09:18
引用36楼 @dali1989 发表的
:
在多特“球迷”会铭记谁一辈子无所谓。。。你怎么就确定安联球场里的7w+和电脑前的诸多球迷们只会捧一名球员一时而已?自己有素质不代表别人没教养。。大家和气看球,同学何必这么拼地拉仇恨~
大家和气看球,你又何必跑到人家专区来拉仇恨。人家本来就是翻译,再说本来就是球迷文。你跑这来忙着洗地才是没教养,自己翻个拜仁的球迷文去,管得宽。
作者:
kaholl
时间:
2014-9-27 09:19
引用1楼 @lixiwen0805 发表的
:
在一座容纳了8万人的球场里,8万人都会为了你的一个进球欢呼
光是想象一下我都觉得要感动到要哭,多特的球员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球员
然后还是纷纷转投我瘤。。。
作者:
干粮
时间:
2014-9-27 09:24
有幸亲身感受过威斯特法伦 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作者:
11924ef
时间:
2014-9-27 09:26
马拉加的那场,我感动到哭了!!!
这辈子一定一定一定要求威斯特法伦听球迷的欢呼声!!!
作者:
鸟打出头枪
时间:
2014-9-27 10:40
推荐一个,应该多出一些这样的好文章,让我们了解球场外的球员普通人的生活,还有迥异于我们坐在电脑旁的球迷
作者:
鸟打出头枪
时间:
2014-9-27 10:44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1fab38e0100ik6a.html
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关于欧洲著名球场的文章,为威斯特法伦球场容量和上座率所震撼。
作者:
快递哥
时间:
2014-9-27 14:22
国内现场的球迷组织要么目的不纯,要么不够团结,很难想象哪一天会有威斯特法伦那样的壮观。
作者:
ReusHummels
时间:
2014-9-27 15:36
引用41楼 @11924ef 发表的
:
马拉加的那场,我感动到哭了!!!
这辈子一定一定一定要求威斯特法伦听球迷的欢呼声!!!
那场之后,身边很多德国朋友都请病假了,嗓子喊哑了。
作者:
ArchieJWilshere
时间:
2014-9-27 17:45
翻譯太棒 讀下來眼睛濕濕的
作者:
solofeng1
时间:
2014-9-27 19:03
给个赞
作者:
嗜血牛头人
时间:
2014-9-28 02:57
以前看天下足球时有介绍过,这里有全欧洲最狂热的球迷
作者:
伊尔卡伊京多安
时间:
2014-9-28 03:00
我要复出啦
作者:
Celtics丶
时间:
2014-9-28 07:00
好文
作者:
跟着阳光走
时间:
2014-9-28 21:34
更加坚定不移的力挺BVB!!
作者:
跟着阳光走
时间:
2014-9-28 21:34
更加坚定不移的力挺BVB!!
作者:
嬲娚嫐
时间:
2014-9-29 13:23
是沒有到足球以外一无所有的情況。
徳国的徳甲球盟的団体球类有男子十一项(足球、手球、篮球、排球、棒球、、、等。),女子两项(足球、手球),U19一项(足球)、U17一项(足球)。
单兵与双骑与合击竞技盟有8项,Chess也算在內。
多特蒙徳的徳甲球盟的球队除足球外还是有的。
徳甲棒球的漫游者队。
作者:
五位摇摆
时间:
2014-9-30 12:19
引用32楼 @东北还往东 发表的
:
温布利不是足球圣地,它不是任何一个队的主场,也不是专门的足球场。安联,圣西罗,糖果,圣马梅斯,皮斯胡安球场比它强太多。
温布利有90年的历史,它是英格兰国家队的主场,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球场之一,见证了66年英格兰夺得世界杯和94年德国欧锦赛夺冠,不算圣地?安联的历史还不足十年呢~呵呵
欢迎光临 天下足球网 (http://zuqiucct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