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的烦恼 发表于 2016-10-22 10:48:21

与其寄希望于里皮,不如从中国青训历史中探寻真相


这两天体育媒体颇不宁静,里皮即将执教国足的消息甚嚣尘上。传说中国足协开出的合同超出了4.4亿元,无论这个钱谁出,都是一笔大生意。

中国足球这几年从来不缺大生意,从恒大的强势崛起,到五年中超版权八十亿,现而今高薪聘请里皮团队执教国足,这样的价钱已经不如当初那样,能够强有力的刺激到人们的神经了。

只是不禁要问一句,既然是生意,那么这笔生意到底值不值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了。“值不值”换句话说就是,中国足球的问题当务之急是什么?里皮的到来究竟能够多大程度上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

我想没有人能够否认,坚持科学合理的发展青训是中国足球的当务之急这样一个命题,那么里皮的到来有多少用处呢?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此我们还是回到中国足球的历史当中寻找答案。

我们的青训历史

1978 年之后,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足球运动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迅速得到恢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979 年 10 月 13 日,国际足联重新接纳中国足球协会为其会员。次月,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发展足球事业,第一届全国足球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之前,国家体委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关于提高我国足球技术水平若干措施的请示》报告,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这份报告的第一项措施便是“在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将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基础,我们的国家队在亚洲也开始处于领先水平。比如说,1984年在新加坡获得第八届亚洲杯的亚军,1987年冲出亚洲,获得了汉城奥运会的资格等。

可是在我国国际奥委会恢复了合法席位之后,奥运战略开始实施,足球这种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在各级体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减,足球运动渐渐地淡出了以奥运项目为核心的竞技体育项目群,从事足球的人才越来越少,到了92年便降低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最低水平。
92年,中国足协在北京红山口八一体工队驻地,召开了全国足球工作会议,这就是著名的“红山口会议”。这次会议拉开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序幕。在92年之前,我国足球青训是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主体的体育委员会系统之下。

红山口会议被称之为中国足球的遵义会议

这一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体育“金字塔”模式。“金字塔”底层主要是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和基层代表队,它们注重扩大参与训练人才的数量,夯实“金字塔”塔基;中间层次主要是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专和运动学校,它们更加偏重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并向高一层次培养和输送人才;最上层是高校代表队、省市代表队和国家代表队,代表了该项目运动员的最高水平。所谓的“三集中”就是这种模式的特点。

直到现在人们都在诟病“举国体制”的种种弊端,但是这种模式有着较为广泛的普及面,并且层层衔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相当的保证了我们的足球水平。在那样一个时代,可以说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体现。

那么职业化以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字塔”模式被打破,开始逐步走向以俱乐部、校园为主体的足球后备人才竞训管理体制。

随着职业足球市场的快速升温与火爆,尤其是职业球员的高工资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和拉动效应,一时间中国各地涌现出大量的足球学校、足球示范学校、俱乐部梯队学校等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他们与各省市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专业足球运动队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青少年足球培养模式。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基于不成熟市场的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繁荣是虚假的,不可持续的,假球黑哨的滋生和我们的青少年球员数量的下降便是证明。

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6年至2000年间为61万人,2000至2005年急剧下滑到18万人,从2006年开始至2008年更呈现出了逐年下滑的趋势。基于种种情况,09年校园足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

中日之间的对比

中国足球职业化自94年开始,日本足球职业化比中国早一年。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一年的时间就足以导致如今巨大的差距么?

1994年大连万达夺得首届甲A联赛冠军

还是从日本的学校足球说起吧,如今流传在网络中的日本高中足球中学生联赛这项赛事并不是近些年才火爆起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到如今已经有了100余年的历史,而我们的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现在还未完整的建立,虽然这个目标在校园足球开展之初便已经提出。

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什么叫做职业足球。他可不是我们看到的一只企业养活一只球队,职业足球是有着完善的商业部署,球员培养体系,市场规划等等,说到底它是一个完整的商业系统,这样一个完整的商业系统必定同国家的经济水平,社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那么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看出,94年的世界GDP排名,日本排在世界第二(48500亿美元),中国排在世界第八(5620亿美元),同在前十,但是日本当时的经济体量近乎中国的9倍。

这样巨大的差距是国家的市场、制度、社会民生等各项差距的一个综合结果的反应,因此从足球的社会基础以及其所在的商业环境来看,中国当时开展职业化的条件都极其不成熟,因此发展到现在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毫不奇怪。

目前我们足球的发展状况

在最近的国家队层面的比赛中,国足的失利,国青的出局都比4.4亿更加强烈的刺激到了国人的神经。其实冷静的想一想这只是我们足球水平的体现而已。

从09年校园足球至今也只不过7年,社会关于足球的正确认识也处于一个形成的过程当中。国家队水平的提高,必然是基于成熟的足球市场之下,形成完整而持续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当中有着资本的投入,有着较为健全的各级管理机构,最重要的是有着稳定的足球人口,在足球人口当中,最为关键的是有着足够体量的青少年足球人口。

只有形成了这样一条完整而健康的商业链条,才有可能推动我国的足球水平持续而有力的提高。从资本市场看,我们国家的投资近两年更多的倾向于欧洲的一线俱乐部,意甲苏宁收购国际米兰3.07亿美元,法甲方面,中国IDG资本出资1.12亿美元收购了里昂20%的股份,西甲方面万达集团对于马德里竞技的投资额达到了5200万美元。

那么国内的青训市场呢?记得没错的话最多的只是宏远体育的3亿融资,其他的诸如索福德体育B+轮获得数千万投资,新梦想体育百万天使轮等。因此从投融资的角度看,国内的青训市场还有广阔的天地,这也就意味着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那么管理机构呢?中国足协转型不到一年,许多工作需要重新开展,各地方足协的发展,地方足协与中国足协的工作对接尚在重新规划中,而从足球人口来看,校园足球目前正处于普及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联赛与孩子的上升通道还在慢慢建立,以上种种看来中国足球真的没有到开花结果的地步。

里皮到底值不值

回望我们的足球发展历史,总是一项举措没有开花,便要求结果,没有结果又匆忙改革,从专业时代到职业化时代是这样,从职业化至今,校园足球开展了七个年头的现在也是这样。

目前中国足球的各项工作正处于一个建立—发展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做事,夯实青训,建立完整的竞赛体系,只有这样,经历了十年左右的健康发展,中国足球的人才才会漫漫涌出,也许那个时候才是适合“里皮”们到来的时候,又或许那个时候就不需要他们了。

可是如今,在我们缺少高水平人才的情况下,花4.4亿元的代价请来一个高水平的教练,又有多少用处呢?打个比方,你用一个586的电脑试图去安装一个win10的系统,用不用的上另说,能否安装就是一个问题。

如果中国足球依然选择这种不合理不务实的态度来工作的话,那么我也只能武断的说一句,里皮来了,春天依然遥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其寄希望于里皮,不如从中国青训历史中探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