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vs国安复盘:在最后的最后战斗
时值沪上经历着史上最高气温的炙烤,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两支老牌劲旅在虹口迎来了又一次的京沪大战。比起联赛首回合的菜鸡互啄,足协杯赛场的玄学制胜,本场比赛双方终于打出了见招拆招的战术对决和激情四射的火爆场面。今年的三场京沪对决中,今晚的比赛无疑是最精彩的一场。【抢开局,施密特战术终遇阻击】尽管上海连续数天气温达到40度以上,施密特对于大训练量的追求却一直没有改变。训练中,平日里用作热身的抢圈在施密特的要求下都上了实战一般的强度。德国主帅训练的目的性和强度可见一斑。本场比赛,施密特依然沿用了此前的首发阵容,仅在金泰延和宋博轩一处进行了对位调整。但发挥出的效果却和前两场比赛不完全一致。开场10分钟内,双方打得大开大合。马丁斯和奥古斯托各浪费了一次黄金机会,而张稀哲、索里亚诺、特维斯的远射也都极具威胁。
(图)奥古斯托开场浪费黄金机会
在施密特上任的头两场比赛中,开局阶段的国安都是用凶狠的拼抢和高速的传导对对手进行围攻,而并未给对手本场比赛开局这样多的机会。究其原因,这与波耶特的战术和申花球员的个人能力不无关系。
波耶特基本沿用了上一场曼萨诺的策略:既然施密特的球队高位逼抢,那我就放弃自己的高位,不通过中场直接向前推进。两轮之前的恒大并没有作出类似的部署,于是在中场被抢散的情况下在开局阶段被国安按在半场围攻。上一轮的曼萨诺做出了这样的尝试,无奈耶拉维奇无力对国安的防线造成太大威胁。而波耶特手下拥有着特维斯和马丁斯两名强力前锋,辅以这样的打法,他们终于对施密特调教的防线形成了打击。
从这个角度看,瓜林的停赛未尝不是塞翁失马。考虑到国安的逼抢强度加上张稀哲、奥古斯托二人抢截后出球推进的能力,申花即使拥有瓜林也很难控制住中场。反倒是身体强速度快的马丁斯可以搅得国安后防线天翻地覆。上半场比赛,马丁斯两次完胜与其对位的雷腾龙并创造出绝佳的得分机会。国安之前对于重点人的夹抢没有能在昨晚的比赛中继续贯彻。
(图)马丁斯一对一完胜雷腾龙
【苦战虹口,仰望星空也需脚踏实地】在施密特执掌教鞭的前两场比赛中,国安队用近乎无解的好状态取得两场完胜。但相比较之下,本场比赛拿下三分却更让人觉得欣喜。昨晚的国安才是一支常态化的国安:防守会出现漏洞,被打反击会出现空档,70分钟往后体能会跟不上。但在这种情况下能撑到最后并拿下比赛,这是比前两场顺风顺水赢球更可贵的经验。
之前的比赛,球员完整地践行了施密特的战术。但事实上,没有球队能在全季的每场比赛中都完全发挥自身的技战术特点。一个赛季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不断调整中度过的。笔者曾经看到一个观点,说无足轻重的酋长杯比赛反而很能体现阿森纳在即将到来的赛季的表现。因为赛季多数时候,阿森纳就是在少两到三名主力,且精神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情况下度过的。这与酋长杯时球队的状态其实非常相近。阿森纳每个赛季初都能凭借一波好状态在积分榜排名靠前,其实参考价值反而不大。
(图)两队拼到筋疲力竭于国安同理。本轮比赛的状态应该是国安大部分比赛能达到的水准(在理想情况下)。提升空间在于体能以及传切配合的精准度,本场比赛国安队的失误真的太多了。在笔者看来,昨晚施密特的临场指挥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李磊在下半场已经明显体力不支,施密特却一直没有对边卫位置进行调整。导致替补上场体能充沛的毛剑卿获得了大量突破传中的机会,并直接造成了数个角球。本场比赛,国安所暴露的单兵防守能力问题、高空球防守问题都是亟待施密特解决的。接下来国安将连战河南、鲁能和权健。比赛只会一场比一场艰难。昨晚赛后,李磊、于洋和宋博轩都表达了杀入前四的决心。虽然笔者认为说得为时过早,但国安不再混日子的态度无疑是值得称赞的。国安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但道阻且长。【不避争议,谈谈昨晚的判罚】昨晚赛后最大的争议无疑是点球的判罚。手球和越位向来是足球场上最具争议的判罚点,球迷对此二者的判断也基本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昨晚赛后,“球找手”和“扩大防守面积”两说就作为京沪两方的观点在网络上交锋起来了。为了严谨,笔者从FIFA官网下载了最新版的比赛规则(laws of the game 2016.2017)。针对手球的判罚是这样表述的:后两条涉及投掷护腿板一类高端操作,与此球无关。有关的部分是笔者标重的部分,大致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需要考虑手向球的移动(而非球向手移动);考虑对手和球的距离(球是否不可预期);手的位置不意味着有明显动机。进一步翻译成球迷们惯用的语言,就是手球判罚需要考虑三条:手找球还是球找手;是不是故意的;手是不是处在自然位置。如此看来,昨晚毕津浩的动作几乎完美避开了这三点。点球不应该判罚。(图)毕津浩的手球可以和FIFA规则一一对应事实上笔者本人也很意外,扩大防守面积一说在国际足联的规则中完全没有被提及。但现实中,似乎很多球迷甚至解说员都是在依据防守面积来判定手球是否犯规的,包括笔者在内。那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扩大防守面积”一说其实是对以上三条的模糊概括,并且有更强的执行性,所以成为了许多人默认的判定标准。事实上,官方的规则是非常难以执行的。多近的球需要躲,多自然的手臂位置算自然,这都是非常难以界定的。回追的边后卫甩在身后的手臂阻挡了传中,这是非常标准的点球。但你很难通过以上三条对他处以极刑。奔跑中甩开的手可以理解为自然的,传中的速率也可以理解为躲不开的。至于是否故意,那更是完全无从判断了。于是,“是否扩大防守面积”就成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概括。既然手都张开了,大概可以认为有很大嫌疑是故意的;既然确实是手挡住了别人的进攻,那判点球似乎也没什么话说。关键在于,防守面积的扩大与否是非黑即白的,绝大多数符合三条规则的手球也都符合扩大防守面积。这似乎是一种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的理解。可惜昨晚毕津浩的手球正是少数完全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情形之一。作为球迷,其实防守面积一说可以继续作为大家的主要评判标准,多数情况下都是正确的。但作为裁判,昨晚的当值主裁李海新是失职的,他没有领会国际足联的精神。这明明应该是他的业务基础。(图)主裁李海新昨晚多次作出争议判罚除此之外李海新还有许多次业余的表现。下半场国安队的一次进攻中奥古斯托倒地,裁判示意进攻有利。但彼时体能耗尽的国安更希望获得这粒位置极佳的任意球。持球的拉尔夫一直示意裁判鸣哨,但李海新未予理睬。球队示意停止进攻后裁判应该吹停比赛。裁判这个球的处理显得非常的业余。遑论上半场特维斯疑似犯规后又获得疑似点球,裁判两次都未吹罚,搞得两边球迷都不满意。中超裁判业务素养的提高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