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age2000 发表于 2016-4-27 12:26:07

复盘:不想攻vs不敢攻,互交白卷顺理成章

比赛的一方被意外的减员打乱了节奏,比赛的另一方在犹豫不决中坐失良机,B计划的缺失造就了一场令双方都能接受但均心有不甘的0-0。



【C罗缺阵,齐祖的难题】

自欧冠半决赛对阵揭晓以来,皇马与曼城的状态和走势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原本被舆论视为弱势一方的蓝月亮近来的表现十分稳定,伤愈复出的德布劳内为球队带来了亟需的鲶鱼效应,随着费尔南迪尼奥和费尔南多后腰组合的确立,曼城的防守硬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憧憬着第11冠的皇马却在近期连走霉运,BBC组合和卡瓦哈尔的相继受伤着实惊出白衣拥趸一身冷汗,他们的恢复情况和实际战力充满了未知数。

在对垒巴黎圣日耳曼的两回合比赛中,曼城依靠4411阵型完成了高质量的防守反击。在利用阿圭罗与伊希纳乔的组合席卷联赛之后,工程师又一次在面对强敌时祭出了以平行442为基础的防反战术,在两道防线身前游弋的德布劳内扮演的是自由人角色,大卫-席尔瓦与纳瓦斯在边路的移动将带动曼城阵型的整体迁移。较之通过欧冠强强对话完成浴火重生的曼城,皇马方面的阵型和人员安排并无太多秘密可言。当擅长控球的主队摆出了低姿态时,当客队的锋线王牌高挂免战牌时,皇马在进攻端的兵力投入将决定影响比赛走势的关键变量。



事实证明,正是齐达内的保守以及在发现机会时的犹豫不决,造就了这场相对沉闷的比赛。皇马在开场之后便有意让出球权,这给“六人防守、四人进攻”的曼城制造了难题,在大卫-席尔瓦离场之后,自知警报解除的齐达内提前换下了轻伤在身的本泽马为次回合比赛蓄力。虽然在下半场多次制造良机,但皇马没有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野心,伊斯科的姗姗来迟是齐达内客场求稳思想的集中体现。

【本泽马离场,闷战不可避免】

经过超过了20场比赛的反复打磨,齐达内治下的皇马逐渐形成了两套相对固定的打法:在深度防御或阶段性回撤的时候,将球驱赶到边路后实施抢断并就地发动反击,攻击型中场、中锋和边锋在这一侧凭借倒三角站位驱动球的运转;在掌握控球权的时候,依靠双前腰驱动阵地攻坚,莫德里奇和克罗斯会在努力尝试直塞的同时,为边路球员创造舒服的传中机会。在两套打法中,本泽马的前场支点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法国人的发挥直接决定了皇马在进攻终端的效率和杀伤力。





皇马此役的阵型为4141,这是齐达内在对付强敌时的既定套路。4141的人员构成与433并无差异,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布阵方对球权的依赖程度,边锋在无球状态下的站位,以及两名攻击型中场的是否承担对位盯人职责。边锋、攻击型中场与边后卫在边路形成三角站位,拖后中场(卡塞米罗)清剿穿过中场防线的皮球,在前身前的两名队友(莫德里奇&克罗斯)盯防对手两名中前卫,并完成由守转攻的衔接任务。

在开场阶段,齐达内使用了双逆足边锋的配置(巴斯克斯在左、贝尔在右),这便于两人更好地联系本泽马,以强势脚完成内切射门。在边后卫前插力度不大的情况下,皇马需要更多地依靠前场三人组完成反击任务,这是保守主义战法的一种表现。皇马此役的控球率达到了55%,但这一数据在上半场仅有48%,大卫-席尔瓦的离场让比赛的格局在易边之后乾坤颠倒。



没有可以在禁区内担当支点的中锋,也没有能够在中路核心区域站稳脚跟的组织者,曼城的阵地进攻几乎全部依仗于大卫-席尔瓦和德布劳内在左侧肋部的小组配合。由于中场球员缺乏绝对速度和往返奔跑的能力,曼城很难驾驭快节奏的攻防转换,他们通过减少大范围转移和长传来提升传球准确性,以降低被打反击的风险。皇马同样采取了这一战术,巴斯克斯和赫苏斯-纳瓦斯在很多时候都游离于主战场之外。不愿意尝试冒险,对驾驭节奏的能力缺乏信心,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直线条的进攻手段,比赛进入了拉锯战模式。



或许考虑到是本泽马的身体状态无法胜任90分钟的比赛,齐达内在半场结束时就将他换下,在曼城交出控球权的情况下,赫塞与本泽马的换位颇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皇马的9次得分机会几乎全部发生在下半场,除了赫塞在第71分钟的头球中柱,客队有威胁的射门大多全部来自于定位球,贝尔的个人突破成为了他们在运动战中的唯一杀招。

【曼城顽疾难除,次回合危机重重】

在本赛季英超第二轮3球大胜切尔西之后,曼城便陷入了强强对话一胜难求的尴尬境地。无论是4231阵型还是442阵型,曼城的进攻都是建立在两翼齐飞的基础上,通过边前卫、边后卫和攻击型中场的小组配合实现宽度和纵深铺排,这种极为依赖兵力投入的进攻模式往往会形成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站位。阿圭罗、大卫-席尔瓦和德布劳内的相继受伤令曼城很难依靠进攻压制对手,在中场和边后卫普遍缺乏速度的情况下,蓝月防线在对手的快速反击面前往往是一触即溃。



尽管在与巴黎的对战中失误不断,但曼城防线却经此一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一周前与比利亚雷亚尔的交锋中,皇马已经见识到了平行442的威力,在依靠快速反击锁定胜局之前,皇马在阵地战中的表现并不出彩。马塞利诺的球队结合了盯人和协防的低位防守技艺十分娴熟,在后场断球后的出球线路和局部配合总能帮助他们成功地将皮球转移至安全区域。之所以未能在伯纳乌制造惊喜,皮纳和索尔达多的缺阵是关键因素,在缺少一台发牌机和前场支点的情况,他们很难将反击引向纵深。



较之阵地战办法不多的比利亚雷亚尔,曼城的问题出现在场地的另一端。无论是单兵防守还是区域协作,曼城球员都过分注重个人对抗和上抢,缺少足够的近距离支援和协作。长期执行造越位战术的球员们还不适应基于空间和线路的压迫,痴迷于断球让他们很容易将身后空间暴露给对手,克罗斯、莫德里奇和贝尔等人都曾多次抹过猛扑而来的曼城中场和中卫策动反击。正是因为对防线信心不足,工程师才安排了双工兵组合保护防线,并限制了边后卫的进攻参与度。前后场之间处于割裂状态,曼城的进攻自然无从谈起。



将空战能力出色的球员集中驻守于小禁区前沿,佩莱格里尼设计的区域防守模式使得对手无法依靠交叉换位占领危险区域。不过,作为这种相对机械的站位模式的补充,防守球员必须时刻注意防区外围的动向。在死球状态下固守责任区域,在有球状态时就要及时切换到盯人模式,在本场比赛的定位球防守中,曼城球员多次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出现瞬间的短路,拉莫斯、卡塞米罗和佩佩都曾在很近的距离考验过乔-哈特。可以预见的是,在C罗和本泽马同时在场的情况下,曼城的定位球防守必将遭受更大的压力。



【迷雾重重】

如果说“C罗可以百分之百出战”是一枚烟幕弹的话,那么齐达内这招瞒天过海可谓大获成功。错误估计形势的曼城沿用了主场对垒巴黎时的人员和打法,当他们发现对手无意来攻而自己需要主动出击时,阵容中的固有缺陷却在此时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大卫-席尔瓦不合时宜的受伤更是让曼城彻底陷入彷徨。然而,就像主场对阵狼堡的比赛一样,齐达内的球队在运动战中依然鲜有机会,在先后失去C罗和本泽马后,面目全非的皇马锋线趋于平庸。另外,齐达内的换人也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连续几场在最后时刻遣上实力派球员(伊斯科&J罗),这种带有羞辱性的换人手法有个人立威的嫌疑。

0-0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在八天后的次回合比赛中,皇家马德里可以凭借主场优势的加成完成“上半场”的未竟事业,伯纳乌的客人也能够安心地打起防守反击,而无需担心战术摇摆带来的结构动荡。在战局清晰可见的情况下,核心球员能否及时复出将是影响比赛最终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复盘:不想攻vs不敢攻,互交白卷顺理成章