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国足征战世界杯的美好愿望从蓄势待发,就变成了仅存理论的可能性,而在残酷的积分榜之后,是让人绝望过程,本文不想多谈足球,只说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很多国人耳熟能详,即便是你懂上,也有不少历史大神,我无意班门弄斧,说说历史,是因为这段历史被国人铭记,都说以史为鉴,却屡屡重蹈覆辙。(本文的前提是中华56个民族大团结,意图搞民族分裂的人请点返回。)黄海海战,发生在122年前的那次战争,在交战国中的一方,日本国内,甚少有人谈及,虽然当时日本国内已经十分空虚,拖上几个月,恐怕明治政府就会垮台,但两亿两白银的赔款让这个国家再次充满了向前的动力,即便如此,在日本国内也不会认为这是两亿两白银带来的改变,而是由推倒幕府统治,明治维新,全面西化才有的进步。
在122年前,不光是日清两国,欧美列强均对这场战争倍感兴趣,因为这是两种体制的斗争,因为其中一场战役,是进入近代之后,第一次最大规模的铁甲舰战争,交战双方虽然是日本与清国,但英国与德国是这场战斗的主要军火提供国家,日清两国的主力军舰都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军火商,大家都想看看这些最新式的战舰到底有怎样的威力。
时至今日,中国仍有不少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包括我在内,但多数人都纠结于军费被慈禧修了园子,英国人卖给北洋水师的炮弹打不响,谈判时的电报密码被日本人破解漏了底牌等等,但当我们往更深一层次思考便会明白,这是一场必然失败,即便军费没有被挪用,即便炮弹开花了,即便日本没占到便宜导致明治政府垮台,都无法避免,也许不是甲午年,也许就是甲戌,或者是甲申,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并不会因为一场战争的胜利和失败而改变。
究其原因,便是落后的体制,自黑船来航事件之后,日本的社会精英推翻了幕府统治,迎回了天皇,国家中心的实权人物,伊藤博文,三条实美,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等等遍访欧美,为日本奠定了全面西化的国家战略,从国家概念,到每个人的衣着思想,在这个过程之前,日本人如同中国一样,在幕府的闭关锁国下生活了七百年,但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让这个民族在看到清朝被英美列强蹂躏之后,开始学习近代化思想。
此时的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之下,自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在李鸿章,张之洞,沈宝祯,左宗棠等洋务派的推动之下,也发生着悄然的改变,留美幼童计划,海军留学计划,海防大筹议中的购舰计划,一切洋务运动,在海军事务总理衙门的领导下展开。
中日两国几乎前后脚的展开了向西方学习的脚步,但两国思路大为迥异,中国的这些孩子们,在留学过程中,学的更多的是“技艺”,有一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中国的传统概念中,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天朝上国是最佳的位置,物产丰富,人口丰盈,历史悠久,思想当以孔孟为先,不论是思想与制度,都是“最好的”,只不过洋人“诡计多端”“火器甚利”而已,所以把那些厉害的武器拿来用便好了。
然而日本的留学培养人才计划,从当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涛的话中便一目了然:“日本在欧学习者甚多,然学习兵法技艺者甚少。”“盖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当然中国历史上的这第一批留学生不乏出类拔萃者,例如曾为留美幼童的詹天佑,例如曾在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校学习的严复,当然还有很多,但这些尖子生对当时的中国政局可以说毫无影响力,而日本留学海外,以及遍访欧美的人均成为明治政府的政治和社会的核心力量,一举奠定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基础,反观清朝,处理外交事宜的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甚至没有一名官员出过国。
说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回到中国足球,中国足球的洋务运动已经开展很多年了,从施拉普纳到米卢,从阿里汉到佩兰,一个一个外教,都能让我想起那个在中国管理了半个世纪海关的英国人赫德,米卢成功了,但就像我前面说的,那不过是炮弹开花了,军费没有被挪用的结果,但一次战斗的胜利,怎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命运,一次世界杯之旅,又怎能拯救这个国家的足球事业?
一个张玉宁,怎能承载一个国家的足球未来,他一个人无法,也不应该去承担这样的使命,韩国有孙兴慜,有李青龙,有具滋哲,有寄诚庸,日本有香川真司,有冈崎慎司,有本田圭佑,有清武烘嗣,有原口元气,同样训练了多年,为何中国的国脚就频频“技不如人”,为何只有一个张玉宁在荷甲替补?大力发展青训,教练哪里来?不管是学校还是社区,都属于基层体育,俱乐部的青训,已经属于精英青训了,那么精英青训这么多年,为何我们的青训成果连停球都停不好?是不是青训选拔有问题?还是训练方法有问题?
122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足球,即便进入了2018世界杯,就能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