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后腰发展史①
当你看到“海布里之战”(Battle of Highbury)这一名词时,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是一场史诗而浪漫的伟大会战,又或者是一部悲壮而凄凉的战场挽歌?可是当你百度这个词,才会发现,这个词是属于足球历史璀璨长河中的一场并不算光彩,但着实精彩的“非典型性经典比赛”。这场比赛的主人翁是拥有着阿根廷和意大利双重国籍,并接连在30年和34年世界杯上代表这两个不同国家打进决赛,分别拿到冠军亚军各一次的传奇球星路易斯-蒙蒂。【八十年前的铁血后腰模板:路易斯-蒙蒂】
蒙蒂作为30年代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之一,与生俱来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爱好。他不愿意把球过多的滞留在脚下,而是喜欢不断的从对方脚下抢球,然后第一时间通过长传交给本方的攻击手。他的外号很多,但最能体现他球风特点的当属“双倍宽度”(double wide),以此来赞扬他在中场的控制范围和统治力,但同时因为他下脚凶狠,经常会采取犯规动作阻挡对手,也被人称为“野兽”和“屠夫”,尽管他的身高只有167公分。首届世界杯上最耀眼的明星或许是传奇射手斯塔比勒、“独臂将军”卡斯特罗和“足球奇迹”安德拉德,但球风彪悍,攻防兼备,多次打进致胜球的“阿根廷屠夫”蒙蒂却是值得足球战术板铭记的另类明星,入选了赛事最佳阵容。乌拉圭球星安德拉德就说,“我为什么喜欢停留在左路,而不是中间,原因很简单,蒙蒂在那里,我不想遇到他,我足球生涯里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球员”。
1934年世界杯,当时效力于尤文图斯,并成为斑马军团三连冠的蒙蒂,屈从于墨索里尼的胁迫加入了意大利国家队,在和智利的一场比赛中,蒙蒂飞踹数名对手,最终引发22人大混战,蒙蒂成功打断两人鼻梁而丝毫无损。在世界杯半决赛对阵夺冠热门奥地利的比赛中,蒙蒂全场10多次凶狠飞铲奥地利核心辛德勒,完全阻断了奥地利的攻势,并且屡屡后排插上制造威胁,成为意大利主帅波佐2323阵型的中场枢纽,最终进入决赛并夺冠。波佐说:“蒙蒂是能将前锋梅阿查和后卫衔接起来的最佳人选,也是第一个能同时成为进攻和防守两栖明星的奇才”。
随后就是“精彩”的海布里之战,英格兰迎战新科世界冠军意大利队,蒙蒂充分体会到“出来混就要还”的至理名言,他在比赛中被阿森纳球员德雷克以“蒙蒂式黑脚”踢断了腿,最终引发了球场上“全武行”,双方不停的互踢互阴,共有12名球员受伤,3名球员骨折,意大利最终无人可换,几乎半场比赛10人应战。但蒙蒂拖着一条断腿还坚持上去跟英格兰球员互踢了15分钟才退场,更是给这场比赛留下了足够的噱头。不论怎么说,传奇球星蒙蒂都是足球历史上第一次将攻防结合的如此天衣无缝的球员。著名阿根廷后腰巴蒂斯塔就说,“蒙蒂是防守型中场的鼻祖”。其实,如果仔细来分析,蒙蒂身上更具有Box to Box(B2B)全能中场的雏形。
无论你喜欢或者不许喜欢蒙蒂,他的球风,都最鲜明的体现出职业足球发展之初的后腰精髓。有人曾说,足球发展至今,每个位置的内涵都发生了变化。这个不假,但是无论怎么变化,正如前锋就要进球,后卫就要防守,门将必须扑救一样,后腰位置最基本的职能无疑都应该是“防守”。
其实,“后腰”这种翻译是90年代后期才兴起的。96年欧洲杯以前,那些主要活动区域在中圈附近到本方禁区前沿之间的那些以防守为主要职能,根据个人特点,兼要承担不同其它战术任务的球员被称为“防守型中场”(Defensive midfielder)。至于“后腰”这个词,有人甚至说它是错译。但笔者看来,其实“后腰”更是对Defensive midfielder的一种“形译”,而且体现出这个位置在足球战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功夫在腰上”,腰部的力量能力在健身界中被称为“核心力量”。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腰力”不强,你的上肢或者下肢再强大,都会因为腰部这个“阿喀琉斯之踵”而无法发挥出最佳威力。
笔者个人是比较喜欢“后腰”这个翻译。既然是“腰”,就担负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纵观历史长河,后腰发展的历史,其实除了极少数诸如马克莱莱这般“只守不攻”或者皮尔洛这般“重攻轻守”的特例,绝大多数优秀“后腰”都在攻防两端同时具备较高的水平。只是由于有所偏重,所以后腰的演变发展史中依旧呈现了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派是力量与激情的火热拦截者,一派则是艺术与性感的冷酷组织者。当然,还有一种就是集冰与火于一体的蒙蒂式的冰火交织者。
蒙蒂的成功给予了当时主教练和球员们一种新的思路和灵感,一个球员可以身兼攻防两职却只算1个上场名额是件多么划算的事情。尤其是在235阵型大行其道,头重脚轻的30年代,蒙蒂式中场可以给予给球队足够的平衡性。于是,在整个30年代和40年代,世界足坛都在寻找蒙蒂式的中场。
然而,蒙蒂只有一个,且只属于尤文图斯和意大利,绝大多数球员都不堪承受攻防一体的巨大压力。使用此阵型在面对旗鼓相当的对手时,往往会出现发挥极不稳定,甚至会出现多米诺骨式崩盘的不小概率。因此,在30年代,阿森纳主帅查普曼创造的WM阵型逐渐流行起来。这种阵型将两名内锋略微回收,旨在确保攻击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攻守的相对平衡。这一阵型的伟大无异于足球界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当时几乎成为世界强队的通用阵型。
当然,对于WM阵型使用最为炉火纯青的球队当属享有“无冕之王”美誉的匈牙利国家队。
【“无冕之王”中的“冰之指挥官”:博日克】
50年代初期,拥有普斯卡什、柯奇士等巨星的匈牙利队简直是战无不胜,他们不仅夺得了1952年的奥运会足球金牌,而且从50年起到54年世界杯决赛前创造了36场不败的神话。对于当时所有的足球队来说,匈牙利无异于是他们的噩梦。因为匈牙利不仅要取胜,而且习惯性的都是大比分狂胜。
虽然这支“梦之队”在54年世界杯决赛中遭遇了著名的“伯尔尼奇迹”,被曾经小组赛5球血洗的西德队难以置信的逆袭,并因为场外因素从此开始迅速衰退,但谁都无法忘记这个时代华丽无比的匈牙利足球队。
在这支匈牙利队中,或许普斯卡什领衔的锋线最为耀眼,但坐镇中场的博日克(Bozsik)才是球队的司令官和攻防枢纽。同样和前辈蒙蒂一样承担攻防两栖任务的博日克,却不似蒙蒂那般激情似火。博日克的抢断轻盈而干净,很少犯规,视野开阔,头脑冷静。他的助攻多数靠精准的长传。风格和博日克极度相似的皮尔洛和阿隆索都在不同场合赞美过这位传奇球星。
1954年世界杯决赛普斯卡什打进的第一球,就是博日克中场绵里藏针的抢断后,精准长传发动的。比赛结束前他又在中场连过2人,差点改变历史,他本人也入选了54年世界杯最佳阵容。可惜这位冷静、犀利的“冰之指挥官”发誓不离开祖国匈牙利,拒绝众多欧洲豪门邀请,未能让更多人领略他的绝技和风采,但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组织型后腰的一代宗师。
【英伦逐梦者们的火种和图腾:邓肯-爱德华兹】
天才往往都是悲情的。如果说博日克的悲情在于其忠肝义胆的孤独一生,那么英国足球王子邓肯-爱德华兹(Duncan Edwards)的悲情更为直接。1958年2月6日震惊世界的慕尼黑空难夺取了这位刚刚21岁的巴斯比宝贝的生命。可是正如白驹过隙,美好不息,彩虹短暂,美胜潘安。这位仅仅踢了5年职业足球的阳光少年却为何能成为英国足球历史上几个最伟大的名字之一呢?博比-查尔顿说:“也许你们希望和马拉多纳、贝利一起踢球,而我只想和爱德华兹做队友”。摩尔说:“如果他还活着,66年世界杯的队长肯定轮不到我”。杰拉德说:“从我孩提时起,我就梦想着可以像爱德华兹那样踢球,不知疲惫,激情四射,满场飞奔,远射破门……可是我知道,他是无法超越的”。笔者的朋友曾于2012年赴英国留学期间,专赴英国杜德里市拜访爱德华兹的家乡,看到了传说中的爱德华兹纪念雕像以及妆点在圣弗朗西斯教堂上的爱德华兹彩绘玻璃。
有人说加斯科因继承了爱德华兹一半的天赋,于是变成了英格兰宠儿。的确,加扎或许继承了爱德华兹的进攻天赋,但在防守端,以及精神力量方面,爱德华兹的作用就无法复制了。全场飞奔,后场铲断,高速奔袭,拔脚怒射……可以说,他短暂而惊艳的足球生涯却给予了一大批英伦足球后辈们无穷的鼓励和希望。爱德华兹那种充满力量和激情的“暴力美学”体现的不仅是他对足球的领悟,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着诸如罗布森、杰拉德和兰帕德等诸多英格兰全能后腰的逐梦人。
【让球场从战场变成舞场:迪迪】
好在足球从来不缺乏美,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当爱德华兹遗憾的英年早逝时,大家突然发现一个被昵称为“迪迪”(Valdir Pereira)的巴西人,用他特有的诗意球风来掩盖大家对爱德华兹的想念,如今足坛流行的弧线球,就是迪迪当年率先发明的。相比起球风火热的爱德华兹,年龄与其相仿的迪迪没有强壮的身体,没有积极的跑动,有时甚至略显懒散,但他却拥有从前这个位置的球员少有的想象力和控球技巧,带给球迷无限的美感和遐想。
从1954年到1962年,迪迪都是世界上最闪耀的后腰,他用精妙的短传,细腻的盘带,美妙的弧线告诉大家:后腰,其实也可以踢的这么优雅惬意。尽管,他防守能力不足,但在队友济托(Zito)甘做绿叶的勤恳补防下,迪迪的长处得到无限发挥,短处却最大程度被弥补了。在1958年和1962年两届世界杯上,无论是424阵型还是433阵型,迪迪都是中场的绝对枢纽。由于前场往往给予对方巨大压力,自己身边又有济托这样优秀的防守悍将帮衬,迪迪打出了自己最佳的表现,成为足球历史上的巨星。现在想想,迪迪的球风颇似哈维等西班牙风格的技术型后腰,而安切洛蒂的“皮尔洛+加图索”式战术创新也不能不说是继承发展了“迪迪+济托”战术。
每当笔者不经意间翻开一些足球历史书籍,看到那一张张不甚清晰的黑白照片,都不禁感慨岁月无痕。在足球战术还不成熟的那些“远古时代”,这些优秀的后腰既是各怀绝技艺术家,同时也是历经坎坷的探索者,他们用自己的一生为后腰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最完美的注脚。而当足球的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后40年,后腰的发展趋势会走向何方?又有哪些闪光的名字会被永久记录在后腰历史的光荣薄上?更多精彩敬请期待《冰与火之歌:后腰发展史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