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点球,你应该知道这些规律
点球是足球场上最具戏剧性的元素之一,球迷和球员都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屏息凝神,为自己支持的球队暗自祈祷。已知的数据能否给点球的参与人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呢?(图)1994年世界杯,巴乔射失的点球成为了足球史上经典的一幕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2006年世界杯德国与阿根廷点球决胜前,莱曼从科普克手中接过的那张的“小抄”已人尽皆知,无需多言。这一道具的关键就在于,它有针对性地挖掘了阿根廷所有罚球队员的点球习惯,使得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门将与射门球员1v1,带有赌博性质的penalty,变成了具有“大数据”支撑的团队博弈。
在2014年世界杯前夕,ESPN曾经对历届世界杯赛场上出现的所有点球数据做过一项统计,结果还是挺有意思的。
从这个图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相对于中路,大部分球员更喜欢将球罚向球门两侧;
2.球门下角是罚球者的最爱,但进球率却要低于射球门上角。
(图)球门各个区域的点球射门数量比
以上两点显而易见,两个下角的进球比例,已经超过全部进球的1/3,而上角却连20%都不到。
这恐怕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顶级赛场发生点球时,你基本上看不见有门将站在原地,不向任意一个方向扑救了——这是一个长期演化的结果,球员喜欢往两边射门,门将也更喜欢向两边做出扑救。
当然,这是我们对于足够多的样本进行归纳之后得出的结论。在缺乏样本的过去,球员和教练并没有大量可用的样本,用以佐证“球员更喜欢向左右下角射门”,相对地,罚球球员也并不知道门将也更倾向于向两侧扑救。双方只能够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并发掘出这一规律。
【提前判断】
众所周知,罚球点到球门的距离约为11m,在如此短的距离内,绝大部分职业球员的射门速度都在100km/h以上(排除勺子点球和某些后卫中意的大力轰门),参照这一速度,球从被踢出到抵达球门线,时间不会超过400ms。
而对于门将来说,想要看清球路再做出准确的扑救,需要经过眼睛——大脑——躯干。最顶级的门将也需要不少于500ms时间。
这太慢了。所以想要扑到球,只能提前判断了。
【向前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想必大家都注意到,门将总是在扑球前往前移动。
其实这是足球场上挺特殊的一个现象——几乎没有几个门将是严格遵守点球规则的,而绝大部分裁判也都对此达成了共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要分两个方面讨论:
首先,向前一小跳再侧向扑救,整体已经成为一个连贯的动作,如果严格按要求始终在纵向保持位置不变,对于正常人是有点别扭的。
另外,显然大家都能感受到,向前移动就像所有的扑救动作一样:越接近球,就越能有效地扩大守门员的防守面积。
但是,这一步对于真正的扑救点球能有多大帮助呢?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推测一下吧。
球门宽7.32m,假设门将站在门线中点,尽力腾跃并伸展手臂,那么他所能达到的横向扑救范围能够大致覆盖球门90%以上的宽度,并不能保证扑到一次拥有足够力量和角度的射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守门员判断对了方向,但是由于球速快、角度刁,仍然没办法扑到这个球。”
假如守门员在做出扑救动作时向前1m,根据计算(计算过程已省略),可左右各增加30cm以上的有效扑救距离。在点球较量中,这个优势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
当然,大部分门将还是比较有数的,向前的距离顶多也就在半米左右。但是如果你觉得1m这个数字很夸张,不可能出现在世界级赛场,那么看看下面这张图吧。
这是1999年女足世界杯决赛,中国与美国鏖战至点球决胜,美国门将斯库里在扑救时向前移动的距离相当夸张,然而当值主裁并未进行必要的干预。小编当时亲历这场比赛,直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我始终相信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技术层面,这种做法都对中国女足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他因素】
再来看看ESPN列举出的另外两个可能影响点球命中率的因素吧——球员的年龄,以及球员的场上位置。
不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同时说明了“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及“姜还是老的辣”呢?
这幅图旨在描述前锋、中场和后卫球员(是的,并没有门将)在点球大战1-5轮的射门数量及命中率情况。
这里传达了两个显而易见讯息,首先透过数据可以看出,前锋球员确实是更加善于射门啊,他们的命中率超过了80%,胜过另外两个位置的球员一大截。不过可能是因为球队核心大多数位于中场,在点球大战这样的“重任”之前,教练还是更加信任球队将领们。
其次点球大战第4轮显然是一道分水岭。除了中场球员在这项数据上保持大体的稳定之外,前锋和后卫都在这一轮出现了巨大的波动,当然,很多球队最终就止步这里,并没有能够熬到第5轮。
点球大战的先后罚球顺序会影响胜利的天平吗?似乎并没有,至少通过这个饼图看来是这样的——两方是如此平衡。
关于点球的上篇探讨我们先就此打住,后续的下篇将会着尝试解释本文已经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门将和球员都倾向于避免球门的中路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