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age2000 发表于 2016-2-29 13:17:34

复盘:范大厨中路伏击,拉姆塞短板暴露

本赛季的首次交锋,主场作战的阿森纳打出了少有的快攻战术,仅仅20分钟便解决战斗,3-0干净利落的将老对手曼联斩于马下。如今赛季过半,阿森纳正在全力竞逐英超王座,而曼联则在苦苦追赶前四的位置。倘若阿森纳输球,则等于将好不容易缩小的榜首差距再次拉大;倘若曼联输球,则扩大和第四名曼城的分差。对两位老帅来说,这都是不容输球的战役。

(图)范加尔vs温格:温格还能“闪击”成功吗?
【首发阵容:曼联小鬼当家,吉鲁坐上替补席】

(图)曼联vs阿森纳首发阵容
      曼联已经遭遇了近乎恐怖的伤病潮,是否正如知名体能教练维尔海恩所说,范加尔的训练强度过高导致了太多伤病尚且无法证明,但曼联本场比赛会失去马夏尔、鲁尼、施魏因斯泰格、斯莫林等近乎半数主力球员却是事实。捉襟见肘之际,范加尔索性继续大幅启用青训小将,此前在欧联杯梅开二度力助曼联晋级的小将拉什福德继续出任单箭头,表现回勇的德佩和林加德分局两翼。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后防线上卡里克客串中后卫。曼联排出了4-1-4-1的阵型。
      阿森纳的伤员则主要集中在中场,卡索拉、威尔谢尔、罗西基、张伯伦等大将都高挂免战牌,好在科克兰复出,温格便使用这名法国后腰搭档拉姆塞坐镇中场。而在前锋线,陷入进球荒的吉鲁坐上了替补席,沃尔科特领衔了这套没有正印中锋的阵容。阿森纳的开场阵型为4-2-3-1。
【中路伏击范加尔妙算温格,强攻左路贝莱林软肋暴露】
      比赛开始后,双方跳过了试探环节,直接发起对攻。曼联开场后的进攻姿态更为主动,和范加尔本赛季多数时候的“哲学”一致,追求球权和控制。而阿森纳则保持了最近2个赛季的强强对话中的战术,也就是退守博反击。

(图)曼联的压迫朝向中路
      范加尔针对温格的反击,本场比赛采取了比较有效的压迫方式。和马德里竞技等高位逼抢球队爱采用的朝向边路的压迫不同,曼联的阵型(4-1-4-1)在中场有足够的人数,为了防止对手利用边路空间,他们采用的战术是引诱对手进入中路,朝向中路压迫,同时中场内侧的队友收缩,让对手没有盘带空间。这一战术,让精于纵向冲刺,却不擅长小范围内变向的沃尔科特等阿森纳突击手非常痛苦。

(图)沃尔科特被引入中路伏击
      而阿森纳的第一个丢球,来源正是曼联的这个防守战术。原本是阿森纳惯用的反击战术,沃尔科特这个伪九号回撤拿球,企图使用他的速度给阿森纳的反击提速。没料到曼联球员却把中路亮了出来,堵住边路,沃尔科特带球进入中路,却遭到了埃雷拉的挤压,形成二防一,最终导致被断球,变成了曼联的阵地进攻。攻防节奏突然转换导致阿森纳防线混乱,拉什福德利用这个机会率先扣关,1-0。

(图)曼联开场后进攻阵型“左倾”
从阵型的角度上讲,曼联的中场3人为倒三角站位,而阿森纳为3人正三角站位,双方中场都是对位,看似势均力敌。
      然而,开场后范加尔却把火力点全部集中在了自己的左路,也就是阿森纳的贝莱林这一侧。

(图)左侧为曼联,攻势主要集中在左路
      这是因为,贝莱林是温格在反击中的利器。这名攻强守弱的西班牙小将能挤走稳健的法国边后卫德布希,正是因为他在反击中具有德布希不具备的高速盘带能力,同时还具有超强的回追速度,以及往返奔跑的体能。在反击中,他的右路插上有时候相当于让阿森纳多了一名右边锋。而本场比赛,他的表现是非常安静的。因为范加尔的策略,正是将马塔、拉什福德甚至林加德轮番调往左路,增加这一侧的攻势,让贝莱林根本不敢离开自己的防区。

(图)贝莱林防守经常丢掉里线
      而被压制回了自己的防区后,贝莱林的最大软肋就这样暴露出来了。攻强于守的他在防守端有非常明显的弱点,容易轻易出脚、且经常丢掉防守位置,最要命的是,在对手高速推进时,他很容易丢掉里线一侧,将自己的防守腹地暴露给对手,这样的防守失误让自己的后卫搭档苦不堪言。

(图)贝莱林仅仅完成了3次抢断,且都不在右路防区
      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贝莱林不擅长抢断。他本场比赛仅仅贡献了3次抢断,且都不是在右路完成的,德佩在他这一侧的盘带可以说是如鱼得水。阿森纳没有因为贝莱林的弱点丢更多的球,也是谢天谢地。
【枪手中路运转不灵因卡索拉缺阵,防守稀松成双方顽疾】

(图)温格换上吉鲁增加空中威胁,双方阵型都无变化
      下半场比赛里,由于沃尔科特表现不佳,温格也做出了调整,用吉鲁换下了“小老虎”,可是无论是速度奇快的沃尔科特,还是高中锋吉鲁,都无法给曼联并不稳固的后防线带来太大麻烦。根源是什么呢?

(图)拉姆塞出球慢,容易陷入包夹
      首先,我们来看看阿森纳的后腰组合。
      拉姆塞更多的是扮演阿森纳衔接中前场的关键角色,可是他的一脚出球能力并不突出。球到脚下后,拉姆塞往往需要观察、触球1-2次之后,再考虑出球,阿森纳的进攻组织,便因此被拖慢了。
      更糟糕的是,他传威胁球的能力就更不擅长了,本场比赛曼联在领先后基本就将控球权让给了阿森纳,在阿森纳掌控了大多数控球时间的情况下,拉姆塞竟然没有传出过1次威胁球!
      而这方面的高手,阿森纳有,正是在伤兵营里躺着的卡索拉。有卡索拉在场的时候,拉姆塞在右路活动,发挥他的机动性、往返奔跑能力,才是“死神”的杀招,而并非扮演组织者、发动机。
      至于另一名后腰科克兰,本场比赛在全场68%的控球率下,他仅仅完成了30次传球,和对方的施耐德林持平。也就是说,科克兰需要2.3分钟才能完成1次传球,而替换他上场的埃尔内尼,在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17次传球,平均1.17分钟就能完成1次传球,比科克兰快了很多。这大概也是教授换下科克兰的原因吧?

(图)埃尔内尼向前的传球不多
      然而,埃尔内尼的传球也以横穿、回传居多,传威胁球显然也不是他的强项,阿森纳迫切需要卡索拉这样的中场才能维持进攻流畅。

(图)埃雷拉进球前,阿森纳中场出现巨大真空
      在防守端,阿森纳本场比赛的表现也是惨不忍睹。埃雷拉的远射之前,可以看到他在中场进入了一片开阔地带,拉姆塞完全没有顾忌中场中路的防守。

(图)科克兰紧跟马塔,禁区前沿却无人保护
      这一丢球,可以看出,科克兰为了跟随马塔到了禁区,可是禁区前沿这一区域却无1人保护,阿森纳也为糟糕的防守付出了代价。

(图)厄齐尔进球前,施耐德林对其跑位和射门熟视无睹
      当然,这也不是说曼联的防守就强到哪去,厄齐尔的进球,正是来自施耐德林近乎一模一样的防守漏人。前南安普顿中场全程“围观”厄齐尔的插上到射门,却无动于衷。
【总结】
1. 曼联开场后主打攻势足球,使用4-1-4-1阵型。
2. 阿森纳开场立足后场,组织反击,使用4-2-3-1阵型。
3. 双方都主要利用左路进攻,曼联增派马塔、拉什福德到左路协助德佩,而阿森纳则是蒙雷亚尔大举压上,叠瓦助攻。
4. 曼联引诱阿森纳的反击线路进入中路,利用中路人数优势抢断,就地反击完成了第一个进球。
5. 曼联继续主导控球,利用对手的盯人不紧扩大比分。
6. 曼联开始收缩,让出球权。
7. 阿森纳主导球权,但中场运转缓慢,拉姆塞在对手的中路压迫下出球困难。
8. 阿森纳换上吉鲁,开始更多利用边路传中。
9. 曼联发动反击,阿森纳前后脱节,埃雷拉远射得分。
10. 阿森纳利用对手防守漏洞,厄齐尔补射进球。
      总体来说,本场比赛曼联针对对手战术做出的防守限制还是成功的,可是双方的后腰位置都存在漏洞,而对于阿森纳来说问题尤为明显,拉姆塞和科克兰的搭档造成在阵地战时进攻不流畅,贝莱林在防守端的软肋也很容易被对手利用,温格的队伍,可能距离争冠还是差了一点意思。范加尔则需要稳定球队的成绩,在伤员归队后尽快确定他的“哲学”,因为可以看到,高速运转进攻的打法,依然是最适合曼联的,和控制节奏的纯欧陆打法并不完全合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复盘:范大厨中路伏击,拉姆塞短板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