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又硬的后腰,列强阵中的瑰宝
强硬而凶悍的矮个后腰曾经在世纪之交的足坛扎堆出现,埃德加-戴维斯、迪迪埃-德尚、克劳德-马克莱莱、格纳罗-加图索、延斯-杰里梅斯、泽-罗伯托、尼基-巴特和何塞-克莱伯森都堪称个中翘楚。以安切洛蒂改造皮尔洛为起点,经瓜迪奥拉对控球的重塑与再造,近年来出现在防线身前的矮个精灵大多为哈维这种进攻组织者,在这一区域承担防守任务的球员则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进化。2015/16赛季或许可以视作这种趋势的拐点,恩戈洛-坎特、阿兰-洛雷罗、拉斯-迪亚拉、加里-梅德尔、伊德里萨-盖耶和弗朗西斯-科奎林等人依靠完美的防守表现打出了身价,新一代矮又硬球员成为了各路豪门建队的基石。【能拼能跑,速率制胜】
现代足球十分注重防守组织能力和攻防转换效率,这对坐镇中场腹地的核心球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古典前腰的职能被边锋、中锋和进攻型中场分担之后,承担扫荡和由守转攻任务的后腰的地位日益提升,这符合多核化潮流的进化趋势,也是功利主义的必然要求。对于绝大多数球队来说,使用全技术型球员组成中场显得过于奢侈,也不符合实际需要,以防守为第一要务的中场球员在Tiki-Taka风靡全球的时代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高大的身材在防守和对抗中具备天然的优势,后腰成为了球场上除了门将、中卫之外对体格要求最为苛刻的位置,矮个球员能够在这一位置站稳脚跟殊为不易。现代足球强调三线联动和局部大幅度的轮转换位,后腰球员需要具备卓越的大局观、精准的预判能力、敏捷的速度和高超的处理球能力,他们不但要破坏对手在中路的渗透和传递,紧盯对手在中场中路的核心球员,还要时刻还留意边中结合部裂开的缝隙,在对手向禁区传递的同时沉入防线协助中卫,保护其身前的第二落点。
其中,扮演第三中卫的任务考验的是后腰在有球状态下的脚下技术,以及无球状态下的位置感和空中对抗能力。在多数球队刻意减少边路传中、转而寻求地面配合的时代背景下,中场球员的空战能力较之以往出现了弱化的现象,后腰位置争抢第一落点的需求下降,围绕在中卫身边控制第二落点是他们的主业。传控战术、压迫打法和防反战术在相互融合与渗透,速度和节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是否具备很强的跑动能力和水准以上的处理球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局势、选择位置,成为了球探在考察后腰球员时的首要标准,这为矮个后腰的上位提供了便利。
较之身材高大、偏向于站位拦截的球员,矮个球员在身体方面的优势是重心低、步频快、身体协调性好、接应能力强、动作连接流畅、适合压迫战术,这些特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皮球,出众的无球到位率意味着可以对对手实施更为严密的干扰和封锁。以哈维、乔-阿伦和莱昂-布里顿为首的技术型球员,选择依靠技术和意识来弥补体格方面的不足,球权的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对手对他们的直接冲击;更多的矮个球员选择用后天的努力去天赋的不足,他们通过大量训练提升了奔跑能力,用追逐皮球的方式彰显存在感,他们的存在可以让技术型球员获得更加宽松的发挥空间。
【劲量小子,防守屏障】
得益于英超平台极高的曝光度和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蓝狐奇迹中的关键人物坎特成为了不列颠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经过马克莱莱“钦点”的球员堪称新一代矮个后腰的翘楚。不知疲倦的奔跑,干净利落的抢断,牛皮糖一样的贴身紧逼,简洁明快的推进出球,坎特完美地诠释了团队型球员的奥义,法国人强大的覆盖能力是莱斯特防线可以承受列强轮番打击的关键。当然,坎特并不是一位可以胜任多个位置的万金油球员,坎特在蓝狐的442阵型和蓝狮的4141阵型中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这种分歧影响了坎特对球队整体战术的贡献。
作为孔蒂4141阵型的“阵眼”,坎特在攻防转换中的作用难以量化却又极其重要。法国人的存在使得队友在中场一旦出现失误后,立刻会有一个补丁程序被激活。他在前场反抢时的主要任务不是断球,而是在球权交换的瞬间迅速锁定对手的持球人目标,干扰他的推进和分球,为整体速度较慢的蓝军防线赢得更多的回防落位时间;当球队整体落入低位防区之后,坎特的任务是驻守防线外围,在阻止对手从中路向禁区渗透的同时留意两侧肋部的危险。
较之莱斯特不设专职前腰的平行442阵型,切尔西的4141阵型的层次更加复杂,坎特在这个体系中的空间和自由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法国人的主要职责已经从去季的覆盖整个外围横向区域,简化为保护中路为主、协防边路为辅,蓝军防线转身速度缓慢、上抢力度有限,坎特的跟防能力和补位效率是世界级的,但其他中场球员如何为上抢的坎特补位却成为了困扰孔蒂的一道难题。
坎特协防边路的过程,正是蓝军防守体系高速轮转的过程,利物浦和阿森纳正是在这一阶段利用换位攻击打了深蓝防线的落位差,亨德森的远射以及沃尔科特的团队配合进球堪称“调虎离山”的经典战例。坎特的困境似乎证明了矮个后腰更适合双后腰体系,而不适合出任单后腰,如果己方中卫不具备驰援中场的能力,对手很容易利用快速传递或精准的球门球长传直接将战火烧己方的后场腹地。
从平行442里的中前卫过渡到4141中的拖后中场,坎特和切尔西的挣扎体现出了现代足球对战术细节的严苛要求,相似位置之间的细微差异很容易在特定的情况下被放大。作为坎特接班人的南帕利斯-门迪则经历了与坎特截然相反的位置调整,前尼斯拖后核心在蓝狐阵中要在防守端肩负起更多责任,这对擅长传球但抢断数据一般的门迪来说并不容易。
法夫尔在接过尼斯教鞭后沿用了前任克劳德-普埃尔的“矮人中场”战略,门迪的两位搭档J-塞里和科泽洛继续得到重用,这三位身高均不到1米70的球员组成的中场铁三角可谓2015/16赛季法甲赛场最为独特的风景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瑞士主帅培养的门迪接班人雷米-沃特(1米74)和波塞蒂(1米71)同样身材不高。
接纳新人并帮助其迅速成为了防守脊梁,罗纳德-科曼在这方面的工作显然更加突出。盖耶在上赛季的表现并不亚于坎特,阿斯顿维拉过于糟糕的成绩令他的努力黯然失色,这也让埃弗顿得以仅仅用区区700万英镑(坎特身价的1/4)就拿下了这位防守狂人。自联赛首轮对阵热刺开始,盖伊就进入了满血运转的状态,他的勤勉和活力与搭档巴里的经验和意识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太妃糖前场四人组依然像马丁内斯时代一样肆意撒欢,但他们身后的空间已经安全了许多。
矮个后腰在英超抢尽风头不是偶然,极快的比赛节奏对球员的速度和反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斯托克城等队都开始追求地面配合时,下三路的优势成为了后腰球员最为宝贵的素质。瓜迪奥拉在上任伊始便有意让费尔南迪尼奥客串中卫,穆里尼奥在救赎之战中用埃雷拉取代费莱尼,比利奇在收获诺德维特后依然试图引进阿尼塔,温格先后尝试将边路出身的张伯伦和科奎林改造为后腰,这些试验不约而同地传递出了改革的气息,像热刺、沃特福德和西布朗这种极为仰仗高大后腰的球队依然是英超的主流,但属于矮个后腰的春天已经来临。
【进攻困境,铁腰之殇】
控球战术和压迫战法的兴起剧烈地改造着传统足球的形态和面貌,古典中锋和经典前腰蜷缩于时代一隅,原先被誉为“挑水工”的工兵型中场的生存空间也被挤压地愈发狭窄。坎特、盖耶和科奎林等人均具备水准以上的推进和传球能力,这是他们能够和传统工兵划清界限的依据之一,英超相对开放的格局和缺乏足够协防保护的防守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们的缺点。虽然无法像哈维、莫德里奇、乔-阿伦和布里顿那样掌控比赛,但这些立足于防守的矮个后腰也没有成为了球队升级过程中的羁绊,不过,其他联赛的形势显然要复杂很多。
革新技术并不是英超球队的专利,节奏相对较慢的意甲同样拥有梅德尔和阿兰这种颇受业界好评的矮个后腰球员。在小世界杯烽火连天的岁月,强硬的肌肉型中场一直是争冠球队的基石型球员,里皮为齐达内配备了德尚和戴维斯两大矮个打手,安切洛蒂麾下的加图索与布罗基,国米的脊梁坎比亚索以及后来改踢中场的萨内蒂,多次成功封锁内德维德的蓝鹰骁将詹尼凯达,甚至包括身高刚到1米80的西蒙尼和埃莫森都属于广义上矮个后腰的范畴。
梅德尔和阿兰继承了前辈的光荣传统,两人在国际米兰和那不勒斯阵中都拥有不显山露水却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不过,围绕两位铁腰的“信任危机”却一直没有消除,两方主帅并不是对两人在防守中的表现不满,更多的是对于两者进攻能力不足的担忧。
曼奇尼和德波尔都曾尝试用新援巴内加打拖后中场的位置,此举可以解决长期困扰蓝黑军团的进攻推进问题,并可以实现若昂-马里奥和孔多比亚(布罗佐维奇)的共存。然而,由于法国中场迟迟未能开窍,布罗佐维奇又不合时宜地踏入雷区,德波尔被迫拾起了曼奇尼留下的传统4231,梅德尔凭借出色的执行力和无可挑剔的比赛态度成为了拖后中场位置的首选。
梅德尔在防守端的优势是位置感不俗、脚下缠斗能力出众,劣势是爆发力不足、覆盖面积有限,他不习惯大幅度前压和高频度的纵向往返,这几乎注定了他将成为了德波尔在未来构建理想控球战术时必须牺牲掉的一枚棋子,国米在夏窗追逐的另一位矮个后腰拉斯-迪亚拉倒是相对更加“前卫”一些。梅德尔的这些特质也从一个角度上凸显了若昂-马里奥的重要性,葡萄牙人对防守的高度投入堪称其4500万欧元身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梅德尔在现阶段的最大问题出现在由守转攻环节,智利人不擅长传转移、组织调度,也无法依靠脚下节奏的变化来控制比赛节奏,他在进攻中只能作为一个出球点和接应点而存在,国米的反击需要完成一个由卫线经后腰到边锋的联线,在彼此配合并不默契的情况下,这种过于求稳的反击略显拖沓且容易被限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梅德尔在国米的处境与科奎林在阿森纳的际遇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温格在拉姆塞受伤的情况下开始着力开发科奎林的B2B功能,而在巴内加和若昂-马里奥渐入佳境的情况下,德波尔显然不会为了提携梅德尔而破坏整个中场的平衡。
依靠互补型中场组合实施渐进过渡的球队还有那不勒斯,在哈姆西克和若日尼奥的身边,阿兰在完成大范围覆盖和拦截的同时,开始承担起了一部分无球进攻的责任,被萨里用心栽培的巴西人在上赛季初(2015/16)的进球效率非常高。同样位于承担无球进攻的右路,属于卡列洪的一部分战术作用被扮演“跑锋”角色的巴西人所取代。除了直接与伊瓜因取得联系,因西涅主导的非对称进攻还会将右路的后排攻击手带入射程,较之经常埋伏在后点的卡列洪,从10号位或8号位完成启动的阿兰更容易捕捉空当并威胁球门,乌迪内斯时期专注于脏活累活的抢断王一跃成为了意甲最危险的中场刺客之一。
上赛季的那不勒斯在强强对话中的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过于依赖左路进攻、得分点过于集中容易被对手限制。阿兰在赛季前8场比赛打入3球后陷入进球荒,对手的针对性防守部署严重限制了他的发挥,随着赛季的深入,伊瓜因与因西涅的连线几乎成为了球队胜负的晴雨表,球队在夏窗的杰林斯基正是为了解决两翼进攻不平衡的问题。
作为一名具备B2B属性的防守型后腰,阿兰在进攻中的主要任务是填补哈姆西克身后的空当,并为若日尼奥和右路队友提供接应,在进攻终端则是作为一个后插上得分点而存在。杰林斯基则是更加细腻化的内锋踢法,他的优势在与原地摆脱和持球推进,可以起到肋部中转和中场变速的作用,那不勒斯的两翼可以有效地通过地面传递完成链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一侧直来直去,或是只能依靠斜长传完成转移。在本赛季已经结束的比赛中,萨里对阿兰和杰林斯基进行了分工,前者在强强对话中依然是右中场的首选,后者则在对付弱旅的时候获得先发机会。如果波兰人真如预期那样成长为意甲顶级中场,那么阿兰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尴尬。
进攻手段匮乏的矮个后腰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进攻天赋卓著的天才中场同样有着难以名状的烦恼,这里说的就是维拉蒂。造成巴黎本赛季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就是伊布-莫塔轴心的崩塌,前者的离去令球队的锋线在阵地战把握机会能力下降了一个档次,绝对核心的缺失意味着巴黎需要更多的依靠攻击手的单打独斗来解决问题,后者的老化令巴黎一贯强势的中场陷入了百搭不顺的困顿局面,这对于控球和推进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在塞维利亚时依靠高大后腰建功立业(恩宗齐&克里霍维亚克&伊沃拉),埃梅里对维拉蒂能否继续胜任拖后中场位置持怀疑态度,其注重直线传递和纵深冲击的打法对中场屏障的防守和制空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是维拉蒂的短板,却是其爱徒克里霍维亚克的优势。埃梅里在部分关键场次将波兰人安置在拖后中场位置,不过,现实的情况是习惯了双后腰战术的克里霍维亚克并不适应单后腰的打法,暴露出了遭遇压迫难以出球、横向移动能力和补位意识欠缺的问题,维拉蒂很难在靠前的位置不断获得球权,过多的往返接应显然不是他的强项。
【前程似锦,控球战术的受益者】
位置模糊化和球员的多面手属性正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现代足球的形态,随着控球战术的繁荣和三后卫阵型的复活,深度进攻理念对后腰球员的进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阵中现有的后腰球员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一些新潮主帅开始尝试通过改造球员的方式重塑后腰战法。前腰后置是最普遍的现象,边后卫进占中路则属于最新玩法。
身材矮小的边后卫防守能力明显强过由前腰或攻击型中场转型而来的球员,能够提供优于传统后腰的向前意识、推进能力和传球水平,他们是主帅频繁切换阵型、变换打法的关键棋子,他们与矮个后腰在某些方面惊人地相似。不同与当年的曼尼奇“被迫”为萨内蒂找位置,瓜迪奥拉对阿拉巴和拉姆的改造了完全是出于主动进攻的需要,西班牙人的创造性发挥令边卫中场化的概念深入人心,雅尔迪姆对科恩特朗的使用以及图赫尔对格雷罗的改造,都是这种先进文化快速传播的结果。
刚刚结束的这轮联赛很可能成为了矮个后腰进化之路上里程碑式的时间点,代表老派英式风格的费莱尼和马蒂奇成为失意人,象征新时尚的坎特和盖耶在疲于奔命的补防中锐气尽失,门迪和阿兰枯坐球监,梅德尔和维拉蒂无法帮助球队取得胜利,这似乎是一个对于后腰来说如噩梦般的周末。然而,表面上的混沌却预示着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曾叱咤风云的重型坦克的市场日趋狭窄,可以全天候作战的“斯特瑞克”们正进阶为时代宠儿。后腰的角色以一种崭新而又难以捕捉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变化令很多主帅也有些措手不及,他们还没能找到保护这些矮个精灵的最佳方案,这或许就是新事物成长之路上的曲折和迂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