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赛季,弗格森动荡曼联的战术转折
对于我这种弗格森脑残粉来说,回忆是件痛苦的事儿,毕竟对于足球教练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向往几乎完全来源于大洋彼岸素不相识的红鼻子糟老头。现在的我还在为教练执照资格苦苦挣扎,像一个跪在喜马拉雅山脚下仰望的登山准备者,耳边总有三两只自不量力聒噪者对着山顶指指点点。他们对于登山过程中的科学手段嗤之以鼻,又对不利于自己的证据不屑一顾,似乎存在的意义仅限于上帝一般俯瞰着芸芸众生。可惜此起彼伏的叫声和迷惑人的花纹永远证明是只癞哈蟆。
我想这支癞哈蟆的高明之处在于立场必然是预设好的,逻辑必然是高冷的绝对正确,细节必然是弗格森正确成功使用的,论据必然是论坛讨论无法被鉴别的。所以当你按照他给你的细节去尝试逻辑推导时永远得不出那样的神论,既然我等蒙昧的群体是一群活在谎言和盲目个人崇拜的,那么质疑必然是毫无理由的。完美的逻辑推导——对面所有质疑我的人都是蒙昧的SB,SB的质疑无需解释。
我们首先将时针拨至2011年欧冠决赛,看看那支被巴萨碾压的曼联首发阵容:4-4-1-1,范德萨,埃弗拉-费迪南德-维迪奇-拉斐尔,朴智星-卡里克-吉格斯-瓦伦西亚,鲁尼-小豌豆。之所以将整套体系称作弗格森曼联生涯的集大成之作理由在于:英式体系长于两个三十米区域之间高速折返的纵向速度、大陆体系强调立足于技术基础上对于节奏和空间的控制,弗格森的整套体系除去就地反抢和二次进攻组织距离大陆球队还有些许差距外,曼联用一个英伦球员作为主体的球队实现了英式体系和大陆体系的无缝对接。
费迪南德,后场区域核心:防守中指挥防线,守转攻瞬间两个边后卫向边路展开,卡里克回撤、维迪奇前顶、费迪南德选择选择第一脚出球方向;卡里克,中后场传接组织核心,向右边路无球套上点瓦伦西亚的长高球、向左边路横向移动朴智星长球和纵向地面球;鲁尼,前场进攻核心、后撤接应增加吉格斯前插过程中的出球点、中前场向两个边路的过渡衔接球、前腰位到禁区内豌豆纵深空间的利用者;整个体系的核心人物是弗格森曼联时代的完整经历者:九二一代青训;弗格森时代青训单兵有球实力最强者;经历过弗格森战术改革的所有体系核心:休斯、坎通纳、基恩、范尼、吉格斯-斯科尔斯、C罗、鲁尼;清楚地理解英伦球员从出道时候边路的风驰电掣、中路对于两条边路的斜传球制造空间对于缓解英伦球员有球不足的意义。
费迪南德-卡里克-吉格斯-鲁尼,这样一条中轴使得曼联能够将控制节奏的雏形和纵向冲击结合,而大陆球员鲜明的技术特点对整个体系进行补充:朴智星横向移动覆盖增加衔接和禁区内突然切入的层次感;瓦伦西亚外线拉斐尔内线攻击肋部对于曼联边中的丰富;埃弗拉在下底、四十五度和肋部的自主选择;豌豆禁区内对于第一点的嗅觉和不规律射门动作;尽管吉格斯当时的年龄已经不具备中路强行突击的能力,但弗格森的足球哲学足以扬长避短——假设瓜迪奥拉对于空间和节奏的理解是基于绝对小技术优势配合传跑控球、穆里尼奥建立对于节奏和空间的控制建立在与拥有球员力量优势对于空间的控制的话,弗格森构建轴心的方式在于曼联体系能够利用瞬间加速跑动制造出无球接应传球的时间差(本质上三种控制方式互相转换的可行性、技术、力量和速度互相降低开销,当你手头资源固定之后所能选择的也只是寻找三者的平衡)
从进入对方半场开始、吉格斯的前插带动形成吉格斯-朴智星-鲁尼+埃弗拉;吉格斯-鲁尼-豌豆+瓦伦西亚+拉斐尔形成不断制造传跑时间差的三角形,而不断跑动构成的层次感和传球网络带动曼联整个中前场撕开空间,尽管费迪南德、卡里克和鲁尼各自负责三条线的部分核心,但是真正使得曼联能够踢的与普通英伦球队不同就在于——弗格森弱化掉顶级淘汰赛绞杀下十号组织者存在的可能性,以一个具备小技术优势并且兼具控制和突击两种节奏的球员带动三十米区域节奏的变化,以前场高质量的瞬间加速跑来弥补球员技术的不足。于是我们顺理成章得出曼联11年欧冠决赛不敌巴萨的理由:1、曼联无法在对方腹地形成哪怕瞬间的稳定压制;2、曼联中后场无法在对方高质量的前场压迫下将皮球推到中线向前给吉格斯带动中前场节奏的可能性。请原谅,我不是无聊到撕开那个输球的伤口给曼联球迷添堵,因为这直接引入了弗格森最后两年曼联的改造思路——1、12-13赛季弗格森引进范佩西并且赋予禁区里第一点自由度和支配权;2、11-12赛季前段弗格森在卡里克和吉格斯伤停的情况下直接将中后场突进和中前场带动节奏发起点赋予安德森。。。
当我们已经对10-11赛季做了足够多的针对性分析时11年夏天的引援目标一目了然:德赫亚-范德萨的替代者;与温格的阿森纳竞争中拿下琼斯,加上前一个赛季加盟的斯莫林,为了两名年轻中卫的成长甚至不惜送走两位老臣布朗和奥谢;阿什利扬,如果我们仔细分析11-12赛季曼联赛季初那一波连胜时他的战术角色时:右脚、边路纵深防守到防线、边路横向内切增加中路衔接点,有左肋部无球切入的速度,有一脚右脚弧线球攻击后点的线路和瞬间无球反插防线身后——一个速度力量加强脚下略差阅读比赛弱化攻击能力加强的朴智星。可惜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喋喋不休的将弗格森的针对性引援归结为了获取政治利益,而罔顾弗格森战术层面的补充意图。
曼联是一支英格兰俱乐部,从经营策略上吸收户口本潜力股和潜在户口本对于不断巩固国内影响力毋庸置疑,但是内心阴暗的将所有引援归结为政治性的阴谋论多少有点本末倒置的意味。10-11赛季,与温格的竞争之下拿下本土中卫斯莫林,11-12赛季再次击败阿森纳拿下琼斯,10-11赛季早就渐渐边缘化的斯科尔斯退役克莱维利回归作为轮换球员,引入特点与朴智星部分重叠但能够提供新技术特点补充的杨。每一笔都在着鲜明的战术意图,可惜,真可惜,而今已经完全被曲解成为了政治获利吸纳户口本。
当你抛开阴谋论和政治意图这些狗屁逻辑再回顾弗格森11-12赛季赛季初段的战术安排时,或许会跟现在的我一样惊讶弗格森曾经蕴藏着多激烈的改革方案——10-11赛季四大区域核心中卡里克和吉格斯直接坐板凳,撤掉卡里克在中后场的衔接和长传球分球,安德森直接承担中后场衔接、推进和出球,控制从后场到前场的提速和节奏变化,克莱维利负责中前场的衔接和策应走位,为阿什利杨横向活动和肋部空间制造攻击机会,阿什利扬的冲击和攻击后点线路得以更淋漓尽致的发挥,以攻击能力弱化衔接策应和接球能力更强的维尔贝克替代埃尔南德斯,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防线埃弗拉-维迪奇-费迪南德和右后卫位置上的斯莫林(看看使用方法有没有点像赛季初加盟桑德兰的布朗)
弗格森更像是希望以稳定的防线推动曼联中前场在11-12赛季的改革,攻击性更强,中后场推进速度更快、中前场穿插和带动幅度更大,禁区内箭头(维尔贝克)对于第一点的控制和接应球能力更强而不是单纯的无球跑动制造纵深和射门。不得不承认那样的曼联禁区覆盖存在各种问题,赛季初即使大胜也被射门的次数略见一斑。但是曼联整个运转的速度和穿插线路足以带着胜利慢慢磨合,然后就是那个伤病和意外逐步将曼联导向那个欧冠崩溃的赛季——联赛第一轮维迪奇受伤,埃文斯和琼斯或许运动能力更强但是稳定性经验不足;第四轮克莱维利伤停,曼联中前场缺乏足够的衔接策应点,安德森被迫前顶覆盖中前场、缺乏空间的阿什利扬技术不足脑子短路问题出现,朴智星虽然跑动线路出色但是直接攻击不足运动能力下滑;而主场惨败曼城更像是对弗莱彻+安德森组合的概括——当赋予安德森绝对自由度支配中后场球时他的推进和速度可以通过有目的性的高效走位为前场提供优势,当连续走球接应能力不足的弗莱彻配上进入前场就缺乏有目的性支配球的安德森时,中前场无法形成压制和有效折返、中后场直接暴露给对方锋线冲击。
我想武断的将安德森没能达到预期的责任归结给弗格森并不合适,当我回顾2011-12赛季前四轮的曼联战术布置时,弗格森甚至将绝对的自由度和中后场球权交给安德森支配。哪怕随着那个给安德森制造体系崩溃之后,曼联依然试图给安德森融入的机会,可惜后面是那个几乎判定安德森曼联生涯走向的膝盖伤势。
而对于彼时的曼联来说回到10-11赛季也缺乏足够的可能性——朴智星的覆盖面积极具缩小,埃弗拉纵向折返下滑叠加在一起之后曼联的左路覆盖和接应问题很难解决,防守需要左中卫更多的覆盖开销;吉格斯已经无法攻守兼顾,而卡里克的运动能力无法保证吉格斯前压之后的横向覆盖,安德森阅读比赛能力无法支撑带动整个体系完成中前场穿插出球的可能性。于是曼联不得不在一波难看的连胜之后冬歇期要求斯科尔斯回归——在我看来现代体系对于中场组织者的要求大致发展成两个类型——皮尔洛和哈维式专注于解决组织推进和纵向加速的大师,包括现在的莫德里奇;曾经的吉格斯、图雷式的带动整个前场发生区域节奏变化的组织者,包括现在的小白、克罗斯和J罗。一个完整的前后结构才足以支撑一支球队体系完成变化。
我不否认博格巴未来成为第二种类型区域带动轴式的超级巨星,但是对于11-12赛季的曼联来说,中后场没有一个大师组织者改善中后场推进、侧翼没有能够提供覆盖和衔接缓解压力的点,直接把博格巴推上中场不仅起不到优势叠加的效果,相反可能是一种揠苗助长。对比尤文图斯为博格巴提供的成长环境来说,中后场组织出球大师皮尔洛、两个能够在中场前压覆盖、衔接、出球的比达尔和马尔基西奥,博格巴在前后优化的情况下才可能逐步开发出来图雷式突然前压带动整个体系换位的巨星可能性。而对于11-12赛季那个泥沼中的曼联来说,根本不可能构建那种即插即用的体系。而对于有竞技压力的弗格森来说,曼联的选择就是现在被“称为倒退的斯科尔斯复出”——清晰后场到前场的出球思路加快进入对方半场的速度,以进攻展开牵制对方的中后场转换推进缓解后场的压力。我想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为了潜在巨星发展可能性而不惜牺牲球队成绩甚至冒着崩溃风险而改革的教练。。。
可以说2011-2012赛季的曼联始终在不停地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战战兢兢的度过:我曾经想过如果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二门会不会能够避免关键战德赫亚失误的风险,我也曾想过假设布朗和奥谢留下一个会不会能够避免维迪奇重伤之后琼斯和斯莫林的欧冠失误和联赛经验不足,但可惜这都是弗格森的选择——他选择给年轻人更多的成长机会,选择试着让安德森和克莱维利迅速上位的机会。
当令人遗憾或者作呕的是,这些困难的取舍和抉择早已无人问津,政治黑幕、户口本、操控比赛和弗格森脑残的不识巨星在弗格森退休两年之后像标签一样漫天乱飞。而当我出来试图从足球和战术角度解释问题时总被冠以脑残粉无法接受偶像坍塌的标签,难道曼联球迷不应该承担向外界解释清楚曼联发生什么的义务么。为什么总会有那种乐意通过贬低曼联标榜自己遗世独立、以怜悯的嘲讽曼联群体蒙昧并且帮着他队球迷来嘲讽曼联的人存在呢。我想这就是代沟吧——总有人相信自己的才华灭天绝地,相信自己的见识就是真理,对于我们这些早就应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老家伙嗤之以鼻,我们连质疑的权利都不应该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