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age 发表于 2017-9-26 21:49:48

天下足球网:1956-57皇马卫冕,巴斯比宝贝惊艳

一、烽烟再起,英格兰参战1955-1956年的欧冠取得了成功,一项旨在覆盖整个欧洲版图(虽然此时尚未完全实现这一点)的足球俱乐部间赛事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这是欧足联、《法国足球》,乃至整个欧洲足球的胜利——要知道,作为欧冠创意渊源之一的南美足球如今反而落于人后,南美的足球强国们还要等上3年的时间才会迎来首届南美解放者杯的举办。至于严重后进的非洲、北美、亚洲等等,更是不在话下。

赛事成功自然起到了“招蜂引蝶”的效果。1956年夏天,在前一年参赛国的基础上,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卢森堡也加入了欧洲冠军杯。看看这些新进者的名头,欧冠迅速扩张的影响力即可见一斑了,保、捷、罗三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加入了这项本由资本主义国家创办的赛事,这在当年并非易事;但至少在这个问题上,足球本身获得了一次对于政治的难得胜利。然而,这还绝非欧冠“第二年”最大的胜利:真正的新闻,在于英格兰曼彻斯特联队宣布参加欧冠!

如今的英格兰足球已然没有多少优越性可言,其起伏不定的大赛战绩和球场表现甚至成为很多人眼中的趣谈乃至笑柄。然而至少在1950年代,英格兰足球作为足球鼻祖和曾经的霸主,依然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尽管本土不败的神话早已于1953年被匈牙利人打破,但这并不影响欧洲大陆足球人依然对英格兰足球多少高看一眼——毕竟这是一种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还留有深刻印记的传统。欧冠初年时,邀请英格兰冠军参加就成了欧冠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向来谨慎保守而又自视甚高的英足总拒绝了欧冠的好意,强扣切尔西不予放行。如今,英足总的态度依然没有转变,但曼联和他们的主帅巴斯比可不想重蹈倒霉蓝军的覆辙;在巴斯比的带领下,曼联不仅于1955-1956年重夺联赛冠军,更是培养出了著名的“巴斯比男孩”一代,对于他们而言,欧冠正是扩大球队影响力,并进一步提升年轻球员水平的绝好机会。顶住英足总的压力,曼联宣布参加本年欧冠,成为欧冠史上首支参赛的英格兰俱乐部。这是曼联的胜利,更是欧冠赛事的又一次成功。

巴斯比爵士
二、奇怪的预赛
现在,欧冠已经有来自22个国家的冠军参赛了,于是如何制订赛程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本年度欧冠依然设置了预赛赛制,但作为卫冕冠军,皇家马德里无需参加预赛轮,因此出现了21支队伍参赛的窘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足联想出了一个虽然客观来说也不见得多么高明,但总算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将21支球队分为三组(实际上使用的是英文pot一词,意为陶罐、容器等等,这里个人感觉还是翻译成大家更容易理解的“组”为宜),其中每组首先抽出的4支球队捉对厮杀,而随后抽出的3支球队则获得了绕过预赛轮直接晋级的机会:这确实是一个略显奇葩的赛制,可以说仅有概率意义上的公平,但事已至此,大家也只能按部就班、各安天命。在抽签之后,各组状况如下:

从纸面实力上看,预赛轮的各个对决可以说相对还是比较接近的,似乎只有多特蒙德与卢森堡斯波拉的实力略显悬殊。而事实则略有出入:布加勒斯特迪纳摩4比3(总比分,后同)加拉塔萨雷、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人4比2华沙莱吉亚、毕尔巴鄂竞技5比3波尔图的比赛确实相对接近,尼斯6比2奥胡斯的比分也尚在情理之中;但在余下两组对决中则出现了不大不小的冷门:首先是多特蒙德两回合竟与卢森堡斯波拉战成5比5平,在那个没有客场进球数多者晋级规则的年代,双方不得不通过附加赛一决高下,而此时多特蒙德才显示出真正实力,一波7比0大胜对手。联想到一年前红白爱森首轮即被希伯尼安淘汰,此时的西德俱乐部足球在欧冠层面的表现依然缺乏说服力。


曼联与安德莱赫特的首发阵容
而另一个冷门则由“巴斯比男孩”创造,他们竟然以12比0的总比分碾压了一年前曾经参加过欧冠的比利时班霸安德莱赫特!诚然,此时的比利时足球可以说还属于欧洲的后进集团,一年前的欧冠上安德莱赫特也以4比10的总比分被MTK早早淘汰;但无论如何,首次参加欧冠的曼联表现实在精彩,尤其是次轮曼联在缅因路“主场”(此时的老特拉福德还未从二战空袭的创伤中恢复,曼联依然借用同城兄弟曼城的缅因路球场进行主场比赛)以10比0大胜,球队正印先锋同时也是“巴斯比男孩”代表之一的汤米-泰勒(Tommy Taylor)上演帽子戏法,而左内锋维奥莱特更是独中四元,此时两位几乎同龄的年轻人可谓出尽了风头,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二人竟将阴阳永隔。

泰勒绰号“大汤米”
三、皇马受惊
奇怪的预赛轮到此结束,加上卫冕冠军皇马,16支球队终于进入正式的首轮厮杀。与一年前相比,皇马的实力不降反升:他们成功的从欧冠决赛对手兰斯阵中挖来了“足坛拿破仑”雷蒙-科帕,队史最伟大锋线组合的建设又进一步。然而皇马一上来就遇到了大麻烦,他们尽管在主场凭借迪斯蒂法诺和马夏尔(Ramón Marsal)的各两粒入球,以4比2战胜了维也纳快速,但在客场他们又以1比3败阵,不得不与对手进行附加赛。事实上,此时的维也纳快速可谓名副其实的劲旅:球队于1951至1960年间6夺联赛冠军,正值队史一段黄金岁月;主帅马克斯-默克尔(Max Merkel ),如今的球迷对其大多知之甚少,但在当年默克尔也无愧于一流名帅之誉,而且性格果断、强硬,言行略显乖张,善于将球员推向极限,颇有些如今穆里尼奥的味道。在维也纳快速成功之后,这位颇具争议的主帅将主战场转往德甲,先为慕尼黑1860获得联赛冠军与杯赛冠军各一次,并率队杀入1965年欧洲优胜者杯决赛;后率领纽伦堡再获1968年德甲联赛冠军,但当年夏天莫名其妙大批更换功勋球员,最终导致球队战绩出现剧烈起伏,一年之后竟以卫冕冠军身份降入乙级——默克尔的经历可谓传奇。主帅有本事,球员也不在话下:此时的维也纳快速阵中拥有数名参加过1954年世界杯正赛,有足够资历入选奥地利队史最佳阵容的名将,其中就包括了在1954年世界杯上获得专家一致好评,被认为是奥地利队史最佳后卫之一的两名后防大将哈纳皮(Gerhard Hanappi)以及未来作为主教练更加功成名就的恩斯特-哈佩尔。实际上,正是哈佩尔出人意料的帽子戏法,帮助快速队在这场气温极低的比赛中3比1战胜了皇马,抢得了与卫冕冠军附加赛决战的机会。更神奇的是,哈佩尔的全部三粒进球都在上半时打进,以至于伯纳乌都不得不承认“这场比赛的上半场是我经历过的最艰难、最痛苦的45分钟”。如果不是迪斯蒂法诺的进球将双方进球数扳平(当时欧冠已经有进球数多者晋级的规则),卫冕冠军将面临开局即遭淘汰的厄运。

默克尔(左)
事已至此,双方也只能抖擞精神再战。对于皇马而言颇为幸运的是,维也纳快速队答应了附加赛就放在伯纳乌球场进行——当时维也纳快速队经济状况堪忧,而皇马“及时”向对手提供了援助,换来了附加赛的地利之便。而更加幸运的是,开场仅1分钟,前锋伊格莱西亚斯(José Iglesias Fernández,一般简称何塞托)的进球就奠定了比赛的基调;20分钟后,科帕的进球为球队加上了双保险——客观来讲,科帕的皇马之行虽然成功,但过程却算不得一帆风顺。这位在兰斯和国家队不是打中锋就是打内锋等核心位置的金球奖得主,在皇马却经常因为球队锋线实在好手如云而不得不出任右边锋偏于一隅。此外,亦有传言认为科帕与迪斯蒂法诺同为需要控球在脚的一代巨星,二人在场上球权分配和场下私交方面或有矛盾,至少科帕1958年获得金球奖时,迪斯蒂法诺确实颇有微词,认为“拿破仑”抢走了本属于自己的三连金球机会(迪斯蒂法诺于1957和1959年获得金球奖)。不过,这些小困难总算可以克服,而且教练、队友和观众对于科帕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用迪斯蒂法诺的话说,一旦球队处于困境需要争分夺秒,就赶快把球交给科帕,因为只有他知道如何处理;而科帕自己也提到,刚到皇马之初遇到了一些困难,球权总往左路的亨托处传,但是随后一切开始发生变化,比赛的重心渐渐向自己倾斜。更何况,用科帕自己的话来说,“我在皇马挣得比兰斯多10倍”,而且还开拓了专属的商业品牌,纵然有一些小挫折,科帕也应当足以满意了。

在迪斯蒂法诺的注视下,科帕捧起金球奖
皇马有惊无险的通过了第一轮比赛,同样强大的维也纳快速不幸成为牺牲者。另一个倒在附加赛战场上的是格拉斯哥流浪者,他们在两回合与尼斯战成3比3平后,附加赛1比3败下阵来,爆出一个冷门。与皇马与尼斯的辛苦相比,其他晋级队的日子则好过一些,曼联再次表现出蓬勃朝气,他们以3比2战胜了颇具实力的多特蒙德,维奥莱特再入2球立功。索菲亚中央陆军10比4战胜布加勒斯特迪纳摩,“社会主义内战”以前者对对手的血洗告终,日后将参加世界杯正赛的球队前锋帕纳约托夫(Panayot Panayotov)和柯雷夫(Ivan Kolev)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草蜢、贝尔格莱德红星分别战胜了斯洛伐克人和罗达JC,一年前爆冷获得意甲冠军的“紫百合”佛罗伦萨队也不声不响的战胜了瑞典雪诺平。

维奥莱特在之后的“慕尼黑空难”中幸存了下来
四、历史的叹息
然而,最值得一提的对决发生在毕尔巴鄂竞技与布达佩斯捍卫者之间;而“值得一提”的理由,并不在于比赛结果的胜负,而在于比赛期间发生的一件大事,一次扭转了匈牙利足球乃至整个匈牙利国运的危机:1956年10月23日,对时任国家领袖拉科西-马加什粗暴中断“新阶段”政策,重回斯大林路线之举积怨已久的布达佩斯市民,以支援波兰进步选举为由,以大学生为先,开始了游-行活动。一开始,活动尚处于静默游-行阶段;然而到10月23日夜间,随着人群的不断扩大,以及民众要求更换领袖、排斥苏联的情绪不断激化,已然演化成了民众与政府的对抗与流血冲突。面对民众的呼声,匈牙利政府已然有些素手无策,但苏联人的干预使得事件彻底升级:10月24日,在没有得到匈牙利政府邀请的情况下,苏联人第一次向匈牙利出兵,游-行活动顿时演变成了举国大骚乱乃至暴动;11月4日,苏联的机械化部队铁蹄再次进入匈牙利,匈民众与民众所支持的“新政策”缔造者纳吉-伊姆雷再次遭遇失败。待事件结束,匈牙利人已经付出了2700条人命的代价,同时20余万人成为难民,经济损失高达匈牙利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4;纳吉本人也被苏军劫持,后被匈牙利亲苏政府审判后处刑,整个事件直到11月14日方才平息,史称匈牙利“十月事件”。

时任匈牙利最高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
“十月事件”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件大事,其对于匈牙利国家的历史进程所起到的重大影响自不待言;而对于匈牙利足球而言,“十月事件”则更是毁灭性的。众所周知,1950年代的匈牙利足球处于历史巅峰期,以普斯卡什、柯奇士、希代古提、齐博尔、格罗希奇等人领衔的匈牙利“黄金之队”是那个时期无可争议的最强者。尽管1954年世界杯决赛爆冷负于西德,但球队底子毕竟还在,假以时日并非不可能东山再起。然而,“十月事件”彻底打乱了一切:1956年11月22日,布达佩斯捍卫者队奔赴圣马梅斯球场,与强大的毕尔巴鄂竞技进行欧冠比赛。捍卫者队是“黄金之队”的人才培养库,也是匈牙利的军旅球队,阵中拥有普斯卡什、柯奇士、齐博尔、博日克、格罗希奇、布达伊(László Budai)和未来的匈牙利核心蒂齐(Lajos Tichy)等人,客观而言实力在毕尔巴鄂竞技之上;然而“十月事件”让队员们心神不宁,尤其是在“是否回国”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本来,1954年世界杯失利之后,普斯卡什等人在国内就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普斯卡什甚至有过在街上被人掌掴的经历,而格罗希奇更是因“叛国罪”一度被捕和流放;如今国内更是乱成一团,“普斯卡什在骚乱中身亡”等等谣言满天乱飞,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球员们即便想要逃避也是无可厚非。回到赛场上,精力无法集中的捍卫者为悼念事件中死亡的同胞臂缠黑纱,在客场2比3小负毕尔巴鄂竞技;而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内,他们没有按照本国足协的要求回国,而是跑到西班牙和意大利进行了一系列友谊赛聊以度日(皇马便是捍卫者友谊赛的对手之一)。双方之间的第二回合比赛因此不得不改在布鲁塞尔进行,捍卫者在毫无“主场”之利,主力门将法拉格(Lajos Faragó)中途受伤下场导致球队不得不10人应战,且队员普遍依然心绪难平的情况下3比3战平对手,无奈惨遭淘汰。此时,国际足联也跑来横插一脚,对久久不肯回国的捍卫者施以禁赛处罚;而捍卫者的应对策略则是远渡重洋,跑到南美再进行一系列友谊赛和展览赛。待到1957年2月重返欧洲,普斯卡什、齐博尔、柯奇士三名核心主将宣布不再回国,一代“黄金之队”,就此分崩离析,只留下后世的一声声叹息。

普斯卡什时代的布达佩斯捍卫者
五、矛盾决战
布达佩斯捍卫者到此为止,欧冠的征程还要继续。四分之一决赛中,年轻的曼联再次出尽了风头:他们在圣马梅斯敢于和对手对攻,虽以3比5落败但赢得了掌声;回到缅因路,“红魔”魔性再燃,维奥莱特、泰勒与右边锋琼尼-贝里(Johnny Berry),球队反败为胜成功淘汰了强大的巴斯克人!皇马则四平八稳的6比2完胜黑马尼斯,这场比赛本身并无太多悬念,有趣之处在于比赛成为了皇马对于尼斯主帅卡尔尼利亚(Luis Antonio Carniglia)的一次“面试”,赛季结束之后,这位在战术安排和技术球员训练方面颇有心得,并且率领尼斯队爆冷获得联赛冠军,并在欧冠战场上继续以弱胜强的阿根廷教练成功“投敌”,接替比利亚隆加(José Villalonga),成为皇马新的主帅,此乃后话。此外,紫百合佛罗伦萨再次低调的以5比3战胜草蜢,贝尔格莱德红星则在又一场社会主义内战中战胜了索菲亚中央陆军。

曼联首发阵容图
卫冕冠军、老谋深算的皇马vs欧冠新军、朝气蓬勃的曼联,1957年的这场欧冠半决赛对决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迪斯蒂法诺、科帕、亨托、里亚尔、穆尼奥斯、萨拉加对决邓肯-爱德华兹、泰勒、维奥莱特、贝里、佩格(David Pegg,左边锋)和利亚姆-惠兰(Liam Whelan,右内锋),比利亚隆加对决巴斯比。第一回合在伯纳乌,皇马充分发挥了经验优势:技术本就占优的他们有意通过加强身体对抗与拼抢影响年轻曼联队的情绪,后者尽管抵抗了60分钟,但还是在马特奥斯(Enrique Mateos,皇马阵中处于轮换主力地位的内锋)、迪斯蒂法诺和里亚尔的进球面前1比3败下阵来。14天之后,回到缅因路球场,对皇马颇为不友好的英国人将赛场气氛渲染的颇为危险,但皇马的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再次展现:他们没有手握优势控制节奏,而是从一开始就发动快速攻击,并在30分钟左右便凭借科帕和里亚尔的入球客场两球领先。下半时,顽强的曼联发起反击,泰勒再入一球,而第85分钟时当时还是球队替补的博比查尔顿再下一城,红魔总算与对手战平,但这一结果当然无法帮助他们晋级。不过纵然如此,“巴斯比男孩”们已然获得了整个欧洲的尊重,他们虽然年轻但毫不怯场,面对多特蒙德、毕尔巴鄂竞技和皇马这样强大的对手展现出了充分的战斗力,而巴斯比坚持的技术流、短传配合流足球也震撼着英格兰人固有的足球理念;至于红魔在培养年轻人方面取得的成果更是不在话下,球队主力阵容中仅有贝里(31岁)、队长罗杰-比尼(Roger Bryne,中卫,27岁)和门将雷-伍德(Ray Wood,26岁)的年龄此时在25岁以上——多么令人羡慕。

第一代巴斯比男孩,真正的巴斯比男孩
皇马再次晋级欧冠决赛,开始逐步积累自己作为欧冠第一贵族的历史资本;而当人们抬头一看,却发现皇马的对手乃是此前几乎不声不响的佛罗伦萨:他们在半决赛中发挥防守优势,1比0闷死了技术更加出色的贝尔格莱德红星。尽管比不得尼斯的黑马成色,但紫百合能够杀入决赛本身依然多少出人意料,更何况杀进本年度欧冠的前提是前一年能在北方三雄的围剿中获得意甲冠军,这一任务的难度可谓更高。爆冷获得联赛冠军之后,又压过尤文、米兰和国米,成为第一支杀进欧冠决赛的意大利球会,日后更是凭借1961年首届优胜者杯冠军头衔成为意大利第一支获得欧洲三大杯冠军的俱乐部——这支佛罗伦萨队自然配得上人们的关注。

决赛上的佛罗伦萨 行文至此,有必要绕远一些,简单聊一聊这一阶段意大利足球的发展状况。接连遭受二战炮火的摧残和苏佩加空难的打击,到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时,原本以球员技术领先欧洲大陆的意大利足球陷入绝对低谷,以往仍以攻势足球为主的思路走到了瓶颈。尤文、米兰两强固然还能凭借实力优势维持进攻踢法,但其他球队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出身于意甲中下阶层俱乐部的教练开始另辟蹊径,通过学习瑞士人的经验,在防线上设置自由人(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自由人还不是日后贝肯鲍尔式的进攻型自由人,而属于清道夫的阶段)的方式加固防守,通过防守和反击赢得胜利。意大利早期自由人和防守反击战术的代表人物,是带领萨莱尼塔纳和罗马分别以乙级冠军身份升入意甲,并且在意甲中下游球队混的颇为出色的朱塞佩-维亚尼(Giuseppe Viani),以及于1948年令人大跌眼镜的带领的里亚斯特俱乐部斩获意甲亚军头衔的未来名帅内雷奥-罗科。一开始,自由人战术被认为是“旁门左道”,不受联赛金字塔尖的待见;但是其在中下层的发展与成果,还是逐渐引起了豪门的关注和重视; 1952-1953与1953-1954赛季,在主教练福尼(Alfredo Foni)的带领下,国际米兰队以自由人战术连续夺冠,并且培养出了意大利史上第一位著名自由人伊瓦诺-布拉松(Ivano Blason。值得一提的是,布拉松此前效力的正是罗科执教的的里亚斯特),至此自由人战术终于改头换面,登上大雅之堂。此时的佛罗伦萨,便是自由人战术在意甲的又一代表。

伊瓦诺-布拉松
此时佛罗伦萨的主教练是意大利足球史上一代名将兼名帅贝纳尔迪尼(Fulvio Bernardini)。球员时代的贝纳尔迪尼是一名出色的中前卫,在1930年代意大利足球由235体系逐渐向WM体系过渡的岁月里,守强于攻的贝纳尔迪尼虽然拥有出色的能力,但不受偏传统派的时任国家队主帅波佐所青睐。然而,波佐的忽视并不妨碍贝纳尔迪尼依靠踢球时积累下的经验以及细致的观察、思考能力,于日后成长为一名同样杰出的主教练,佛罗伦萨便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身为曾经的防守悍将,贝纳尔迪尼很快将自由人的思路引入到紫百合,从而打造了一支攻守兼备的队伍。一方面,他的球队以有“盘带之王”美誉,乃加林查在巴西国家队前辈的一代名将的右边锋儒利尼奥(Júlio Botelho “Julinho”),技术同样出色且射门力道极大的阿根廷裔归化球员蒙托里(Miguel ángel Montuori),以及本土中锋维尔吉利(Giuseppe Virgili)为核心,拥有不俗的攻击能力。另一方面,球队虽仍以当时流行的WM阵型为基础,但贝纳尔迪尼塑造了一种颇具弹性的防守体系,而且通过球员位置的变换,在原本一板一眼的WM下实现了自由人的设置:在需要加强防守的时候,贝纳尔迪尼会用技术平平但跑动能力出色、勤勤恳恳、甘于回撤的左边锋普里尼(Maurilio Prini),替代更具杀伤力的但不喜防守的比扎里(Claudio Bizzarri)首发;在防守时,普里尼深度回撤退回左前卫位置(这一用兵方式明显早于巴西队1958和1962年对于扎加洛同样的使用策略),与原本的左前卫,球队主心骨之一的塞加托(Armando Segato)组成双中场;原本的右中场基亚佩拉(Giuseppe Chiappella)或斯卡拉姆齐(Aldo Scaramucci)退回防线盯防对手中锋;而原本的中后卫奥尔赞(Alberto Orzan)则处于一个不必盯防任何对手,而主要负责拖于防线身后四处灭火的角色——换句话说,奥尔赞成为了自由人。正是这样复杂但又精细的防守体系,为紫百合逆袭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1955-1956赛季,佛罗伦萨队在34场比赛中打入59球,这一成绩不可谓不好(当赛季第三),但与联赛亚军米兰的70球仍有明显差距(另一支进球多于佛罗伦萨的是博洛尼亚队,68球);关键在于,全年下来紫百合一共仅失20球,连失球第二少的国际米兰也比他们多出16个。佛罗伦萨以防守立队的思路,由此可见一斑。而类似这样的思路,在未来数年之内将进一步在意甲范围内扩张,最终彻底改变一个国家足球的面貌。


佛罗伦萨防守时的阵型变化
1957年5月30日,伯纳乌球场。皇马主攻,紫百合主守:与一年前球迷可以期待的对攻局面不同,1957年欧冠的呈现出的是矛与盾的对决。皇马阵中拥有迪斯蒂法诺、科帕、里亚尔和亨托等攻击线上的明星,同时拥有主场之利(皇马是前一年冠军,因此本年度欧冠决赛赛场选定为伯纳乌球场,当时尚没有抽选决赛主场的规则),战术上倾向于短传配合,将球稳步传递转移的同时不失迅捷,通过对球权和节奏的控制压制对手;佛罗伦萨精于自由人防守体系,反击时追求速度和精确,讲究把球快速打到空挡区域,利用儒利尼奥等前锋冲击对手防线。

决赛的双方出场阵容
紫百合的防守确实厉害,直到69分钟之前,皇马都未能攻破对手球门,而佛罗伦萨人也未能觅得良机。比赛的均衡在第69分钟因为裁判的争议性判罚而被打破:科帕直传,后插上的内锋马特奥斯在禁区里被紫百合后卫马吉尼(Ardico Magnini)绊倒,当值主裁荷兰人霍恩吹罚点球。问题在于,马特奥斯接球之前,边裁已然举旗示意越位,但遭到了霍恩的无视!客观来讲,直到2004年左右之前,主裁判都有权力在越位问题上不听从边裁的示意,当年名哨科里纳便有过类似的行为,霍恩的这一判罚从规则上讲无可厚非;再客观而论,当时边裁对于越位的判罚技术也确实存在明显不足,直到1990年代之前,出现越位误判在足球场上实属常见。但是在这样一场重大赛事中在越位问题上无视边裁意见,也确实难免引起人们的非议;更关键的是,当时马吉尼的犯规位置似乎在禁区之外。越位争议+犯规地点争议,霍恩的极刑判罚自然引起了紫百合球员的抗议。

马吉尼接触马特奥斯的瞬间,可以看到犯规地点确实有在禁区之外的嫌疑
然而抗议无效,霍恩先生坚持己见,而皇马更是自然不会放弃这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迪斯蒂法诺一蹴而就(佛队门将萨尔蒂实际上差点扑出皮球),皇马终于取得领先。别无他途的佛罗伦萨人只能努力出击,而这样突然的频道切换自然不利于他们继续保持防守的稳定:6分钟之后,科帕再送直传,亨托高速插上反越位成功,面对萨尔蒂的出击冷静挑射得手,2比0,皇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六、总结:光荣的卫冕
随着决赛的结束,1956-1957赛季欧冠也就此盖棺论定:强大的皇家马德里队2比0战胜佛罗伦萨,成功实现卫冕。在整个过程中,皇马经历了与维也纳快速的惊险一战,经历了与曼联的新老PK,又经历了与佛罗伦萨的矛盾对决。尽管一路走来并不平坦且不无争议,但皇马的卫冕依然配得上“光荣”二字,毕竟能够克服艰辛的征程一直走到最后,这本身就是球队强大的体现。紫百合佛罗伦萨则完成了迄今为止队史唯一一次欧冠决赛的比赛,虽然悻悻而归,但意大利防守足球的战斗力初步显现。

佛罗伦萨在意大利国内已成为绝对劲旅
此外,曼联队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年轻、进取、技术和攻势足球赢得了人们的欢迎,球队内锋维奥莱特(9球)和中锋泰勒(8球)更是荣膺赛事金靴银靴,连伟大的迪斯蒂法诺(7球)都只能在数据榜上成为二人的陪衬毫无疑问,巴斯比的曼联男孩们有着光明的未来——至少到目前为止,人们是这么认为的。最大的遗憾则属于布达佩斯捍卫者,他们在实力强于对手的前提下因场外因素分心而被淘汰,此后更是失去了多名核心战将,成为了匈牙利足球走下神坛的一个缩影。无论如何,欧冠的历史仍将继续,这项赛事的“第二年”同样获得了成功;而皇家马德里则毫无疑问是赛事的最大招牌,更多的辉煌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下足球网:1956-57皇马卫冕,巴斯比宝贝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