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的时候急着出门,可能叙述的不是很清楚,其实我更想说的是防守的策略,或者再宏观一些,是瓜迪奥拉足球哲学里更抽象的一些“基本原则”。
究竟是十五脚传球,还是十四脚,还是二十一脚,这些是达成目的的过程,是微观的、细致的、步骤化的,是从无到有整理归纳出的“知其然”。而我更想思考和理解的,是球队在空间的理解与利用上的“所以然”。
一切战术的原点,无非就是创造空间和利用空间,在这个目的的基础上,往上架构和建筑起摩天大楼。再纷杂繁复的代码,也都是从0和1开始的。
几脚不是我关心的,也不是教条僵化的。
我不同意你的是,你认为对方如何占据空间不为我方掌控,而我认为瓜的理想中的阵地战效果,恰恰能够掌握和控制对手的站位。逼迫他们不得不如此,让他们身不由己。
己方每落一子,对手不得不应,最终对方筹码尽出,尽在我方预计之中。
当然,即便是纯理念层面探讨,瓜的阵地战也非圆满自洽。
至少两大问题很难解决:一是对手封锁空间,不跟你对位落子,始终保持己方防守阵型,不受你反复调动。
一是,对方采取和你同样的策略,并且执行力更高,球员更强。这样,你有球时门将参与控球的优势他也有,他无球时门将不能对位防守(不论是盯人还是区域)的劣势你同样不能回避。
对方同样用阵地战,采取高位逼抢,用你自己的策略对付你。这时的关键就是争夺控球权。
一句话,太像自己和完全不像自己的对手都不好对付。 引用18楼 @kirakirak 发表的:
不懂ls话里的意思。要讨论一个教练某一创新性的战术思想,当然是找他的战术意图被贯彻执行得最彻底的案例用于解释。比如上赛季对曼城,这赛季对罗马都符合这一标准,同时因为给人印象深刻便于唤回记忆理解,这都是非常适合拿来举例的。对罗马是名局没错,这篇译文中对曼联那场怎么看也不算是名局吧,但中场首次使用双边后卫却是这场,拿来举例十分符合文章的立意,也更说明其本意并非是要吹捧谁。 这么一篇干货十足的文章,能看到双边后卫这一战术从上赛季小试牛刀到这赛季发扬光大的过程,你看到的为何只有吹捧二字。
如果ls觉得曾经有过分析不客观或者吹捧得过头的情况,完全可以当场针对性指出,何必在这个是良性互动讨论的楼里破坏气氛。如果战术有什么缺陷,或者想比较前后两个赛季,都是完全可以拿来单开楼讨论的话题,区里需要也欢迎这种讨论。ls有干货大可拿出来分享,又何必云里雾里又毫不客气得说别人心里明白。至少我个人觉得挺莫名其妙的,感受不到你在含沙射影谁,你确定当事人能对号入座?
说的也是,在这儿喷某个爱写东西的高层是不合适,说声不好意思 引用21楼 @delbosque 发表的:
几脚不是我关心的,也不是教条僵化的。
我不同意你的是,你认为对方如何占据空间不为我方掌控,而我认为瓜的理想中的阵地战效果,恰恰能够掌握和控制对手的站位。逼迫他们不得不如此,让他们身不由己。
己方每落一子,对手不得不应,最终对方筹码尽出,尽在我方预计之中。
当然,即便是纯理念层面探讨,瓜的阵地战也非圆满自洽。
至少两大问题很难解决:一是对手封锁空间,不跟你对位落子,始终保持己方防守阵型,不受你反复调动。
一是,对方采取和你同样的策略,并且执行力更高,球员更强。这样,你有球时门将参与控球的优势他也有,他无球时门将不能对位防守(不论是盯人还是区域)的劣势你同样不能回避。
对方同样用阵地战,采取高位逼抢,用你自己的策略对付你。这时的关键就是争夺控球权。
一句话,太像自己和完全不像自己的对手都不好对付。
这话没什么问题,像网球和羽毛球这样的单人隔网运动,讲求的高境界也是通过对球的控制,达成对于对手的控制。
相比足球,这种频繁交换“影响球的权利”的运动,倒更能体现出控制力在攻防两端的同时体现。
我想表达的是,由于人的主观性不容他人操控,所以对手的站位与跑动本质上不受己方影响。
但是防守状态下,通过对于持球者的压迫与线路的切断,可以使得某个点被隔离于整体之外,无论是持球点,亦或远端的无球点。这些被“重点照顾”的点所占据的空间,也就成为了对方无从利用的空间。这是防守端的理想状态。至于进攻,正如你所说的,要看对手的态度。
另外,足球场上除了空间对抗之外还有一个层面,那就是点的对抗。不过我个人觉得在两支球队的博弈中,这两种对抗夹杂交织得很繁复以至于并不容易分辨。另外看起来不在讨论范围内,我就不偏题了。 呵呵 笑了 有点高中时候看评论鲁迅文章的感觉也许作者原本就一个意思所谓的分析能给作者分析出3个甚至5个意思 什么都要有个度 太过就不好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