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age2000 发表于 2016-3-14 21:11:52

英超风云⑫:走进英格兰青训营


      上回跟大家聊到怎样经济实惠地混英超——坐上伯恩茅斯牌直升飞机或者慧眼挖掘低级别联赛中的瓦尔蒂。事实上,这两条路虽然都不错,就是需要点上辈子拯救过地球才能攒到的好运气,或者放到别的联赛已然不算低的基础投资。
      近两个赛季,莱斯特城在引援上花了4800万英镑,然后又反复提高工资才把核心球员绑在新合同上。所以,一些球队会将节能减排的盼头放在了希望工程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格兰的青训系统。

【怎样培育一棵小甜菜】
      按照英足总的规定,青训营最低年龄组别是U9,在此之上,每个年龄段各设一支球队,一直到U17和U18两个年龄段合二为一。所以,初次签约青训营的孩子年龄从8岁到16岁不等。合同条款一般是双向的,孩子们要保证品行良好,按时参加训练。而俱乐部则负责提供高水平的训练、配备专业的理疗队伍、明确孩子们的发展规划,以及给予参加各种比赛的机会。
ok,双方签字、握手、拍照,恭喜你,正式开启青训生涯。

第一阶段:9至11岁。在这个阶段,合同是一年一签的。青训营每周会组织小球员们训练3次,累计至少3个小时。大部分时候,这些孩子只是学习足球规则和基本的个人技术,偶尔搞搞2v2、3v3,最多5v5的比赛。为啥不踢11v11?因为如果让小朋友们一个半小时就碰两次球,那下次训练他就不愿意来了。
      所以,这阶段的头等大事是培养兴趣和练习基本功,南安普顿的青训总监亨特总结说:“让孩儿们身上流着汗、脸上带着笑、心里学到东西,目的就达到了。”

第二阶段:12至15岁。在这阶段,合同延长为两年一签。12至15岁球员每周训练3次,累计至少5个小时,周末还会安排一场比赛。训练内容主要是反复练习传球、跑位、射门,使各项足球技术在他们的记忆和肌肉中根深蒂固。
      在此阶段,小球员们开始打7v7、9v9的比赛,但场上的位置并不固定。一来是希望他们能感受多个位置增强对比赛的理解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武器库。二来也给教练们一个发掘小球员潜能的机会,毕竟每个门将在小时候都曾有一颗前锋的心。

第三阶段:16至18岁。16岁是青训营的分水岭,球技依然没有起色的小球员会在这个年纪退货或者被退货。比如,贝克汉姆的大儿子布鲁克林。留下来的球员一方面可以签订周薪为100英镑的学徒合同成为“全职学徒”,另一方面得在俱乐部附近找个地方寄宿。
      因为这些下定决心一辈子靠足球吃饭的孩子需要加大训练量: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得训练两次,周末还有一场比赛要踢,不可能再走读了。17岁时他们就可以签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合同,周薪视俱乐部的情况而定,大部分英超球队都不会低于1000英镑。比如2013-2014赛季在苏亚雷斯身边开始崭露头角的斯特林,最初拿的周薪就是2000英镑。

第四阶段:18至22岁。成年之后,小球员们的技术、位置基本定型,在青训营中表现特别出色的会进入一线队随队训练,时刻准备着迎来自己的处子秀。比如南安普顿被薅秃了的那年,在新援没来之前曾有13个U21球员跟着一线队一起训练。而另外有些需要积累比赛经验的小球员,则会被球队外租练级。
      除了一线队的比赛,15至18岁的球员还可以参加英格兰青年足总杯;U18和U21的梯队也可以分别参加职业发展联赛(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ague)相应组别的比赛,这个联赛并不与一线队捆绑升降级,比如现在水晶宫和沃特福德的青年队还在第二级别联赛里;除此之外,获得欧冠席位的球队还可以组织U19梯队去参加青年欧冠的比赛。切尔西的小伙子们去年拿到了青年欧冠的冠军,今年也已经打入了八强。

      为了这些比赛,顶级青训营会给小球员们准备很好的硬件条件。比如曼城青年队有专门的新闻发布室、健身馆、理疗室、心理咨询室以及非常先进的水疗设备;曼联和利物浦的青年队拥有能容纳6000余名观众的摩斯路球场和天神球场;而南安普顿的青训场地有足足12种不同的草皮能让小球员们适应不同的场地条件,真是太腐败了。

(图)曼城青年队的主场
      除了这些硬件条件之外,一个顶级青训营每年的运营成本大约为300万英镑,而目前一位英超新人的平均估价为300万英镑到500万英镑,所以每年为英超一线队输送一个即战力基本就能回本。在这种情况下,各家青训营的原则非常明确:既不浪费人才,也不能拔苗助长。
      英足总在这方面也有详尽的要求:青少年球员每年参加的正式比赛不能少于24场,但也不能多于30场。因为青训的价值不在于打了多少比赛,而是帮助小球员的技战术走向成熟,从而让球队和他自己都对未来有清醒的认知。      比如,圣徒青训营的孩子们,从8岁起每人就会获得一个平板电脑。他们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的数据以及视频都会被编辑成档案,并且可以随时查看。在每场比赛之前,这些年轻球员就已经明白自己在本堂训练课、本次训练赛中的目标是啥,而教练只不过需要加以点拨并且补充一些团队目标。而对于犯了错的小球员,俱乐部当然也不会选择罚款,而是让他们在场边只看不碰球,真是既人性又没人性的惩罚。
      总之,这些就是一个小朋友的青训史。如果你在22岁左右还无法在球队立足,球队会帮助你前往低级别联赛的球队试训,或者进大学学习体育相关专业,或者彻底转行。好在,小球员在16岁之前都是边上学边训练,而且一流的青训营还会安排16岁之后的文化课程,直到20岁都会盯着你学习数理化。

(图)门萨:这题怎么做?普尔:你看,参考书上都有啊。      能做到这些,英足总可谓功不可没。因为制定培训教材、培训基层教练员这些活儿都是他们干的。比如,英足总制定了U7-U8(5人制)、U9-U10(7人制)、U11-U12(9人制)等多种不同的足球教材,而且明确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踢不一样的足球、用不一样的教科书、配备不一样水平的足球讲师。      为此,英足总在2012年建成了国家足球中心——圣乔治公园。从表面上看,这是英格兰各级队伍的集训大本营。但更核心的是,足总在这儿开设了“足球教育事务部”,专门负责对全英基层教练员的培训。得益于这个机构,全英目前有25万名基层教练员,未来几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扩大。(图)圣乔治公园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心中会有疑问了,为啥青训力度如此之大,英格兰国家队这些年还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成绩,甚至被部分球迷戏称为“欧洲中国队”?因为,上述内容都是如今的英格兰青训系统。而前些年甚至目前这批成年球员中的大部分,当年青训的时候可没有这些待遇。【英格兰青训那坎坷的发展史】
      虽说英格兰的青训现在和德国、西班牙等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在这领域他们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1938年,曼联建立了足球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青训机构——曼联青年体育俱乐部,用来寻觅并培养兰开夏郡的小鲜肉们。这种从挖掘转为养成的青训理念使曼联在之后许多年收获颇丰,邓肯-爱德华兹、博比-查尔顿等年轻球员逐渐为球队挑起了大梁,平均年龄不到22岁就蝉联联赛冠军的他们也被球迷爱称为“巴斯比宝贝”。

      随后,这项技能也陆续被其他俱乐部get到了。英足总觉得俱乐部出钱培养青年才俊、国家队也能顺便受益这事儿是十分喜闻乐见的,所以一直对青训的经营管理持放任态度。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上世纪80年代。如果你看过我们往期的专栏,就知道在80年代中晚期英格兰足球经历了怎样的动荡和变革。(没看过的请戳《足球流氓那些事儿》)
在那时,足球被视为一种野蛮、粗暴、会教坏小孩子的运动,体育课被裁撤、学校体育场被出售、草根足球教练赚的钱还不如罐头工。虽说足球环境逐渐肃清,但长此以往英格兰足球,特别是英格兰国家队的未来将一片漆黑。这回,英足总挠头了。
——用什么方法既能让有天赋的小朋友学习足球,又不让家长觉得自家孩子进了某不良帮会呢?      熬掉了两斤白发之后,英足总一拍大腿决定:圈养。1984年,英足总精英学校正式成立。这个学校类似于我们一些奥运项目的举国体制,采取的是精英化培养模式。学校每年投入50万英镑,在全国范围内挑选16名14-15岁的少年天才,把他们圈在一起同吃同睡同训练整整两年。
      这学校一直到1999年关门,期间一共招收了234个学生。这234人中,不乏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比如安迪-科尔、欧文、乔-科尔、索尔-坎贝尔、迪福、卡拉格、巴里等英格兰国脚,但英足总渐渐发现这种培养模式存在三个问题。(图)1996年在英足总精英学校的欧文与他的同学其一,14到16岁就表现出牲口级能力的,有可能只是因为发育太早,将来有很大概率伤仲永。不少人还会过度膨胀,欧文曾经直言“大家当时都带着最漂亮的女孩,因为我们在为英格兰校队踢球。”其二,虽然这些孩子在自家青训中是牲口级的,但这学校里攒的苗子可都是牲口中的牲口。竞争太过激烈导致很多小球员失去了信心,很多孩子选择了主动退学甚至自此退出了足球运动。其三,在强制精英化之外的领域,更多的孩子被耽误了。有些嫉妒心强的小球员,甚至组团来精英学校寻衅找架打,这对于本该好好训练的双方都是种损失。      最终,这200多人中只有25%在18岁时签下了职业合同,成才概率还不如我们当年的健力宝小虎。于是,英足总再次决定:改!      自1999年起,青少年足球培训的任务被重新下放给各个职业俱乐部。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俱乐部必须按照英足总的相关规定设立自己的青训营(Academy),替代了原来组织松散的培训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从此以后,俱乐部可以招揽年龄最小为8岁的孩子,其他俱乐部若想挖个8岁的小球员也得支付补偿费。
同年,英足总还建立了 “英超预备队联赛”,把英超球队的预备队和一些低级别联赛一线队都加入了该联赛之中。这个联赛分为南、北两个赛区进行比赛,各自产生一个冠军球队。自2004-2005赛季开始,两个赛区的冠军还会通过一场决赛决出总冠军,赛制听起来有点儿像NBA。
      这套计划运行得本来还不错,但英足总却又从中发现了问题。比如,好苗子都被大球队挖走了不利于低级联赛的发展;又比如,很多球队的青训营都设在郊区,每周训练三次最好是车接车送,这就使家境不好的孩子很难加入好的训练营。这些问题本来是因为基层教练匮乏、优势资源集中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然而,英足总却脑洞大开的把锅都推给了地理位置。      于是,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英足总在2009年1月出台了这么一项规定:低于12岁的球员只能参加距离其住处1小时车程内的球队青训营,13到16岁阶段的球员可以参加距离其住处1小时30分钟车程内的青训营。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条例时,心中立刻有种“这个世界性难题终于被楼主用键盘解决”的黯然销魂感。因为这种强行划片上学的方案,会使一些小甜菜被强行划分到低级别联赛一些条件有限的青训营里,训练时间和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如果家长想把孩子送到更好的青训营,只能选择……咳咳,买学区房搬家呗。      对于英足总这一历史性昏招,球队更是气得跳脚。因为这意味着球队的选材范围被限制在自己的家门口上。前纽卡斯尔主帅罗德曾评价说:“从纽卡斯尔无论是向北还是向西,开车一个半小时之内,见到的羊恐怕比青训苗子要多得多。”其实纽卡还算好的,如果你的球队地处一个靠海的位置,那一半的青训名额都得送给鱼。比如,利物浦。
      终于,迟钝如英足总也发现自己出的这个条例很二了。尤其在2010年世界杯被德国淘汰后,英足总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青训系统看似漫天撒种,其实是不孕不育的。
      于是,他们开始真正开动脑筋,推出了一套名为 “精英球员养成计划”的改革方案,英文简称为EPPP,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现行青训体制。

【EPPP是个啥?能吃吗?】
      与以前的青训政策相比,EPPP主要有以下变化:
第一,废除了青训招募中那条糟心的“90分钟车程法则”。有实力的俱乐部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把各地有潜力的小球员招致麾下。
第二,所有的青训营分成四个层级。层级越高得到英足总的赞助款越多、享有的资源越多、对青训营的软硬件设施标准要求也越高。最高一级的青训营要求配备由18名全职人员组成的教练团队,并且能至少支配230万英镑的运营资金。
      这两条政策的意义在于,让好的苗子能接受最优良的训练,从而保证精英球员、特别是英格兰本土精英的成材率。
      然而,这政策一提出就遭到了低级别联赛的强烈反对。因为地方保护一旦撤销,英乙球队发掘的小天才可能在14岁就被英超青训营以4万英镑的价格买走,这特么就是明抢啊!
      但英足总十分坦然的表示:我们就是支持明抢,因为这项方案的最终目标不是天下大同,而是把有资格为国出征的英超球员所占比例提升至50%,将有限的资源加以集中最终培养出一支强大的英格兰队!
      为此,英格兰联赛委员会旗下的英冠、英甲、英乙72支球队在EPPP草案投票之前与英足总展开了激烈的扯皮,总结下来大概是下面这样。
      低级别球队:英格兰国家队关我们毛事儿,要抢劫你冲着英超土豪下手,我们只是72家佃户。
      英足总:归顺我或是走上绝路,你们可以任选一个。但是如果你们不投赞成票,我们就会冻结每年发给你们的救济粮。
      低级别球队:……

最终,英足总在EPPP草案投票期间冻结了每年发放低级别球队的“硬性支付”——这笔钱大约为540万,本来是用于支持小球队的青少年发展计划。以这种半威胁的方式逼得了低级别球队投降之后,EPPP草案终于在小球队的一片哀嚎中通过了。
      当然,英足总也没有让低级别联赛白白牺牲。EPPP中同时规定,除了初期的转会费,小球员在成才之后高级别球队要对他的母队进行二次补偿,价格还相当可观。还记得利物浦免签英斯后曾经为培养金的数额问题和伯恩利掰扯了半个赛季吗?原因就在于此。啊,具体的补偿流程请看下图。

      而且,现在小球队在出售自己的小甜菜时大多会加上二次分成的条款。比如2010年斯特林从QPR加盟利物浦时,双方合同就约定:如果斯特林再次转会,那么QPR将得到20%的转会分成。于是,在斯千万转会曼城后,QPR拿到了高达980万英镑提成,躺着就把钱赚了。
      总之,就是这项让好苗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又让低级别球队不至于看不到希望的计划,让英格兰的青训走上了一条联赛和国家队双赢的道路。
      在EPPP通过之后的四年里,英超的各家俱乐部以及其他优质青训营先后投入了3.2亿英镑,南安普顿、热刺等青训营在近两年的人才井喷很大程度得益于此。
      但是,没有什么制度设计是完美的。EPPP喜人的成果背后,也掩藏了太多悲伤的故事。

【仲永or牺牲品?】
      从本赛季的统计数据看,英超20支球队的青训比重远没有达到英足总预想的50%。其中,热刺队内的青训球员比重最高,约为32%,阿森纳和曼联分别以24%与20%位列热刺之后,而斯旺西和伯恩茅斯阵中甚至没有一名球员出自本队青训。
      为什么呢?
      因为一类训练营有钱有人有赞助有地位,小妖都这样被豪门买走囤起来了,我们还青训个毛啊啊啊啊啊……
而好货囤了一卡车的豪门,这个数据也不咋地。本赛季切尔西的阵容中有83.3%的球员来自其他国家,外来人口指数在整个欧洲足坛可以排到第3位。而以奇克为代表的本队青训球员所占比重更是只有12.5%,并且鲜有上场机会。      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英超太有钱了,中下游球队拿1000万就可以稳准狠的到法甲淘金,豪门球队更是倾向于拿4000万直接买来成品。大部分球队都选择用现成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以保持球队在顶级行列的竞争力。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豪门阵中那些让低级别球队流口水的小妖,无奈之下只能踏上外租寻梦之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切尔西,人送外号“出租车”。
      现在,葡超的吉马良斯队、荷甲的维特斯队、土耳其的贝西克塔斯和英格兰的米德尔斯堡,几乎都成为了切尔西的官方指定卫星俱乐部。切尔西的技术总监迈克尔-埃梅纳洛一针见血的说:“青训球员到了18、19岁的时候会进入一线队,但我们的一线队成员必须是要能赢得冠军的那些球员。这样的要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不能犯错,但这对于年轻球员来说太难了。你不能指望他们在这个年纪就能做到,所以只能外租锻炼。”(图)切尔西租车公司全球战略图      维特斯目前在荷甲积分榜上高居第六位,他们的常规首发名单里就包括了布朗、索兰克、贝克等四名切尔西租借球员。切尔西以自己的青训养肥了卫星俱乐部,但小妖的成才率却依然不高。至今,在切尔西阵中通过维特斯培养之后又成功回收的其实只有特劳雷和马蒂奇,而且马蒂奇还经过了本菲卡的二次抬价。      这事儿的原因其实很容易理解。一个还不到20岁的小球员被球队放卫星之后,水土不服、心理压力大、技术风格不适应等等问题都来了。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多次被租借,每年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根本来不及融入球队,更别提和队友培养默契了。当年切尔西私下接触、为此还被禁了两个转会窗才引进的卡库塔,在短短6年终混过博尔顿、富勒姆、第戎、维特斯和拉齐奥5支球队,终于在去年夏天低价转会塞维利亚,总算结束了自己的漂泊生涯。
      当然,切尔西绝对不是唯一一家这么做的球队,这是英超青训营的通病。比如15岁就代表水晶宫出场5次、随后被挖到热刺的前超级妖星约翰-保斯托。

      以下是他无比华丽的跨级别、跨国度、跨大洋租借之旅……

就是这样,顶级的青训营往往背靠着顶级的职业俱乐部,他们以越来越强势的姿态影响着整个英格兰的青训格局。低级青少年足球梯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因为最优秀的孩子们已经被最牛的青训学院挖走。虽然英足总规定各家青训在9-14岁组每一年龄段只允许签30名球员,到了17-21岁组逐渐减少为15名。但这个数字扩展到5到6家顶级俱乐部,就足以将整个国家的青年才俊都囊括其中。
      而且,如今很多顶级联赛俱乐部都下辖多个青训机构,他们设法绕开了只有9岁以上球员才能进入青训营的规定,给了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一个注定不可能成功的足球梦。
      对此,一家英格兰俱乐部的青训主管坦言:“孩子们被球队淘汰后,孩子们哭,父母也哭,有几位愤怒的父亲甚至会在营地内把教练按在墙上。”但这就是青训营,不仅成功几率低,而且在主管和教练们的功劳簿上——只计成功,不计失败。
      按照2000年前后德国足球青训改革的路数来看,英格兰EPPP政策的实际效果得十年之后才能看出来。此外,英足总还在继续寻求改革的道路。比如把户口本的强制数量增加到12个,比如效仿西甲把B队放在乙级联赛锻炼等等。而中国足球更是面临相似的问题,区别是我们没有成熟的青训体系、商业模式,也没有足够的名气和影响力,就贸然跨入了重金引援、火拼成绩的时代。
      于是,更多的牺牲品,更多的等待……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和大家聊到这儿。英格兰青训真的走了太多的弯路,我们两个键盘侠把这些都写出来,希望这些由人及己、杞人忧天的想法能对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启示。好吧,只是幻想。      鉴于最近这几期的话题都略为低沉而且阅读体验有些艰深,所以下一期栏目我们会借着本期话题继续说下去,聊一聊英格兰足球史上最成功的青训案例——92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超风云⑫:走进英格兰青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