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美国女足历史16年艰辛历程
在刚刚结束的女足四分之一决赛中,瑞典与美国90分钟站成1-1平,加时赛双方均无建树,点球大战瑞典以4-3爆冷击败美国女足,继续留在里约。赛后个性直率火爆的索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毫不留情向着主帅开炮:
“是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我毫不怀疑换成我会扑救出那些球。这不是2004,是2007,我认为你应该活在现在而不是过去。三年前谁在奥运夺冠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
老实说现在看来她说的话完全是正确的,也是美国队当时最需要认识到的。但是在媒体公开说,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教练封杀,整个更衣室都对着她开火,她前几年出的自传里还为此大吐苦水。不过幸好瑞恩不久就下课,07世界杯中国女足主帅多曼斯基的助手皮娅接手,索罗被彻底扶正为美国主力门将。一年后在北京奥运会决赛上,美国队成功复仇巴西,打入制胜球的正是今年大放异彩的洛伊德。索罗在决赛中多次精彩扑救力保城门不失证明了一年前瑞恩的决定多么的愚蠢。
2011
美国队的2011世界杯旅程并不顺畅,2011预选赛仅获第三,需要和意大利打附加赛才过关,小组赛也输给了瑞典,导致1/4决赛直接就遇上了强敌巴西。尽管开场即破门,但下半场后卫线比尔勒的红+点让局势急转直下,加时赛中玛塔又早早破门帮助巴西反超比分。陷入绝境的美国队开始了全力反扑,替补上场的拉皮诺用自己的跑动和传球使得少一人的美国队依然不落下风。
全场第121分钟,美国队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拉皮诺在左路传中助攻瓦姆巴赫压哨扳平比分。
士气大振的美国队在点球中胜出,也赢得了国内的一片喝彩。用老辣的经验击败了有控制把握不住机会的法国队进入决赛。
决赛其实是那届美国队场面最好的一场,全场美国队优势明显,但上半场多次机会没有把握好,那届日本又是罕见的顽强,两度落后两度扳平。皮娅时期的防守为人诟病,后卫线的比尔勒对两个丢球都有明显责任,第一个解围踢到自己门前,第二个没有看住泽慧希。点球中,在老将博克斯第一个射丢后美国队阵脚大乱,洛伊德和托本希斯双双罚失,四个人只有瓦姆巴赫一人罚进成就了日本的冠军。这届是三届当中,美国距离冠军最近的一次,但最终依然因为细节上的失误再次饮恨。值得一提的是,半决赛大坑比尔勒停赛,替补中卫绍尔布伦发挥非常稳健,四年后更是成为了后防中坚,如果决赛上的是她,或许结果就不同了。
这一年美国队在人员上最大的收获,除了跑动积极传球一针见血还有远程发炮能力的拉皮诺,就是那届大名单中最年轻的前锋摩根。虽然长相甜美,但她并不是什么技术灵巧型,而是一个速度冲击力极强能频频上演生吃,和米亚哈姆一个风格的前锋,用男足来说有点像废掉前的托雷斯。决赛中对日本展现出了难得的大心脏,接拉皮诺长传打进一球又助攻一球,最后时刻还搅得日本后防人仰马翻造了红牌。如果不是美国队点球输掉,她是可以当选该场最佳的。
一年后的奥运会,美国队防守上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首场对法国先失两球情况下四球逆转。半决赛对阵加拿大,辛克莱尔在美国队后卫线前翻江倒海上演帽子戏法,如果不是裁判给了争议性的禁区内任意球和摩根的压哨绝杀,美国队可能都见不到日本。决赛当中,拼了120分钟又只休息了两天的美国全场被动还逃过个点球,但依靠摩根的冲击和洛伊德的射门2-1险胜日本复仇成功。皮娅在美国队的执教也宣告终结,虽然战绩过硬,但显然她无力让球队再进一步。
美国队此后选择了前澳大利亚主帅汤姆决定加强防守和控制,但此人在一届糟糕的阿尔加夫杯后便黯然下课,长期担任助教的吉里安在这样的突发状况下接手美国队世界杯。
2015
美国队开头打得并不好,洛伊德和霍丽黛组成的双中场在传接球和防守上都有很大的问题,洛伊德这种以冲击进攻见长,传接控场为短的全能中场打这个位置弱点一览无遗,霍丽黛也是攻击中场出身,也更适合上下来回的B-B中场,两个B-B无疑是难以负责好中场衔接反而放大缺陷的。前锋方面瓦姆巴赫又已老,冲击力运动力大大下降,摩根伤病困扰而替补,她的好友勒鲁也是表现不佳,唯一状态不差的普莱斯在边路的效果也不好。美国队的双前锋442中前场可谓一团糟很难控制住局面,无论如何调整人员都是单纯的靠个人能力压制取胜。
小组赛美国队对澳洲(比分3-1)多次遭遇险情,对瑞典(0-0)也险些输球。1/8决赛对阵哥伦比亚,在摩根造红牌前(最终2-0)也是处于胶着。好在这次后卫线要比四年前好太多,绍尔布恩可谓找不出瑕疵,约翰斯通虽然年轻也有犯错,但总体也表现出色。尽管前四场三胜一平,美国国内对球队的表现很不满意,传奇阿科尔斯甚至赛后不留情面的指责首发和替补都是一塌糊涂,如果满意这样的场面那主帅显然不合格。直到对中国的比赛,拉皮诺和霍丽黛累计黄牌双双停赛,这反而让球队否极泰来。
对阵中国女足的比赛,主帅将22岁也是攻击中场出身的摩根布莱恩放到了6号位后腰位置进行试验,结果收到了奇效。她不仅防守积极而且在进攻中的接应和出球都显得异常稳定。同时吉里安没有重蹈当年瑞恩的覆辙迷信老将,前场拿下了老迈的瓦姆巴赫,大大增加了球队的运动冲击力,同时中国队实力有限也给了美国队空间通过这场来磨合。
整场比赛中,美国队对中国队形成了绝对的压制,实力有限的中国女足几乎任何时候拿球都会面临极其凶悍的多人逼抢,大部分时间只能收缩禁区顶住美国队冲击。只是两大主力缺阵以及摩根依然不在状态导致了进攻方面面对铁桶机会并不是很多,尽管如此,洛伊德的头球还是帮助球队轻取中国队。
半决赛对阵世界第一的德国,这支美国队终于成为了完全体。主帅吉里安面对德国的5中场,布置霍丽黛和布莱恩搭档双中场完成中后场的防守衔接,彻底解放洛伊德作为一个类似杰拉德2009年在贝尼特斯手下,接近2前锋的攻击中场位置。两边配以拉皮诺和托本希斯两个富有速度和一定串联能力(尤其拉皮诺可以作为半个前腰),也可以插到中路对球门直接攻击的边路,摩根突前,形成一个4231阵型。
这样场上不仅有足够的中场硬度和衔接,前场更有四个跑动能力出色,速度突破冲击得分兼具的球员。比赛中,美国队在后场没有一味长传,更多时候球员之间保持紧密联系,用娴熟的短传化解德国的逼抢,其中摩根布莱恩作用非常明显,不仅作为一道屏障,进攻中也是一个很好的接应点跑位短传都很合理,让另外一个中场霍丽黛可以更多负责纵向的向前出球和进攻。
而前场就是全力加速,疯狂逼抢和边中结合连续冲击德国后卫线完全占据了主动。摩根这场也恢复了大半状态,虽然机会把握不佳,但在前场的冲击和扯动作用明显,全场除了年轻后卫约翰斯通托大送的点球外德国队基本没有机会,美国的优势非常明显。
主帅在赛中的调整也很到位,领先后美国队开始收缩,此时她换上了瓦姆巴赫,利用其高度和经验作为一个支点,长传给她后分球发动反击,第二个球也正是瓦姆巴赫组织起来的反击。娜丁安格勒赛后采访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上半场感觉像有一辆高速行驶的火车对着全队冲过来,下半场德国有所改观但还是不够。就这样,美国队跨过了世界第一,连续两次打入世界杯决赛。
2015年决赛可谓近年来最残暴的一场。如果说上一场身体强悍的德国面对这辆火车还能顶得住,身体弱势的日本就是彻底被击溃了。美国队显然仔细研究过日本之前的比赛,彻底按住日本这届慢热的缺陷大加利用,开场两次绝妙的定位球还不是全部,霍丽黛的凌空和洛伊德的吊门帮助球队20分钟不到就以4-0领先,美国队吸取了四年前的教训把握住了大多数机会,在对方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基本杀死了比赛。之后尽管日本队全力反扑扳回两球,但美国队迅速通过角球再度扩大领先优势,将比分保持到终场,16年后再度登顶。
可以说美国队在前锋大多不在状态的情况下能拿下冠军,靠的是主帅将球队捏合成了一个出色的整体,放大了每个人的优势。美国队状态的剧变关键就在中场的传接上,从大的角度上说,她们学习到了其他传接足球的一部分优点,增加一个合适的6号位协助防守和出球后解放了前场,99 03那会面对逼抢这样的小组短传配合是很难看到的。但同时并没有邯郸学步彻底转变自己的风格,而是同时将前场的跑动冲击力提升到顶点,摧枯拉朽地打击对手。这个或许就是每个迷惑中的强队最适合的路线,吸收其他先进风格部分元素的同时,保留自己的风格将其展现到极致。
回到美国这场失利,任何球队都会输球,淘汰定然令美国姑娘伤心落泪,但唯有用实力、成绩说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